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江苏省农村警务建设的现状及运行机制] 现代化警务运行机制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积极推进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构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警务机制,对改善农村的治安形势、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根据农村治安的规律特点,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群防群治为核心,通过完善农村警务运行的五项机制,将各项防范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农村警务;运行机制;警务改革;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42-02
  
   公安部于2006 年 9 月出台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江苏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公安部的有关决策部署,以全面建立农村警务室为载体,强力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村警务机制。
   一、江苏省农村警务的现状
   江苏省目前共建立农村警务室1.5万多个,超过行政村总数的 85%,配备驻村民警逾8 000人、驻村保安员达3万多名。农村警务室建设的逐步推进,有力地保障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在维护农村治安秩序、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等方面的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平安、稳定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也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江苏省的区域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苏南、苏中和苏北阶梯状发展水平的特征,其中苏南经济发展水平最快,苏中其次,苏北最为落后。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造成了农村警务战略实施的成效也有显著的差异。苏南95%、苏中90%、苏北8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警务室,基本设施达到省厅规定标准,力量配备标准得到较好落实。
   在农村警务室建设上,各地在江苏省公安厅统一制定的基本建设标准下,综合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治安形势、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警务室的设立模式。经济较好的昆山、江阴等苏南地区,可以在城郊结合处等治安复杂地段高标准建设警务室,以满足外来人口的服务性需求,苏中或苏北等地区建立警务室则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房屋资源,尽可能与村民委员会、村综治办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合并设立;地处偏僻条件很差的边界农村地区,可以依托乡镇企业、学校空房或村干部、保安员的住宅设立。目前,全省农村警务室达到了“五有”标准,即有办公用房、有统一标牌、有通讯工具、有办公接待用品、有公示宣传栏。
   在人员配置上,江苏省公安厅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苏南地区每1~2个村配备一名驻村民警,每村配备4名以上专职保安员;苏中地区每2~3个村配备一名驻村民警,每个村配备两名以上专职保安员;苏北地区每3~5个村配备1名驻村民警,每个村配备两名以上专职保安员。各地通过精简机关和基层非实战警力、新增警力一律充实基层、派出所领导兼管责任区、聘用文员置换警力等途径,想方设法配备驻村民警。与此同时,县级公安机关按照省厅统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尽可能在本村人员中公开招聘保安员,充实加强驻村保安力量。
   在整体建设规划的布局上,坚持保障重点地段、兼顾一般区域,在实有人口5 000人以上、外来人员、劳动力流出、案件纠纷、重点人员或者企事业单位较多,或者有重要交通干道的行政村定为重点行政村设立中心警务室,在一个乡镇范围内,重点行政村的数量要不少于行政村总数的1/5。以中心警务室为平台,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实,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在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投入优势资源,定点守护,并以点带面开展动态巡防。同时充分发挥其治安辐射作用,带动周边行政村的警务工作。
   二、江苏省农村警务的运行机制
   江苏省公安厅根据农村治安的规律特点,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群防群治为核心,通过完善农村警务运行的五项机制,将各项防范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一)信息收集反馈机制
   实施农村警务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将农村乡镇派出所工作阵地前移,将触角延伸到村落农户,警力落实到乡村基层。因此,驻村民警应以收集、掌握、报告社情民意和治安信息为第一要务,为决策、实战、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公布驻村民警和保安员联系方式,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安全需求大调查”等活动,强力推动民警进村入户、融入群众,获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驻村民警主要以入户调查和治安巡防的方式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规范执法行为,实现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村民中获取第一手情报信息。驻村民警应在每个村民小组选择两户以上热心治安工作的住户,实行定点联系和定期巡访。同时广泛物建信息员,合理调整治安信息员的布局,强化对特定部位、特殊人群的控制,形成覆盖村组、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充分发挥村民接触社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使之成为驻村民警收集掌握信息的基本渠道。
   为了能切实发挥情报信息在农村警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建立农村派出所民警情报信息奖励制度。对一些提供深层次情报,查破大要案,或阻止重特大事件的驻村民警和治安信息员,要及时予以表彰或奖励,对一些情报信息收集工作不扎实,报送不及时,贻误战机,造成重大损失的驻村民警,要案件反查,追究责任。
   (二)治安宣传教育机制
   农民群众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农村警务的实施应该始终把治安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提高村民的自防自治能力。驻村民警要做到“三个一”:一是每月一述职。驻村民警每个月末向辖区群众报告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使群众了解民警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绩,也便于让群众对驻村民警作出有效的考核。二是每月一通报。采取出公告栏、发公开信、广播宣传、图片展示、短信告知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辖区内的发案情况、各类事故和重大纠纷向辖区村民通报,使群众知道辖区的治安状况和防范重点,使警务室成为治安播报室。三是每月一恳谈。每月初,邀请村组干部、人大代表、企业厂主和普通群众代表举行恳谈会,针对公安工作中的难题和不足,广泛听取民意,集群体的力量找到破解难题的良策。
   (三)治安防控机制
   全面排查确定农村地区交通节点和重点部位,统筹规划设防布局。根据农村地形地貌特点,必须建立覆盖田间地头、公路沿线、居民区的村乡两级巡逻防控网络。以中心警务室为单位,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投入重点部位、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开展动态巡防、定点守护。在乡村公路以治安巡逻队为主体,加强区间公路以及两侧一定纵深区域的布控;在村落居民点,充分利用农户之间熟悉度、关联度较高的优势,组织干部群众建立联防单元,开展 “户联防”,逐户轮值,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活动。通过网格化布警,形成立体交叉性的巡控网络。
   驻村民警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和治安规律特点,实行弹性工作制。通过深化勤务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八小时工作制”和“常白班”作息制度,调整勤务时间,建立科学、高效、实用的勤务机制,实行“猫鼠同步”的勤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警力配置”。根据村庄防控的特点,加快构建“五重四管”格局,就是突出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处所、重点场所行业、重点部位等五个管控重点,完善依法严管、动态列管、以打促管、长效监管等四种管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治安管控水平。有的地方探索以驻村保安员为核心的安全防范承包制,有的推广使用保安犬,都收到了较好的防范效果。
   (四)警务保障机制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农村警务机制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争取党委和政府在办公用房、资金补贴方面的大力支持,切实把建立新型农村警务机制工作置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经费采取以乡镇财政或县乡财政为主、以村集体收入和企业出资等为辅的模式,努力保证警务室的正常运行。各级公安机关原则上不借用驻村民警,不抽调驻村民警参加应急性警务,努力保证驻村民警的工作精力。
   农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基层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加之政治、经济待遇低,致使许多民警不愿意下基层,到农村工作。江苏省公安厅全面推行警务室等级评定制度,实行职级、补贴、奖励等待遇向驻村民警倾斜的政策,增加社驻村民警的经济和福利待遇。要按照基层高于机关,农村高于城市的原则,提高驻村民警的各类津贴、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每两年集中表彰一批优秀驻村民警和保安员,保证他们有压力有动力。对扎根基层辛勤工作,辖区发案少、群众满意驻村民警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对一些责任心不强,工作没起色的,连续出现问题的少数民警,要坚决按照绩效考核的规定严肃处理,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促进整个农村警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考核机制
   在农村推行社区警务后,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居民点分散,民警下社区基本上脱离了领导的视线,部分社区民警工作极有可能因监督盲区而懈怠,农村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会更加薄弱。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来促进农村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以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公共安全感、对农村社区警务的参与度、对社区警察工作的认同度及农村治安秩序的稳定程度为主要的评估参数,以提升社区民警对农村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真正投入,在年终考核中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1)考核内容上的转变。将主动防范的指标纳入考核范畴;针对农村社区民警普遍的服务意识淡薄的现状,应当将辖区群众的满意程度纳入考核范畴;针对农村社区民警基层综治合力不够强的实际,将群防群治资源整合情况纳入考核范畴。(2)考核方式的改变。在考核时间上,变每年一次的年终考核为经常性的季考和月考,注重警务实施过程的考核,增强社区民警的实干性;在考核方法上,变以往的档案考核为下社区走访测评,变集中考核为分散考核,杜绝应付检查的现象。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标签:江苏省 警务 运行机制 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