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600字生作文 > 正文

问题导学与化学教学刍议_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化学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新课程在教学总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改变,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既要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着眼于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整体发展。“问题导学”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思考技能、发展科学探究问题能力、学会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合作意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问题导学”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培养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者和具有创新合作意识的实践者。
   二、问题导学的基本教学理念
   袁振国教授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超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当前,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只教“学生如何作答”,而不教学生“学问”?科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怕有问题,就怕没有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1. “问题导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问题导学”教学是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创造适应的氛围,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该教学模式是以多元智能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依托,借鉴国内外心理学有关“问题导学”教学方面的理论及研究成果。
   2. “问题导学”教学的基本特点
   (1)“问题导学”教学具有目标性。学习者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或在某一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及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让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2)“问题导学”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问题导学”教学是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服务,并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显现其效用。
   (3)“问题导学”教学具有操作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不是通过“传递――接受”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采用由“问题”引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提出问题、点拨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来达成目标。
   3. 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策略
   (1)激发兴趣。教学设计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好奇的、关注的、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启发质疑。该思路是指教师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给学生留有提问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由解决的问题生成新的问题。
   (3)引发讨论。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学生或内容引出的问题,不一定由教师来解答,有时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小组或集体,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或开拓思路来求得结论。
   (4)引发探索。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走出课堂,只有打开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探索的空间,才能激活课堂,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 问题设计的原则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指向要明确,难度要适度、有梯度;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要多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问题导学”教学课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
   本文以鲁科版化学必修一“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为例,设计一堂“问题导学”教学课。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如下:
   1. 课前的准备
   课前教师确定课题,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三维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设计成“问题导学”方案,也就是将知识、习题、教学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的学习方法。发放“问题导学”方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根据“问题导学”学习方案,学生阅读有关的课本、教辅材料,收集有关资料,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问题。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并展示氯化亚铁、氯化铁两种样品,问:氯化亚铁、氯化铁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许氯化亚铁、氯化铁固体,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分别滴加2滴KSCN溶液,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往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新置的氯水,学生再观察现象。教师提出为什么滴入几滴新置的氯水后溶液会变成红色?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FeCl3、FeCl2)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与铁的化合价有何关系?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检验FeCl3、FeCl2的方法有哪些?
   3. 启发探究,分析问题
   通过上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们议论纷纷,讨论的氛围、思维被激活。此时,教师要注重方法导引,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1)实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Fe丝、Fe粉、FeCl2溶液、FeCl3溶液、CuSO4溶液、HCl溶液、KI溶液、HNO3溶液、Cl2、Zn粉、Cu粉、KSCN溶液。
   仪器: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架、镊子、药匙、醮有碱液的棉球。
   (2)实验探究。
   观察: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的特征颜色:____、____。
   预测: 预测Fe、Fe2+、Fe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具有氧化性的离子_____。
   具有还原性的离子_____。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离子____。
   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生设计可能的方案:
   (1)金属铁――还原性。 铁+硫酸、硝酸、氯气反应
   (2)氯化亚铁――氧化性。 氯化亚铁+锌反应
   氯化亚铁――还原性。 氯化亚铁+硝酸、氯水反应
   (3)氯化铁――氧化性。 氯化铁+Cu、Fe、KI溶液反应
   师生讨论方案:对不同的实验方案给予指导。
   问题讨论:
   (1)铁有还原性,与硫酸、硝酸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3+?
   (2)Fe3+有氧化性,与Cu、Zn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
   教师点拨学生提出疑问:Fe2+和稀硝酸反应生成Fe3+,铁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以被氧化成Fe3+,但为什么向稀硝酸中加铁粉,看不到设想中的变成黄色的溶液的现象?假设反应生成Fe3+,但是溶液颜色观察不明显,此时还可以采用加KSCN溶液的方法来证明很明显。
   4. 点拨思维,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记录、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现象,从中总结得出结论。在此,教师要注重点拨思维、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既得到“鱼”又享受到“渔”。
   (1)小结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性质。
   (2)用图示的方法,总结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性质之间转化关系,即“铁三角”关系。
   (3)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
   5. 拓展练习,迁移能力
   问题练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学生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成功的喜悦。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点评。
   (1)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设计Fe2+的检验方案,然后检验待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提示:Fe2+遇KSCN无变化)
   (2)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
   (3)为什么在FeSO4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
   (宁化第五中学)

标签:刍议 化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