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美油实时行情 油都美点

时间:2019-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美丽的油都――大庆的杜尔伯特草原上,至今人们还传承着一种叫“喇嘛糕”的风味面点。喇嘛糕是用面粉、白糖和鸡蛋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工而成,之所以冠以“喇嘛”其名,是缘于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望无际的杜尔伯特草原上有一座寺院,寺院里生活着三个喇嘛――一个师傅两个徒弟。因为地处草原深处,远离人烟,因此在念经诵佛之余,师徒三人在寺院周围开荒种地,放牧养畜,粮食、蔬菜自给自足,生活过得惬意而轻闲。
  一天,驻杜尔伯特的札萨克王爷登门,请师傅去为其母亲的丧事作法事,于是师傅吩咐小徒弟在家守院,大徒弟随他一同前往,小徒弟虽然极不情愿,但师命难违,只好从命独守寺院。师傅师兄走后,孤独的小喇嘛终日寝食难安,无所适从,每天除了诵经之外只有在山巅眺望远方,盼望师傅师兄的归来。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小喇嘛一边苦诵经书,一边变着花样调整自己的饮食,今天煮羊肉明天炖牛肉,后天又吃素食,但是无论吃肉还吃素,吃厌了的高粱米饭还是让他开不了胃口。一天,正犯愁没有食欲的小喇嘛,忽然看到了请师傅时札萨克王爷送来的面粉、白糖和鸡蛋等食物,他灵机一动来了灵感,正愁没什么可吃的呢,若将上述三样原料合在一起做成食品,味道一定能不错吧。想到这里,小喇嘛马上动手,将面、糖和鸡蛋放在一起和起来,和好之后,他将锅烧热烙起饼来,熟后食用感觉味道还可以。但是,由于面团调得过硬,成品口味不佳,再加之油少火烈,饼成熟后带有焦灼味道。小喇嘛是一个机灵的人,烙饼不成,他又改用大锅蒸制,还是这三种原料,调好后放置锅里蒸熟,起锅时按照玉米面发糕的形状用刀割切成菱形,食用后又香又甜,色正味纯。后来又经过几次改进,将面粉、白糖和鸡蛋分别按比例配放到一起,蒸熟后无论热吃还是凉用都非常好吃,既香甜可口,又回味绵长。
  一个月后,师傅与师兄做完法事返回寺院,小喇嘛做了一桌荤素搭配的佳肴给师傅,待师傅师兄催要主食时,小喇嘛便端一盘热气腾腾的发糕来,开始师徒二人不以为然,以为只不过是经常食用的玉米面发糕而已,可是当他们吃上一口热乎乎、黄腾腾、香喷喷的发糕时,顿觉心脾和畅,胃口大开,几斤原料做成的发糕瞬间就让师徒二人全部吃光了。从此以后,这种蛋、糖、面的“发糕”就成了寺院的专用食品,每当重大节日或重要法事活动,寺院都要做这种特殊食品来款待前来膜拜的信徒们。后来师傅去世,小喇嘛成了师傅并成了主持,他就把自己的发明无偿地推荐给了周围的牧民兄弟,久而久之,驻牧在杜尔伯特草原的人们,都学会制作并食用这种面食,而且一代代传承到了今天。因为这种面食是喇嘛发明的,所以牧民们都把这种食品称作“喇嘛糕”。
  再后来,喇嘛糕这一品种又为当地经营餐饮的餐馆引入其中,经过面点师多年来在制作工艺上的改进和规范,使之配方更加合理,口感更加喧软可口,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幼儿食用。同时,当地还将喇嘛糕列为面点师考核其技能水平的“考试品种”之一,以借此来鉴定面点师的“功夫”是否全面。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现场观摩过这样的考核。
  当年,面点师傅们制作“喇嘛糕”的过程是这样的:
  先取400 g面粉置于铺有屉布的笼屉里,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晾凉,碾碎结块之后过箩成熟面粉待用。
  取鸡蛋9个(约500 g),逐一磕开,清、黄分离分盛于两个盛器之中;再将白糖500 g加入蛋黄中搅融搅化,再将蛋清用筷子抽打成雪花泡沫状,直至可立住筷子时,将搅打起泡的蛋清倾入调匀的蛋黄内,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熟面粉调成稀糊状(用小勺舀起部分稀糊,再慢慢使其流入碗中,能来回叠起,即为糕糊软硬适度)。
  将蒸糕用的木框放入蒸屉内,取白纸一张,表面刷上化开的猪油,铺在木框内,将糕糊倒入木框内,轻轻活动木框,使糕糊摊平。再将青红丝20 g,瓜子仁15 g和葡萄干25 g均匀地撒在上面,用中火蒸制30分钟成熟时取出。
  待成熟的糕坯制品晾凉,脱取下木框,反扣过来,揭去白纸,切块装盘即成。

标签:油都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