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出国留学纪录片

时间:2017-04-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太傻咨询:出国留学好不好

太傻咨询:出国留学好不好

如今,留学身份带来的“光环”已然大不如前。我们不乏看到,留学生这个群体会被贴上一些相对负面的标签,而这些“负面标签”的形成因素有一部分是源于国内媒体并不够客观的负面论调。遗憾的是,相比起其他少数、弱势群体而言,留学生的维权似乎更加艰难,毕竟很多人会觉得“这群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本来就嚣张跋扈,说你们两句不好的,听着就是,别无病呻吟了吧”。我们希望能够发出越来越多属于留学生们真实的声音,减少由于偏见等原因带来的误解。

一. 事件还原

文章的导火索是今年 7月 7日某电视台播出的一期某节目。这期节目充满了主持人对留学生群体的蔑视和质疑。

不仅如此,本期节目大量片段公然剽窃自就读于 Indiana University杨毅同学两年前的课程作业,并在盗用过程中严重扭曲杨同学的拍摄意图,对所有出镜同学配上极为负面的解说词,且无马赛克或者其他模糊特效处理。

该节目组行为涉嫌严重侵犯视频制作者的著作权,侵犯出镜同学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目前,该节目视频已在某卫视中播出,并获得超过 20万的网络点击量。整个事件不但对当事人及其学校造成不可逆的恶劣影响,对整个留学生群体也是一次极大的伤害。据了解,杨同学所拍摄的原视频是两年前为了课程所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旨在反映身边朋友的生活方式。考虑到题材的敏感性,他未将电子档复制给任何同学,也未上传

至任何国内视频网站,在 YouTube上也是设置为 private模式。如今,该视频在完全没有经过杨同学许可的情况下被使用,而某卫视如何获取到该视频,尚不得而知。版权问题在国内被漠视已经并不新鲜,然而,此次事件最“讽刺”的是:一个省级卫视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一个留学生的作业,再将其用于声讨留学生在国外不遵纪守法,批评留学生们在道德、人格上的缺陷。

节目其中一个片段将留美学生们周末最平常的一个聚会,玩 UNO场面,直接形容为“中国留学生时常在美国聚众酗酒”,并且直接播放了数位印第安纳大学学生的脸部无处理大特写。

此外,视频中出现的留学生车牌号码、印第安纳大学校徽、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其他数所加州高校的名称也统统没有经过任何模糊处理。而真实的情况是:视频中涉及的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都是美国优秀的公立大学;“聚众酗酒”的数位同学,包括杨同学本人在内,他们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而那位车牌号码暴露,在视频中三次脸部特写出镜的尹同学,也是一位 GPA将近 4.0,靠自己从高中开始外汇投资赚来的这辆“豪车”。无疑,节目组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直接为全体留学生贴了标签,忽视了新闻人理应坚持的客观、公正、真实等原则。其专业性我们暂且不提,此做法已经逾越了媒体的道德底线,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侵权事件。

二. 留学生到底哪里错了?

回归到留学生群体自身来,该期某节目对留学生们的刻板印象一句话即可简单总结: 由于出国留学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他们丢掉了过去留学生艰苦学习的品质,

并且染上了很多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作风。那么,我们对这句“结论”一一拆开来进行分析:

“出国留学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

笔者并不打算当即否认这一点。毕竟对于留学美国每年至少约 30万人民币的花销,的确需要在中国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家庭才能够承担。然而,如今在国外求学 90后的父母辈很多并不是从小就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他们在那个大时代下的艰苦环境中奋斗出了许多小人物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因此,“出国留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这个现实完完全全是基于他们父亲、母亲过去几十年的奋斗与努力。父母的辛劳让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改善生活,出国留学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这不应该成为这个群体被如此定义的原因。

“他们丢掉了过去留学生艰苦学习的品质”

这个结论,未免偏颇。我们来思考一下其他值得考虑的因素。比如,在留学生人数暴增的背后,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完全跟上,这导致了一个很直接的后果——每所学校对留学生入学的要求一年比一年更高。十年前,一个托福 90分的高中生,无需 SAT也可以申请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学;而如今,托福100、 SAT 2100成了不少中国高中生的标配,他们面临着来自美国高校对亚裔学生的“歧视性”高要求。而美国大学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则更加残酷,笔者有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四个国家相继学习过,毫无疑问,美国大学是学习压力最大,也对学生要求最为严格的。

当然笔者还是要感谢节目组,把这些普普通通、年纪轻轻的留学生跟民国时期的留美大师们相提并论,甚至做比较,也着实不敢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师们一生的成就,是还在高校学习、储备知识和技能的后辈需要去学习的;同时,留学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得在前人的基础上进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走向。

“(留学生)染上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作风”

这个问题就更应该探讨了。每个人对于生活奢靡的定义不尽相同,由于物价、汇率等差异,很多在国内媒体眼中所谓的高端商品,其实在美国不过是人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日常用品。其次,由于前文讨论提到的留学生家境相对优越,一些被国内媒体定义为“奢侈”的商品不过是在他们能够承担的合理消费范围内。一个在北上广年收入 10万的普通女性白领衣橱里大多数都有价值数千、甚至过万的手包,而一个来自年收入百万甚至更多家庭的留学生,花更便宜的价格在美国买了同款商品,又犯下了多大不可原谅的错?花费年收入十分之一进行奢侈性消费的部分国内民众不受人谴责,而花了家庭年收入百分之一不到的人被扣上“生活奢靡”的帽子,这似乎有失偏颇。再退一步而言,部分留学生如有“奢靡”的生活作风,又是从哪染上的?要知道,大多数留美学生生活的地方,可是一个方圆几十里连一个 H&M都找不到的地方。笔者小心求证大胆推想,部分留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或许正是源于目前国内市场对金钱的过分推崇,导致物欲激增。我们要看到的是,不是着眼于个人的一个点,而是应该放在一个更大的市场环境、更大的格局以及价值观等层面去多维度地辩证地去思维。相对而言,留学生这个群体可能会更加容易被聚光灯聚焦,但在聚光的同时更加需要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逻辑去求证、梳理、判断。

三. 部分国内媒体做到客观了吗?

纵观,近几年一些国内媒体对一些特殊群体的报道,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性:对于“能放上台面讨论”的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低收入人群,一些媒体不遗余力地渲染出同情、怜悯的基调,对该群体通篇偏向性正面报道;对于“不能放上台面讨论”的弱势群体,如:同性恋、政策性利益受损人群,有一些媒体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个别重大新闻发生,否则不对其进行专题报告或深度探讨;而对于一些“看似并不弱势”的群体,如留学生、“富二代”、社会名人等人群,一些媒体往往极力着墨于这些群体的负面新闻,并将负面新闻发生的原因归结到这些人群道德、人格上的缺陷,进而产生刻板印象,影响大众对这些群体的客观认知。

由此看出,国内一些媒体对少数特殊群体的报道,还处于一种相对主观的阶段,“塑造偏见”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手法。高收入人群为富不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低收入人群犯罪率一样居高不下;有着父母关爱最终走入歧途的子女大有人在,而独立成长的留守儿童也并不都是人人成才;小部分留学生确实存在一些国内媒体提及的问题,而一些国内接受教育的学生也犯下过相似的错误……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通过媒体报道,一些少数群体往往能在媒体力量的帮助下得到社会更多的资源,媒体也可以通过这些报道来提高关注度。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发现一些国内媒体的双重标准: 对于他们认为的弱势少数人群,采取了同情心泛滥策略,着重于宣传被报道对象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有意忽略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真实原因;而对于他们定义下的“强势少数人群”,则高举“讨伐的旗帜”,揭短披露负面新闻成为了一贯伎俩。以传播信息为初衷的媒体报道已经开始逐渐变成媒体审判;长此以往甚至将会形成媒体暴力,这是包括本次事件中受害人在内所有人都不想看到,也根本不想经历的。

篇二:纪录片鉴赏

《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012.4.16

《大国崛起》观后感—百年维新

日本!!!这个曾经带给我们民族无尽灾难的国家深深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因为这种痛已经渗入到我们骨子里,让我们世世代代都牢牢记住。但是如今当日本的经济迅速腾飞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时候,他让我们国人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关于日本的《大国崛起》的纪录片时,我才明白日本的成长史,才知道它今天的强大源于一个世纪前那场伟大的变革———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起点,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此同时,中国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却遭遇失败。历史为什么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就我所知,这是由当时两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以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变法强国,它并不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而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使其继续对中国统治,即不得民心。其次,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颁发诏书发布变法法令,只起到了一时的作用,维新派并没有掌握国家的权力,因此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打败,并最终导致变法失败,变法人员被逮捕。

就社会经济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国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所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开始稍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显然不足,最终仍逃不过传统守旧派的扼杀而以失败告终。而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我们中国的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然后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失败和日本被美国的黑船打开国门以后,日本就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才能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在1853年,当时美国海军将军佩理强迫日本开港通商,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尽管当时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是开战有过争论,但最后还是做了很实际的考虑,日本人几乎是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佩理的要求。敞开国门,使日本能够和当时西方先进的国家有了充分的接触和交流,也使日本深切懂得只有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才能救国的道理,于是就派遣了一批有志青年到欧洲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继而爆发了标志着日本崛起的明治维新运动。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记录片中有一段说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时,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邱吉尔曾经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伦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主宰一个民族的指挥棒!日本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民族,它除了用改革的方式来发展外,它还把它的极具侵略性的军国主义魔爪伸向它的邻国,它在侵略的同时也保护自己文化传统。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毫无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当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的时候,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保存下来,成为国民的精神的享受品。 而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则是不予重视,任由别人掠夺也不动于衷,而且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后人为凭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设立的节日,这个节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着爱国忧民的教育意义,也寄以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对这种精神肯定和追随,但现在韩国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文化遗产保护,这就意味着我们中国要眼睁睁地看着人家从家里拿走自己的古董而无动于衷!而这之前中国就没有想过要申请文化遗产保护!再有一个就是,《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妇孺皆知,书中讲述了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而现在被日本一经改篇,出现了一心向佛的法师唐僧成了好色之徒,这是对我们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极大的污辱!但是,我们对此作了些什么呢?我们国家有对此作出抗议或者对我们的古典文化做出保护的措施吗?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儒家思想等古典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日本区区一个岛国,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它的学习精神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值得我们中国去学习的!我们应该怀着虚心严谨的态度,在向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保护,不继承,不学习,崇洋媚外,试问,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还能做什么?

从明治维新中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另外,日本对于人才的重视——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1】(《邓小平文选》第37页)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

比法国早10年。“1871年12月23日,日本横滨港。4500吨的美国商船“亚美利加号”缓缓驶出港口。甲板上,日本使节团成员向送行的人挥手告别,驶往美国旧金山。这是在日本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远航,使节团在欧美历时近两年,但是其结果却影响了 日本的近现代历史。”【2】(摘自《大国崛起·日本》第十节 维新1)新政权是在政变和战争中诞生的,这样的一个新政权,是此后日本腾飞的重要保证。

就科技而言,日本

出国留学纪录片

人重视科技的程度超乎我们想象,明治维新时期,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的口号下 ,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 即所谓政商),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培植了一批财阀。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而战后日本科技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日本人高瞻远瞩的胆魄,扎实而细 致、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同时,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历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启示和借鉴。其一,让本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大潮中去搏 击、成长,发展科技的目标始终盯住世界最前方,才易于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其二,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着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技 术水平,增强国民的科技意识;其三,在科技落后的情况下,要敢于牺牲眼前局部利益,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时注意“国产化”,树立强烈的“输入是为了输 出”的科技竞争战略意识;其四,把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使之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其五,根据本国国情,走适合具有本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相对的,日本的侵略战争又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岛国劣根性”。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国土狭小,生来就有忧患意识,不断为自己谋福利。日本民族自明治维新之后形成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震惊了整个世界,这种以天皇、神道教和国家主义三位一体形成的国家机器,使大和民族具备了整齐划一的民族结构,形成了“人人为日本而生,人人为日本而死”的日本民族精神。日本民族“一亿玉碎”的强悍性格既使得日本人迅速实现了民族崛起,也迅速堕入了军国主义的魔障。这种无与伦比的民族力量摧毁了国民的个性,却能成就一个铁血帝国的霸业。日本的举国体制的成功,是时代的造就,却不是民族的幸事。毕竟一个以政教合一的国家机器奴化人民、压抑个性的民族,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量的。日本人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心胸狭隘的个性,没有包容心,缺乏谅解,从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他从不承认自己的侵略罪行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不但不会原谅别人,连自己都不会原谅,所谓的武士道自杀精神就是那样,都不会给自己重新来过的机会。岛国环境诞生的岛国根性,使日本人中产生了一种过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就使得日本人断然决然把人类分成“我们”和“他们”两类,除了日本人,就是非日本人。这是一种现代岛国部落心态。即使日本人从中国和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艺术和宗教形态,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人的这种心态。

另外,个人觉得日本能达到这种兼容并蓄的程度和国民一是有非常的关系,正是其国民的国民意识强,所以在表面上如火如荼光明一片的威信改革之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敢于把这种想法反馈到国家领导那去,正让我想起了昨天文革史老师说的——要有纠正上司领导的错误的能力。这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抛开战争时期日本对于邻国的侵略事件不谈,能够在几十年时间内从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中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何等不易?

在我看来,日本是一颗光鲜的洋葱,蜡质的外皮带着妖艳的光芒,可一层一层掰开,刺鼻而辛酸,到最后,是空心的。日本的文化是一颗洋葱,没有自己的源头,只是靠着不断的学习吸纳包裹住自己脆弱的空心,却无法用这种表象将自己充实。看似光鲜的今日日本,当被人们一层层剥开它的表皮,何尝不是日本人民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辛酸,这样的刺鼻气味,让剥开的人流泪,何尝不让日本也为之苦痛呢?如今再提及对日本的仇恨或许过于愤激,可历史也不能被遗忘,当我们看着不敢面对历史的日本人时,为什么不想想自己?——这样一个贫瘠潦倒,苟延残喘,没有历史渊源的弹丸之国都能获得今日的辉煌,我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数不尽的灿烂文明,为何还未走出历史的烟尘?七十年前,警钟犹在响,绕梁不绝,只望我中华亦能崛起,不让警钟变丧钟!

【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37页

【2】《大国崛起·日本》第十节 维新1

篇三: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

《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影评

经济与金融学院 10级金融一班 魏慧玲 1024311041

课上的许多影片都会让我触动,比如纪录片《南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还有最开始的默片电影,但是《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尤其令我震撼,这是一部文革青年的奋斗史,这是一部震撼东瀛的中国式爱情。

纪录片的主人公——丁尚彪,是一位在文革年代被迫下乡的知识分子,文革十年带走的不止止是他的青春,还有他的人生的梦。但在下乡时,他开始了他的另一个梦:他与他的爱人在这里相遇,在这里诞下了他们爱的结晶——丁晽。十年浩浩荡荡的文革终于结束了,他们一家回到了上海。他不甘于碌碌无为一生,一张日语学院的招生宣传单,开始改变了他的一生。背上42万日圆的债务,他远赴日本求学以求改变坎坷的命运,奔赴日本才发现不过是一个偏僻得再不能偏僻的小镇,除了拿到了一年的日本护照,42万元的学费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终于他逃跑了,他开始了他在日本的“黑户口”生涯。他改变了他来日本的初衷,他将求学和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女儿身上,他则努力赚钱来补贴家用,供女儿完成求学梦想。他的护照早已过期,在日本丁尚彪是非法停留日本,他没有办法回家,没有办法在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场合出现,他和家人的分离由此开始 。。。。。。

他的妻子在丈夫远赴日本之后,一个人支撑这个家,悉心照顾女儿,辛苦工作供孩子读书,攒钱为孩子出国做准备,丈夫寄来的钱她几乎都没有动过。与父亲分离8年的女儿——丁晽已是高三的应届毕业生了,她的目标是去美国留学当一名医生。高考结束后,丁晽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在飞去美国的航班,可以在日本停留24个小时,这是8年来父女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生疏却又亲近,多么难能可贵的重逢。父女间没有太多的言语沟通,但有的那份惺惺相惜的父女情深。虽然偶尔陷入沉默,但是哪怕沉默,此刻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是那样珍贵。24小时是短暂的,由于父亲的护照早已过期,父亲没有办法送女儿到机场——机场需要出示身份证,他只能送女儿到机场的前一站,下站后目送女儿的远去,丁尚彪湿润了眼眶,而在车里的女儿早已泣不成声,她明白父亲对他深沉的爱,她懂得父亲为她拎着沉重的行李所代表的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疼惜,她也知道身上背负的使命,她在美国奋斗,拼搏着!

女儿的离开意味着妻子的独居生活开始,一家人分隔三地,妻子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最痛苦的。她对丈夫的不离不弃,已经让他忍受了8年夫妻分离之痛,如今女儿的远去,无疑是另一种打击,她要孤独的在上海的家中等待,等待多年以后家人的团聚。一晃,女儿已在美国呆了5年,即将拿到医生博士学位,此时妻子11次申请签证无果后,终于在第12次成功申请到了美国签证,拿到了护照。她与丈夫时隔13年终于得以相见了,她的班机可以在日本停留72个小时。夫妻两欣喜若狂,丈夫在日本打扫家里,准备饭菜,重新铺好床单,还拿出结婚时用的枕头套,还拿着放大镜看报纸,准备带妻子去游玩。妻子在上海,多年来第一次做新衣裳,去做头发,化了妆,打理好一切,准备给丈夫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在走出地铁的那一霎那,丈夫和妻子是那样的激动,3天的相处是短暂,但是是幸福的,丈夫依旧不能送妻子到机场,在分离的时候,妻子简单的挥手中包含着千言万语,眼泪代表着浓浓的不舍。13年来所有的伤痛,所有的怀疑,所有的辛酸,在这3天都被化解,留下的只有深深的不舍,浓浓的爱。

2年后,女儿已经顺利完成学位了。丁尚彪开始考虑从回国的事宜,虽然律师和他说他的护照已经过期了15年,如果回国一定会坐牢,但丁尚彪还是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当他拿着那过期15年的护照到机场时,工作人员看到护照的时候,马上去把印给盖上,让他得

以回国,也许他也懂丁尚彪的回国之心。

我感动他们的爱情,也许平淡,也许分离太久,但我突然懂得,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只要爱得够深!纪录片记录的是当事人的一生,是拍片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在抒写别人的故事。我感动纪录片中当夫妻两个人分离13年再相见的慢镜头,这个镜头的慢在我的理解里是他们分离的时间漫漫,两个人在相遇的时间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慢镜头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共享重逢的喜悦。我心酸丁尚彪两次送别女儿和妻子在无奈之下的先行下车,未能送她们到机场的尴尬,每次在老丁都特别干脆的下车,但每次都在女儿和妻子挥手的瞬间泪流满面,此情此景让人不得心生感慨,人生有太多的无奈。还记得当女儿完成学业后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我的父母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来换得她的成功。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的亲情,为了子女再苦再累也会坚持。

当我看到丁尚彪被时间刻上衰老的痕迹,头发开始发白,牙齿开始脱落,皱纹开始爬上他的脸庞时,我真心地为他感到心疼。他为了他的梦,不懈的追求,付出自己的青春,努力的拼搏,我很受鼓舞,当我们90后在对未来感动茫然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老丁,他的追梦是如此艰辛却又如此坚持,我们是不是可以珍惜我们的今天,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标签:纪录片 出国 留学 教育留学纪录片 美国留学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