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爹地请接招 也谈语文课堂的“顺手接招”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上的临时生成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教学的升华契机,而语文课堂因学科的独特性,其生成的问题,更多的是与语言的训练有关,当这些生成问题产生时,作为教师,是顾左右而言他,是置之不理,还是因势利导,结合“语文”进行释疑、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顺手接招”,还要顺势引导全体学生“拆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而精彩的。
  一、应该“接招”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语文的性质特征,恐怕很难。用一副不工整的对联,也许可以概括出语文的特性和学习要求:
  上联:语修逻文重联想想像情感包罗万象
  下联:字词句篇须积累体察感悟相随一生
  横批:表达交流
  语文课姓语名文,要成为“语文尖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也非题海战术可以达致,正因为语文课要求学生既有丰富敏锐的情感,又有恰当准确的表达,所以语文的课堂生成问题,和其他学科不尽相同,自然而然,分析、解答的方法也差异很大。
  面对语文课堂上学生由阅读、感悟、思考而产生的生成问题(当然不是那种“刘德华和周杰伦谁更帅”的八卦问题),教师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引导全体学生一起努力思考、释疑、共同提升?
  作为教师,作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必须正视学生的生成问题,并有效地进行解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如习武:高手过招,应该能“顺手接招”,而且最高境界是化有招为无招。
  面对学生的生成问题,教师应该“接招”,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语文知识的尊重。
  二、如何“接招”、“拆招”
  既然我们明白了面对课堂的生成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接招”,那么关键点在于师生如何一起“拆招”呢?是大而无当地评价一番学生态度端正,还是师生一起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课文内容出发,告诉学生“拆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紧扣语文
  对于语文课堂的问题和训练,始终要围绕“语文”二字展开,紧扣语文的特质。我们不妨先看《童趣》中的课堂片断:
  师:请同学翻译“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生1:(翻译)
  生2:老师,作者为什么会鞭打虾蟆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解答?
  生3:因为虾蟆是益虫,它会吃蚊子等,所以作者不忍心把它打死,只是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师:你真聪明!虾蟆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们。
  ……
  在这里,虾蟆是益虫还是害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前文是“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作者鞭打虾蟆,还是“童趣”的表现,既为了替虫子打抱不平,又因为虾蟆把自己吓了一跳,这些动作细节,恰恰写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孩子气、写出了生活中活泼的有意思的一面。扣住“益虫”来分析,不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而只重视德育渗透、品德教育,那就偏离了语文的本质。
  (二)联系语境
  对于由课本或其他阅读材料字面引发的问题,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能联系语境具体分析,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这些问题,绝不可以架空分析,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出语文的东西来。请看一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实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 12 段至第30 段,即小英子“赖床被罚”的片断。大家读到第22 段时,“意外”发生了:
  (平时很调皮的)学生吴: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女儿呱呱叫。
  教师:大家赞同他的说法吗?
  (同学不约而同)答:不赞同。
  教师:吴xx同学,你从哪里看出爸爸打得好,而且打得妙呢?
  学生吴:打得好,是因为小英子赖床,因为爸爸对她寄予很高的期望,要求也很严格。打得妙,是爸爸把鸡毛掸子倒过来打,打得有力,打得狠。
  教师:从哪里看出爸爸对她的要求高、严呢?
  学生吴:下文说要英子去寄钱,去闯练,而且英子又是家中的老大,要起带头作用。
  教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始终紧扣课文内容,而且你说得很完整,很有整体感。但这样评价只看出父亲严格的一面,是否和父亲的形象完全相符?
  (同学开始议论)
  教师认为又一个契机来了,马上启发:从“赖床被罚”这一部分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蔡:父亲其实很疼英子:第29 段又写到父亲送衣服、送钱过来。送衣服是怕英子淋湿了,着凉;送钱是想让英子买点早餐吃,因为上文没交代这个环节,而且送钱来可能也是父亲心理上的一种补偿。
  学生陈:父亲来看望英子,说明父亲放不下,很愧疚,想看看英子是不是还在哭,也是对英子的一种安慰吧。
  (同学鼓掌。)
  学生吴:老师,我刚才说错了,应该改一下,打得狠,打得伤,但打在女儿身,痛在父母心。
  (同学热烈鼓掌。)……
  课堂上的学生吴,刚开始可能是无意间说出了那几句顺口溜,如果老师粗暴地批评他一通,斥其不严肃,似乎也很正常,但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因势利导,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相关的词句,明白“打在女儿身,痛在父母心”的道理,并且很轻易地分析出人物形象。更加可贵的是,教师并没有空洞地说理,诸如要理解父亲、珍惜亲情等,而是始终从语文学习出发,紧扣语境分析。
  (三)训练语言
  语文课是语言课,文学作品都是以语言为最小的基本单位构成的,再就语文两大功能来说,表达和交流也是以语言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在课堂上,必须要着重进行语言训练。笔者在《斑羚飞渡》的教学时,在品味语言的环节,教师让一位正昏昏欲睡的同学起来回答,没想到他读错了,但正是因为他的“错读”,成了解决这个环节的契机。该生的错读竟然让问题迎刃而解:
  原句: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学生错读: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为代价架设起来的桥。
  学生分析认为:原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甘愿牺牲的老年斑羚比作桥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斑羚的牺牲精神和悲壮感人。
  原句: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学生错读:但让我惊讶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学生分析认为:震惊比惊讶更有震撼力,更写出了“我”心灵的震动,被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而惊讶没有这么深的程度。
  ……
  类似的语言分析,既没有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又紧扣词语、语言本身的原始义、引申义、程度、范围、修辞、感情等方面来分析,是中规中矩的分析,是实实在在的分析,是简单、微小而有实效的语言训练。这样的训练,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懂得以语言为单位,真正读进文本中去。
  (四)训练语感
  大家都知道,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础途径,是我国汉语学习的传统经验,关系着语文学习的全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感可分为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有了灵敏的语感,就能顺利地实现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感锻炼。
  笔者在《出师表》的教学中,布置了一道拓展题:请你对诸葛亮效忠刘氏父子的做法进行评述。
  学生李:他讲义气。答应了刘备就帮忙到底。
  学生袁:他忠于职守:外交、军事、政治、经济,都是他的事。
  学生关: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无所不能,料事如神: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
  教师: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能互相补充,非常好。我希望大家能从刚才的角度,用语文的语言来评述。(片刻之后。)
  学生吴:羽扇纶巾,躬耕南阳;隆中高对,卧龙出山。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代智圣,千古韬略。正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壮志未酬,千古遗恨。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他的答案一出,真的博得满堂彩。我问他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答得如此完美而富有文彩,如此全面而富有气势。他说,评述诸葛孔明,应当从“智”、“义”、“忠”、“憾”四个方面来考虑。由此一例可见,吴同学的语感是非常好的,问题一出,他能立刻抓住问题的关键处,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条理地进行组织语言,并且可以将古今的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合理运用,不管是其语法感还是语义感,都到了一定的高度,确实是不可多得。
  类似的“语文课生成问题”,每个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过,而这也正是检验教师的时候:应变能力如何?知识积累如何?是白白浪费,还是重视生成?是单一的传道,还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进行利用?事实上,面对这类问题,教师应有相应的课堂智慧,突破预设的教学环节和事先定好的课堂问题,利用好课堂的动态的生成资源,根据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充分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精彩,并充满更多的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江门市景贤学校)

标签:顺手 也谈 接招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