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500字生作文 > 正文

[学生提问意识培养的探索]如何培养提问意识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无不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南此可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1 创设悬念式情境
  针对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学中经常采用让学生任意说出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可以很快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来设置悬念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创设冲突式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进人“愤”、“悱”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比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计算题:①1.6÷0.25,15÷0.006;②10÷6,70,7÷33。学生很快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定出商呢?”学生已知的形式与新的表达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创设操作式情境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诱发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操作式情境,或者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疑问的实践式情境等。如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与操作活动角去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现实环境,使学生有了触及数学问题的机会。
  
  二、掌握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场面:让学生提问题,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瞪眼。这说明,掌握提问题的方法是会提问题的关键。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中进行训练。
  1 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2 观察提问。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如:在学习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后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先让学生补充完整,再让学生观察后,提问:竖着看有什么特点?横着看又有什么特点?……
  3 比较提问。比较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在教学完“比”之后,有的学生提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那么打球比赛时为何可以用2:0表示呢?这说明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已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加以联系和区别,提出了如此深刻的问题。
  4 联想提问。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类似的、相近的,也可能是对立的,还可能是有因果关系。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要的问题:“为ff‘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的呢?”
  5 分析与综合。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当然,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提出抽象程度较高、较深刻或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乐于提问
  
  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责备、讥笑,也决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在这一积极评价的体验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标签:提问 意识 探索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