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浅谈集团客户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浅谈房地产评估的风险及防范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集团客户在银行经营占比的增大,集团客户风险也逐步引起重视。本文将从集团客户的常见特点来着手分析,集团客户给银行经营带来的诸多不利,以及银行在授信经营中进行防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集团客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据银行相关数据显示,集团客户授信总额占银行全部授信的5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高达60%以上。由于集团客户一般具有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资信等级较高、品牌效益、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等特征,对银行有较大的吸引力,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加剧。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金融体系本身缺乏有效阻挡和化解客户风险的完备功能。特别是在企业巨大的资金渴求下,银行信贷规模大增,结构恶化,不良资产越来越多,银行贷款风险度剧增。给银行经营造成极大的压力,在此提出集团客户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一、集团客户内涵
  集团客户是指以资本或契约为纽带,以股权或是以事实管理控制的各有关联的相关企业法人,他们之间存在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将其多个个体视同单个法人联合体进行授信管理的一系列企业总和。
  集团客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集团内各关联企业间的关联交易,不按公允价格转移资产和利润的操作,极大地影响着市场秩序,也对银行的结算监督作用严重弱化,特别是使银行的授信风险加大。
  二、金融机构对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的主要风险表现
  集团客户关联企业贷款量大,且投资关系复杂,关联企业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其资金链断裂,将对银行造成直接损失。“德隆事件”“酒花事件”的发生,仍在刺痛着各家商业银行。集团客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关联交易多且复杂,难以看清集团真相。集团客户善于通过频繁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实现多元化投资,经营范围往往涉及多个领域,以此扩大资产规模。或是采用链式经营模式,各个公司处于同一链条的不同环节,相互之间为交易对手。常见做法还有每一个新项目就设立一个新公司,这样既能扩大集团规模,又能免受债务牵连,往往这种集团客户经营和融资运作经营手法的隐蔽性,要真正了解清楚集团全貌及内部关系难度较大。有的集团客户为了操纵业绩、制造虚假繁荣,利用关联关系,进行关联交易或冲帐,以达到业绩良好,粉饰太平的假像。如果集团客户成员要利用关联交易行为来实现后面这种非公允性目标,这只能说明其正常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报表业绩并不具备用以评价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价值。
  (二)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信用额度膨胀大。集团客户发展大多是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动融资的模式进行,集团控制的关联企业越多,融资能力越强,规模不断扩大融资能力增强,以融资促投资,投资带动融资,投融资互助互长。集团客户其成员公司均为独立法人,满足银行信贷准入资格,集团经营情况的表象繁荣及银行对其超大规模的信任,且能达到银行准入标准,也使其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同时各商业银行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因受困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迫于同业竞争和营销压力,信贷资产规模盲目增长,抢占市场份额,追捧集团客户,采取链式开发,易形成短暂的突出的营销业绩。各家银行一旦出现争抢局面,就容易导致集团整体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极易引发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因此受到严重威胁。
  (三)贷后管理困难大。集团内各单户间倒帐,信贷资金易挪用,各户之间区域跨度大,银行监管难以跟上。大多数集团在内部实行统一财务管理模式,将各银行贷款转入企业集团的结算中心后统一支配,集团企业可根据自身集团内各子公司的需要随意抽调挪用银行贷款资金。因此,经常出现集团客户成员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贷款往往被控制企业挪作与申请用途不符的购买基金、关联公司增资、收购股权等用途,甚至用来挥霍的现象。资金挪用风险加大,而由于集团关系复杂,难于理清,管理跨度大,贷后监管很难发现事实真象,难以摸清实际状况,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互保风险大,整体风险分析能力不足。集团内各单户授信,按照银行准入条件,有担保的授信审批易于获批的事实,集团客户在申请授信时,很容易使集团内其他客户承担保证担保,满足银行形式上的要求。事实上,授信主体与担保方为一体,保证担保形同虚设,与信用贷款无实质性区别,却弱化了银行审批人员对授信的第二还款来源的把握和控制程度,集团整体风险识别分析把控能力欠缺,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界屡见不鲜的是,如若一个授信客户出现问题,会出现一个累及到集团内保证担保的客户,集团整体授信若超过集团偿债能力之时,整个集团会出现风险状况。随之,多家银行会出现重大信贷资产损失。
  三、对集团客户授信产生风险的防控措施建议
  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对集团客户授信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等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银行应通过对企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授信风险特征的识别,提高专业决策能力、信息沟通与共享以及监管等方面找到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增强风险认识能力,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对集团客户风险的专业识别能力,对集团客户的介入,牢固树立经营风险与法律风险并重的观念,在集团客户开发和信贷调查、审查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根据集团核心客户信用等级,主营业务范围及本行信贷监督能力,严格审批,并落实法律审查制度,将法律风险防范于事前,制定对集团统一授信管理办法,确定合理的动态集团授信限额,确保风险限定在银行可控范围之内。
  (二)外延式审批,防止授信膨胀。集团内任一单户申请授信,审批时必须审查其身后的事实控制人及其关联的整个集团的整体资信、经营情况等。不能等同于单户审批。在同样的风险环境下,集团客户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企业,集团客户以融资促投资的发展模式和资金统一管理方式的结合,对集团的资金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集团管理效率的提高跟不上集团规模增长的速度,集团的经营风险就可能出现。严格执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总量,防范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集中风险。同时,建立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担保额度视同授信额度一并纳入集团客户进行管理,防止集团“包装”业绩,套取银行资金。另外,定期关注人行征信系统,集团出现在多家银行大规模融资现象需审慎审批。
  (三)强化第二还款来源,抗衡关联担保风险。对涉及集团的授信客户,要求关联企业尽可能采用抵押方式,减少仅担负集团管理职能的管理型公司担保。以集团外保证担保或抵押、质押(集团内抵质押应以集团内最优质、核心的资产)等方式,夯实第二还款来源,防范集团信用风险。坚持贷款资金流向登记制度和贷后管理检查制度,重点防范企业间的恶意资金抽调行为所引发的挪用、流贷固化及“逃废债”等风险。杜绝因集团内关联担保导致贷款成为信用贷款,集团某一企业的经营恶化累及其他企业。
  (四)精选优质客户,参考他行用信,防止过度授信。对集团内主业突出,核心的客户进行授信,严控授信额度,防止集团内挪用。将他行当前所有授信视同本行已授信,核算额度需求,对一集团已在他行融资额度较大,已满足经营需求,谨慎授信。避免过度授信,引发客户盲目扩张,减少银行垒大户造成的信贷资产损失。防止出现集团内任一客户资金链条紧张或断裂,造成整个集团崩溃,银行不良大幅上涨的现象。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及时掌握客户与各家银行信贷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系统化、模型化,使各商业银行共享集团客户信息,对失信“黑名单”企业,禁办各类金融业务。社会各部门,如工商、税务等联手行动,建立健全对失信客户的制裁体系。依靠司法力量,对集团客户间资金资产转移行为,追究集团内相关成员的连带责任,对股东恶意逃废子公司债务问题,赋予债权人对大股东或幕后操纵者的财产追溯权,尽最大可能增加其违法违规成本,维持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曹真明.集团客户信贷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金融,2006(07).
  [2]孙荧荧.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与金融,2005(07).
  [3]甘肃银监局课题组.大额授信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设想[J].金融监管,2005(03).
  
  作者简介:关英华(1972-),女,黑龙江讷河人,现职称:中级,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标签:浅谈 识别 防范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