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浅谈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语文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力求内容的完整、系统和准确,注重的是内容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思维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语文学科中的位置,是否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较少考虑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否是主动的、必需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自已来讲,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所必要的,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因此,在《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问题很简单,如果语文,当然不仅仅是语文而是所有学科,使学生饱受挫折的打击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有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语文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想象的问题出发,让语文问题、语文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与学生已经了解的或学习过的语文知识相关联,特别是与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训练或不那么严格的语文知识相关联,使学生在语文世界里有了可供他们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质就是探究性学习。
  进行探究式学习,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去探究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而教师与学生是学习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创造―种“对话情景”。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语言的探讨与交流,而主要是指师生间平等的心灵的交流。现代教育论也特别强调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1.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要尊重信任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打骂和侮辱学生,不能用语言和行为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尊重和信任他们。怎样才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是快乐的?那就是“我成功,我快乐”,要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多采用表扬的武器,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学生能学好功课。对学生的爱和信任,哪怕是一点点的,也往往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督促他们大幅度的进步,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便说明了这一点。
  针对后进生思维启动迟缓、起点较低、跨度较小、遗忘较快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用“低起点、小跨度”的教学方法,是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之路。“低起点”就是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上。“小跨度”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学生实际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间搭好台阶,使学生经历一个从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受到“我在进步”、“我又成功了”的愉悦,体验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进而转化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评价。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他会更加努力,有更好的表现。于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老师和同学会给予他更多的责任和机会,各种才能得到发展,自信心、自尊心、成就感、挑战性等多种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这又使他不断地受到激励,如此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这种和谐的氛围,首先表现为师生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和叹息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处理一些偶发事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探究
  “科学是探求意义的过程”(爱因斯坦),为此,作为一种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如何采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来进行的。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渠道是课堂,而课堂上出乎意料的事情太多,比如学生的理解慢了,动作慢了,意见分散等等,都可能破坏我们常规的理想的设计――一个过于成人化的设计,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看来问题才是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一实践学习―一资源利用与学习空间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组教材。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语文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在传授知识时,教师要依据内容的不同,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诱导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极大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活动接受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样就避免了用教师的思维有时甚至是文学家、作家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常常在赞叹教师的思路“精妙”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不可否认的是,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往往显得比较乱,比较难驾驭,但越是这样,越要“真探究”,而不要“假探究”。在学生质疑问题、尝试探究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教师不要立即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以免挫伤被否定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情绪;在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时,教师不要急于出面代理,而是适当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感、成功感。有时为了养成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钻空子”的机会,并让学生去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具有探究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不同会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问题思考的广阔性空间,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想法,不同思路达到了“求异”的目的;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了语文方法,讨论中体现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了语文的乐趣,增强了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而有的同学在看到其他同学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时,又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可以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能实在不能低估,他们的聪明、活泼将会比我们想象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信随着探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语文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语文,探究的语文,应用的语文。
  (作者单位:276016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
  

标签:语文课 浅谈 探究性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