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作文 > 正文

【理解政治本质的两个视角: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两个视角来理解政治的本质,可以认识到:政治是一种统治;政治是对权力的获取、分配、运用和维护;政治是一种管理;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是一种斗争;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服务;政治是一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方式。
  【关键词】 政治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曾说:"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1](P.186)。在对政治的本质的理解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就有相通之处。
   一、政治是一种统治
   中国第一部重要经典、"百经之首"──《易经》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易经》的《彖》辞进而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亦谓二五。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此观点把治家与治国进行类比,认为治家与治国有相通之处,都应建立在上下尊卑、命令与服从的等级关系之上。上下尊卑、命令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强制与被强制即是一种统治。
   孔子在《论语》里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观点与前面的《易经》观点类似。孔子是提倡君权和父权的。当然,他希望君主是明君、有德之君,父亲是慈父、有德之父。虽然孔子讲"仁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他讲的"仁爱"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伦理关系之上的,他特别强调等级伦理关系的重要性。孔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其实是家国一致、家天下。所以,在孔子那里,政治可以被看成一种统治。
   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治人"的"帝王之政"的观点,把政治看成一种帝王统治,主张"霸道",建立严厉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把慎到提出的"势"、商鞅提出的"法"、申不害提出的"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后来被汉代统治者发展成为维护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统治的"三纲"。他还说:"圣人之治国也,因天地之性情......以立尊卑之制,以等贵贱之差,设官府爵禄","为人主者,居至德之位,操杀生之势"。此外,他提出"君本"思想,认为"君人者,国之本也,夫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崇本则君化若神"。这一思想强调甚至神化君主的核心统治地位,为"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
   恩格斯提出,马克思已经证明,"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仅仅是社会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2](P.334)马克思从阶级斗争角度理解政治统治,恩格斯和列宁则从国家角度来理解。在恩格斯看来,"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2](P.336)列宁则英雄所见略同:"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3](P.48)。国家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作为国家机器运转的表现形式的政治则当然是一种统治。
   二、政治是对权力的获取、分配、运用和维护
   统治显然建立在对权力的获取、分配、运用和维护的基础之上。没 有权力,何来统治?没有权力,焉能统治?
   《易经》提出"行权"的观点,即行使、运用权力。
   韩非子在《韩非子》里提出"人主安能与臣共权以为治?",意即君王为了统治,必须专权,绝不能与大臣分享权力。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意即作为"天之儿子"──"天子"的君王的权力是来自于上天的,"君权天授"。他还提出"执权存国","失权则君贱","为人君者...固执其权,以正其臣"。但另一方面,董仲舒提出"君臣之职明","群臣分职而治",认为君王可以授予大臣们一部分权力,以便于更好地统治。这里的"职"指的是职权、职能。
   马克思在分析阶级社会政治现象时认为,"政治运动,即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的形式、一种具有普遍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形式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运动"[4](P.336)。这里的"社会强制力量"指的就是政治权力。权力的行使体现着政治统治,而"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5](P.219)
   三、政治是一种管理
   《商君书?修权》载有"管一国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之句,"管一国之重"可理解为管理一个国家的政权。《荀子?富国》载有"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之句,"管下"有"管理臣民"之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管天下"的观点,即管理天下,包括国家。由此可见,"政治"在中国古代是有"管理"含义的。
   孙中山明确提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6](P.69)在他看来,政治的本质就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既是统治工具,也是管理机关或管理机构,原始社会中"丝毫没有今日这种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4](P.92),随着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出现,社会需要"建立新的机构来保护共同利益和反对相抵触的利益"[5](P.218)。马克思在论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职能时指出:"这完全同在专制国家中一样,在那里,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7](P.432)。
   四、政治是一种参与
   《汉书?赵充国传》有"朝廷每有大议,常与参兵谋"之句,《后汉书?郎?传》则有"每有选用,辄参之掾属"之句。这里的"参"字有参加、参与之意。中国古代的政治参与意味着君臣共商要事,共同决策。
   列宁提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8](P.128)。在列宁看来,民主制度"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8](P.96)。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因为人民群众在文明社会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站起来了,不仅独立地参加投票和选举,而且独立地参加日常管理"[8](P.112)。然而,"普遍吸收所有劳动者来管理国家"显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9](P.49)。
   五、政治是一种斗争
   儒家强调"和为贵",而法家强调斗争。在法家看来,政治是一种斗争,为政者必须运用权谋,排除异己力量,牢牢掌握权力,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韩非子》里提出:"维斗得以成其威","桓公,五伯之上也,争国而杀其兄,其利大也","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在韩非子看来,圣人要治世治国,不可拘泥于礼让,而须懂得斗争之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对抗。"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10](P.260),"物质利益和需要使得它们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11](P.302)。
   列宁则明确地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12](P.406)
   毛泽东认为,"政治,不论是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人的行为。"[13](P.886)对毛泽东而言,政治斗争也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邓小平同样认为政治是一种斗争,认为中国的政治体现为"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14](P.179)。
   六、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服务
   《礼记》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政治家管仲曾说过:"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汉朝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另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上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观点:经济决定政治。
   马克思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10](P.73)在马克思看来,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劳动分工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等。每一种经济基础催生与之相应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政治关系必然体现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对经济发展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体现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剥削阶级被消灭,阶级对抗消失,社会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
   恩格斯认为:"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10](P.248)。言下之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列宁认识到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对政治的重大意义,指出:"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供应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12](P.407)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他认为,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最大的政治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四个现代化建设,"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14](P.194)。
   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对中国政治的理解,认为中国的政治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目的,作为中国政治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当前政治的理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更加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发展必须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15](P.193)。为适应这一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七、政治是一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方式
   《礼记》提到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大同世界观即是把政治理解为一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方式。
   孙中山赞赏孔子的大同世界观,他在《民族主义》一文中阐释"三民主义"时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他还在《民权主义》一文中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可被理解为人们自由、平等、友爱、和平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国家和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是所有人充分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一文中把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等同起来,他说:"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他又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孙中山.三民主义[M].湖南:岳麓书社,200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强,1971年出生,男,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暨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法国巴黎东大学政治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哲学、政治文化、民主政治、政府管理、国际关系。

标签:马克思主义 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 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