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摭谈]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提要:数学素有“训练思维体操”的美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 语言训练 思维互补
  
   数学素有“训练思维体操”的美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核心。
   创设思维疑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如果有疑,就会引起认识的需要。存疑常用以下方法来达到。
   1、自学存疑。在每一节新课学习之前,先安排一个自学过程和预习过程,在此同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例如:在学生自学“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自学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2)根据比例的意义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疑问,形成认识需要。
   2、设“障”立“疑”。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操作或思考,让他们在操作或思考过程中产生疑问。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之前,先要求学生用长为7cm、8cm、10cm;长为4cm、6cm、10cm;长为4cm、5cm、10cm的三组铝丝分别组成三角形的模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现二、三两组铝丝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模型,从而产生疑问。
   二、添设思维阶梯,体验探究乐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的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使学生的思维茅塞顿开,重新活跃起来,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决不能超前指路越俎代庖,使学生消极接受。
   三、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1、运用比较辨别,启迪学生思维想象。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  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比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又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 。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 = 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将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 。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拓宽思维角度,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一些问题提出具有独特的的、富有说服力的新观点和新境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门。
   四、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加强合作交流,发挥思维互补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过抽象到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此时,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

标签: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