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三周记 > 正文

[十年春梦初醒时]梦在醒时方知幻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人各有梦,春梦醉人。常做噩梦的人,对春梦情有独钟。   在自由向你遥致殷殷情意的地方创业和生活,一个不甘为奴的人,更会有他的梦。   我有这样那样的梦想。魂牵梦萦的就是办一份立得住、受人爱的职业杂志。没有名利观念,只是想铺设一个传递思想、交流情趣、表达识见的平台,想构建一座律师的精神家园,一块中国律师同道的净土!
  志大才疏,终不能够,不觉老之已至!然而我们毕竟已是人材辈出,且不乏仁人志士。
  犹记十一年前的一次幸遇。一位朴实庄重、沉静真诚、拘谨木讷、平和谦恭的陌生年轻人对我说:律师报垮掉啦,心有不甘,还有点精力,会同两个朋友想办份杂志,拟定名《律师文摘》,希望支持。此人正是孙国栋主编,一个一见就会产生信任感的同道。
  我自始感到我们在做着一个共同的梦,并且祈盼着那是一场情意绵绵的春梦!文摘创刊五周年的纪念文集题名为《为了一个共同的梦》,说的直白点是“深得吾心”的。
  岁月不饶人,一晃就是十年!
  十年来,“文摘”的命运,与大多国人的生活历程何其相似。国栋在“五周年回顾与检讨”中对初创阶段的经历已有精到的概括。但为了不忘这段可歌可泣的小史,我还是要铭记纸上:“文摘”在行进中历经崎岖坎坷,时逢雨骤风狂,屡生起伏,几度濒临夭折,在艰难困厄中甘苦备尝,终能起死回生,从未中断。其中故事,在中国杂志史上或属鲜见。无妨对比上世纪40年代储安平先生创办《观察》的苦况,也许会有所感悟。他在一封致胡适先生信中絮絮叨叨地讲了这样一番话:
  
   《观察》创刊迄今,忽已半载……过去各期内容,尚有许多缺点弱点,总因能力有限,人力不够,力与愿违。我化了一年心血,全力灌注在这个刊物上。我没有一天不是工作至12小时之多。一个人独立孤苦撑持,以迄于今……我以最严肃认真的态度从事,长线放远筝,三五年后或者可有一点成就。滔滔天下,今日到底有几个人能不顾一己的利益,忘私从公,献身于一种理想,尽心尽智,为国家造福。到底有几人,能这样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今日中国需要者,就是有浩然之气的人,因为我们共同努力者,乃是一种有关国家福利的事业。
  信尾特别注明“写于1947.1.21农历除夕”。“除夕”,那是万家灯火喜迎团圆之时啊!
  于今“忽忽”二十年,在这块既富饶又贫瘠的土地上,虽可见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但究竟又有多少进步?作为一个普通读者,除了慨叹,夫复何言。然而我又相信其间遗有一束“从公、为民”的薪火,同时传递着国栋们的心声。
  然而国栋毕竟没有先贤那样的幸运。他与储先生办刊的“生存条件”各不相同。《律师文摘》不大可能办得那么得心应手,也就难能在颠簸中尽早达到预期的高度。
  敲击晨钟,搬来全套《律师文摘》。粗疏检阅,已有摘文近千篇,近三百万字,身高盈尺。她集四海智慧,文摘古今,例涉中外,既着眼于提升素质修养,又不轻视提高业务技艺;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朴实无华,庄重犀利。尤以第一年的前四册优点突出,初显特色,最招人喜爱,作用显著。概括为“刊如其编”,想来并不为过。
  不过,全盘回顾,似乎还应该“知己不足,知己有失”。大而言之,主编虽富卓见,纵有胆识,但欠点远谋,少些气魄。制定方针想得不细,组织力量下手粗疏。从具体编务方面衡量,尽管选文颇重时政,但缺专栏,常摘时弊,少了总评。类如李庄一案,应属近年实践中的特殊事件,编辑部编发一系列材料,相当适时,但缺了一份对“李庄现象”的归结或总评,去克服与纠正律师中就此呈现的混沌状态,以利于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个明显例证。还应探究的是,荐稿、投稿的“作者”群始终没有形成,记者采编付诸阙如:律师的群体优势不仅未被发挥实则几近全然丢失。细细想来,真是可惜!
  垂暮之年,不免隐忧,不吐不快,不免絮叨:一是务必靠内容质量闯牌子,不必拿名人当“幌子”。卷首作者无妨侧重名流巨子,但似乎不能忽略凡夫的佳作宏制。二是既要兼容并蓄,又必须力避江湖习气。否则净土受污,遗害无穷。容有度,蓄有范,都不能无边无涯。难道不是吗?
  此上思虑种种,大多始于五年前,那时未成定见。而今复用一句话归总:极盼《文摘》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即形象。没有独具的风格,难能影响社会,傲然伟立于杂志期刊之林。而杂志风格的培育,相异于战争领域,需要依靠浩浩荡荡的同道团队。愚见如是,不知妥否?
  春梦既醒,自由飞渡;扬帆远航,目标在望――以此贺《律师文摘》十周年。

标签:春梦 初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