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500字生作文 > 正文

[校园文学与大学发展之思考]大学一年级职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学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的校园文学活动走向低谷,有着社会、体制、学校、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立足民族未来和大学自身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大学的校园文学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学;大学文化;精神文明
  作者简介:张德安(1978-),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工程师。(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31-02
  
  学者陈平原在文章中提及,“曾经,文学就是教育”。文学以往是作为读书人的必修科目而存在的,只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后,大学“文学”状况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专业”与“趣味”之分。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所大学的发展不能缺失人文精神,自然不能缺少校园文学。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战略和时代主题,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中无疑又加重了对文化建设的社会担当。然而,一度成为修养与文化代名词的“文学”,如今却与大学的发展渐行渐远。那么,文学与大学的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当前大学校园文学走向低谷?需要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的校园文学建设?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文学于大学发展之价值
  美国新人文主义大家欧文?白璧德强调,大学的目的就是“在这个量化时代中造就有‘质’的人”。“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关键在于“人文”,而文学又是关键中的关键。由此看来,一方面大学本身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对传承社会文明、提升民族或公民的文化素质具有必然之责,自然对文学素养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学建设,营造大学校园的人文氛围,会使我们的高等学府更具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职能,培养出有“质”的人。
  1.文学与大学的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文学与大学的人才培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校园文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是相通的,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极深厚的人。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人文教育是大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意味着对人的德行、品格与性情的陶冶培养。文学培养的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人文精神是心灵完善、全面人格养成的滋润剂,因此,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校园文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健康愉悦的世界观,完善道德情操,提升人格魅力,对于大学生人文知识和创新自觉的认知、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人文行为和创新实践的升华等方面,具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2.文学与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大学校园中,人们谈吐不凡、格调高雅,体现出较高的文明程度,应该是高等学府不同于一般单位团体的一个标志。文学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呈现形式,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而构建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记录,是民族的心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风俗、礼仪等内容,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是我们了解各国历史和现状的宝贵资料,更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结了人类对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历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人们起着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从中国的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罗马文学精粹到当代现代主义文学园地的异草奇葩,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它们反映的不仅是作家个人的艺术创作,而且体现了某个特定时期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优秀的文学作品贯穿着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类,为了崇高事业勇于抗争、追求理想,追求光明,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健康愉悦的世界观,完善道德情操,提升人格。
  3.文学与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
  贾平凹说过,大学的作用在于“熏”,校园文学活动就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使学生与外界环境、他人等各个要素进行互动,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的文学活动能够带给在校大学生以思想的启蒙、知识的熏陶和青春的回忆。更有一批文学爱好者在象牙塔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各种社会思潮、文艺变幻交相辉映,他们在大学的学术氛围中思考人生,在课堂里汲取知识,在与师长的交往中启发心性,在阅读、写作、思索中坚定脚步,放飞梦想。大学校园文学活动,以5000年的民族文化为底色,以大学的历史积淀为依托,通过文学活动这一文化表现形式,将广大学子集聚其中,使大学生们在当中得到自身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校园文学活动,又是对该所大学独有的历史文脉的延续,深厚人文传统的继承,并将其不断地发扬光大。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屹立与使命之神圣。对于一所高等学府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才培育和文化传承更为重要的了。构建多样、繁荣的大学校园文学形式,与推进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上的目标归宿是一致的。
  二、当前“文学”在大学校园走向低谷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可以说,大学生规模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增长,高学历人数持续攀升。然而,与此相悖的是,在大学校园里,“有知识、没文化”现象却很普遍,广大师生的文化修养较上世纪80年代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曾几何时的青春梦想与文学热爱,也似乎离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远。是何原因,导致文学退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视野?以下笔者从社会、体制、学校、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去寻找答案。
  (1)社会经济的转型,使人们在文化与金钱方面产生迷失。拜金主义催生了人们精神的转向,走向丢弃文化文学等精神滋养的极端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从而使高雅文学远离了大众视线。大学校园里,很多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和职员的业余时间都消耗在网络世界、各种娱乐乃至经营活动中。大学的文化建设开始走向荒漠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开始走向荒漠化。
  (2)信息时代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巨大,特别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征与网络文化的兴起,极大地压缩了年轻人的文学阅读精力。虽然有些学生认识到应该多阅读一些文学书籍来增加文化底蕴,但是,他们的空余时间几乎被网络填满,文学作品的阅读只限于网络文学作品。
  (3)部分大学尤其是工科院校重理轻文,一味提倡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缺乏对校园文学氛围的营造。在文明校园或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文学氛围、文学活动的开展和文学人才的培养也严重缺位,缺乏对学生的文学启蒙。
  (4)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大程度上,文学是修养而不是技艺。现代大学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直接导致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漠视。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人文环境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巨大转型,高校学生早早地处于社会前竞争阶段,一入校就要为日后就业考虑。据有关调查显示:上书店或图书馆看书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看考试类及应用性的书籍,争取考下各种资格证书,以期在求职时更有竞争力,而这也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内容,对于文学作品则很少有人问津。
  说到底,校园文学的缺失与大学的浮躁其本质根源是一致的。在社会转型、体制变革、心态转变等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学日渐走向低谷,对文学的热爱,仅限于极少数文学爱好者的孤芳自赏。相对应的,文学淡出大学生视野的一个直接结果是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急速下滑,最直接的表现是写作能力明显下降,如学生在简历与论文写作中错字连篇,不成体系。
  三、高擎文化旗帜,开启校园文学复兴之门
  加强校园文学建设是大学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职责所在,既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办学内涵的需要,也是大学回归和呼唤人文精神、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针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学受到冷落的现状,需要有关教育工作者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去认真思考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站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出发,把文学教育和发展校园文学列入教学规划或办学特色规划,作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融入学校的整体文化育人体系,列入学校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
  (2)开展校园文学普及活动。文学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责任,需要学校、老师提供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如设立专门的经典作品阅览室、文学名家讲座、文学大讲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关注。让作家走进校园,走进学生之中,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视野及课外生活当中。
  (3)在文明校园和校园文明建设中切实注入文学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以文化建设作为增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切实提高师生情趣和精神追求。
  (4)办好文学社团和校园文学刊物,为学生开展文学活动,发表文学作品提供平台。文学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文学素质教育和文学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写作、课外延伸等活动的辐射形成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赋予全体师生美好的情感、诗意的气质和人文的精神。同时,要努力办好社刊、社报和社团网站,突出原创性、新颖性和互动性,办出大学的特色,打造大学的品牌。
  (5)依托现有人文学科平台,积极开展有关校园文学活动的教育科研,催生校园文学蓬勃、健康地发展。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将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21世纪的大学更应该坚守文化育人、传递文明的社会使命,在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应有的文化责任。将文学建设作为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着现实和理论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理想与目标将在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文精神的追寻中达到统一,进而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精神家园”和“书香校园”。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大学校园里的“文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於可训,周舒艺.校园文学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文学教育,2010,(4).
  [3][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ww.moe.省略/e-doas/websit e18/63/info4263.htm.
  [5]李奇志.大学文学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构建[J].学习月刊,2009,(1).
  (责任编辑:麻剑飞)

标签:思考 校园文学 发展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