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中学生厌学语文原因分析】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张龙,男,(1987.11-),籍贯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教育学          摘 要: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着普遍厌学现象,尤其是在语文课本的学习中,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厌学动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厌学;动因
   一、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含义
   我们认为厌学语文学生的鉴定标准为:①在语文学习上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②目前在校进行语文学习完全是被动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愿意投入,语文作业经常应付式完成或根本不做的学生。③由于不努力学习导致语文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的学生。
   二、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
   1、教育学的角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 “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的角度
   ①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而学习,能够说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说明学生愿意学什么的原因,学习动机激发起适当的学习行为,使这一行为指向某一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维持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理论可以为学生厌学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学习中提供了一个思路,在语文课本的互动中,应注意相关激励动机。下文中的“期望效应”依据的就是这个理论。
   ②认知评价理论。我们知道,外部强化会促使内在动机的激发。人总是要对外部强化进行一定的认知评价,而这一认知评价将会导致自我决定感和效能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为。外部强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质的报酬,另一类为言语的信息,前者主要是控制行为,而后者主要提供关于行为的信息。外部强化通过影响内在动机,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③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认为,人对各种活动的内在动机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即只有在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对活动的内在动机。因此,提高内在动机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使用了外部强化,而在于外部强化是否促进了能力感。
   ④成败归因理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自我归因论或成败归因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维纳采用实证研究发现一般人对从事过有关成败(如考试)的工作后,多将自己成败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原因:(1)能力,评估自己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此次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认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还有其他影响(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本研究根据上述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对初中学生厌学语文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厌学原因。并在后来对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提供了对策。通过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提高其学习能力,对于中学生以后的成长有重大意义。
   三、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
   1、社会因素
   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下述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
   ①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读书无用论、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家长、大人无意中对孩子传染,这种传染对孩子价值观的取向影响巨大,最终影响到对语文的学习态度。这些观念使学生学习语文价值观产生动摇,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动力最终影响语文学习。②社会意识对语文产生负面影响。语文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语文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就会丧失活生生的语文人文性,使语文丧失生活,丧失人的特征,因而也就没有亲和力,最终使学生对我们教学的内容失去兴趣。③网吧和电子游戏的影响。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网瘾除了使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症外,在语文学习上很容易产生以下的负面影响:A、对书写方块字产生恐慌和厌倦感,不愿意提笔写字,只想在键盘上敲字,有将书写方块字的能力遗失的隐患。B、还容易得口语遗忘症。因为长期用文字与网友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不愿意和人说话的现象,对一些口语不会使用,常说一些网上用语,让人莫名其妙。C、易患交往恐惧症,网上交往谁也不见谁,下了线,谁也不认谁,不需要留后路,也不需要讲面子。现实的交往就复杂得多了,既要给面子,也要留后路,还要不得罪别人。习惯于网上便捷的交往后,就最怕面对面与人交往了。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也存在着多样性的影响学生产生语文厌学的因素,下面是学校存在的引起学生厌学语文的主要因素:
   ① 应试教育的冲击。按着这种模式教学,似乎全面而系统,教者备课有矩,有章可循,教时心中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记出来的笔记也是井井有条,中规中矩。但是这种程序化的东西,展现不出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不能授予学生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只能让本该生动、形象、有趣的语文课变得刻板单调,只能让学生生厌。
   ②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单调,采用“满堂灌”、“题海战”,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甚至采用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失去探索的欲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
   ③ 语文考试的影响。学生不愿学语文,不愿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考试时语文尤其是作文的得分太低,与其他学科的得分相差悬殊。考试中数理化常有满分,90分以上的更是比比皆是;而语文能得90分者实属凤毛麟角,80分以上的也不多见。无形中,学生在头脑中就固化了一种观念:语文平时学不学,作文平时练不练,反正都一样。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语文考试失去了自信心,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恐惧。(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 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施良方著.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傅道春主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1997.
  [5] 秦开宇. 初中生厌学语文原因及矫治策略研究――以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D].中国硕士论文库.2007.
  [6] 陈新颖, 花蓉.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与展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
  [7] 韩锐. 浅论语文误堂心理氛围的营造[J].科研天地.2007.

标签:厌学 中学生 语文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