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作文 > 正文

【老子的无知思想与心理咨询】老子无知无欲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所提到的领导者与现代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帮助者(helper)。作为帮助者,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领导者采取无知的态度时能够正确地认识百姓,同样,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也能够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理解来访者,并无条件地包容和接纳来访者。
  关键词
  老子
  无知
  领导者
  咨询师
  帮助者
  作者柳圣爱,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讲师,博士。(杭州
  310024)
  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是一本领导者指南,老子在此书中通过道与万物的关系指出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百姓。他认为道不操纵万物,只是帮助万物时,万物得以自主发展。同样,领导者不操纵百姓,只是在一旁帮助百姓时,百姓也得以自主地变化、发展。即在老子的思想里,领导者不是百姓的统治者,而是百姓的帮助者(helper),他既不干涉百姓的自然发展,也不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百姓,而是帮助百姓得以自然发展(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64章)。
  心理咨询师作为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帮助者(helper),其性质与老子所说的领导者相似,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也证明了这一点。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在于咨询师的咨询技巧或专业知识,而是在于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于咨询师的态度上。一个成功的咨询师不是指使来访者的指导者,而是促进来访者变化、成长、发展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最出色的促进者形象来自老子的《道德经》,并在自己的著书中如下引用:
  国民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时,他是最出色的领导者。
  国民顺从他,为他欢呼时,他却不是一个很优秀的领导者。
  国民轻蔑他时,他是一个最差的领导者。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做事时话语不多,事做好了,百姓都说,是我们自己做成的(Rog
  ers,1980)。
  罗杰斯引用的这段话出自《道德经》第17章,老子用这段话描述了最好的领导者形象。他认为最好的领导者,人们只知道他的存在,因为他很少发号施令,只是让人们自主地做事情。因此等事情办好了、办妥了,人们就会说是我们自己把事情做好的(太上,下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公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由此可见,罗杰斯与老子就咨询师或领导者的态度持有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咨询师和领导者都是帮助个体变化、成长、发展的帮助者,作为帮助者,他们应采取的态度不是指使性的,而是帮助性的、促进性的。
  一、无知的含义
  对老子来说“无为”是领导者应持有的最重要的态度,因为领导者持有这种态度时才能在百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只帮助他们的自然发展而不干涉其中。老子在《道德经》第37章写道,道无为,即将万物的发展完全托付给万物本身,使万物能够自主地成长、发展,进入正常轨道,从而达到无不发展的地步;领导者也是如此,他们对百姓无为时,即将百姓的发展托付给百姓自己时,百姓会自主的变化、成长、发展(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道德经》第57章也指出领导者采取无为的态度时百姓会自主地变化、发展(我无为而民自化),可见,“无为”的态度对道和领导者来说都非常重要。老子在《道德经》2章、3章、10章、38章、43章、48章、63章、64章也提到了“无为”的重要性,他认为无为不仅是道、德、圣人的品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8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8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而且无为的益处是无人无物可及的(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
  无为的具体表现是无知和无欲。老子在《道德经》第3章指出,如果人们能够无知、无欲,就能无为,只要能够无为,则无所不能(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领导者首先应持有无知和无欲的态度。本论文将以其中的无知为重点来探讨帮助者的无为态度。
  老子认为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因此无法致诘(视之不见,名曰夷;?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道德经》第14章)。“致诘”意味着查明、追究。憨山释德清将“致诘”解释为“思议”,即道是无法用人的思想解释清楚的(释德清,1988)。道之所以不能用人的观点解释清楚,是因为它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如果用已往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框架来探究道的话,这种研究只能局限于与理论框架或研究方法相对应的部分,其结果只能是片面性的,尤其对道的本质是无法追究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认识道,道只是不能用人类的思想或理论知识去认识而已。道是万物的根本([道]似?物之宗,《道德经》第4章),一切万物都出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它是普遍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之中的一种规律、一种原理。因此认识道就是发现存在于自己内部以及万物之中的道,并领悟它的规律,它的原理。由此可见,若想悟道,必须使自己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虚”与“静”都是最高境界,是道的特性。“虚”意味着“虚无”,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的道的特性。“虚”还意味着“虚空”,虚空的状态可以包容一切,因此“虚空”代表的是道包容万物的特性。“静”意味着道的不变性,这种不变性与不断变化的万物形成鲜明的对比。“静”还意味着作为万物的根源不被任何事物所动摇的道的绝对稳定性(李康洙,1997)。人若能达到这种与道的特性相一致的状态,自然也能感觉道、领悟道,正如老子指出,万物的运作之中观察并领悟芸芸众物各自的出处,即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章)。
  若想达到“虚静”的状态,首先清除自己原有的想法或观点,使自己的心境达到虚空的境界。使自己的心境达到虚空的状态,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成见或偏见影响悟道。人们往往学得越多、知道得越多,越容易用这种知识形成一种理论框架来套住事物,不知不觉地限制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妨碍悟道。因此老子认为学问越多,悟道越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48章)。其次,若想达到“虚静”的状态,应使自己保持清净,这是为了使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所动摇,而是静下心来与道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悟道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说,悟道的人不出大门也能知天下事,不望窗外也能认识道,而越是到处走动,悟的道越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德经》第47章)。从上述的《道德经》第48章和47章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过多地追求理论知识对悟道没有好处,它只能限制对道全面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悟道的出发点就是放弃先前的理论与知识,用虚空的、清净的心态来理解道,这就是无知的真正含义。
  二、无知――一种方法论
  无知并不意味着反对学习、反对学问,老子本人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哲学家。老子所指的无知 是放弃对人对事物可能形成成见或偏见的理论知识,因为先人之见会妨碍对人或事物全面的认识,尤其对其本质的认识。老子认为,领导者对待百姓时这种无知的态度尤其重要。领导者用无知的态度对待百姓时,才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观点认识百姓、理解百姓,并认可百姓的独特性,使他们将自己的特性展现出来,而不是去评价他们,判断他们,强迫他们,从而抹杀他们的个性。由此可见,老子所指的无知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论,是认识人或事物的时候应采取的较全面、较客观的方法论。
  用这种方法论去了解人或事物时能够抛开自己的观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认识对方、理解对方,而这种方法才能使人真正地了解对方。老子在《道德经》第54章也强调了这一点:“从个人的观点来认识个人,从家的观点来认识家,从乡的观点来认识乡,从国家的观点来认识国家,从天下的观点来认识天下。我是如何知道天下事的呢?就是凭以上的方法(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如果以家的观点来认识乡、认识国家的话这种认识只能局限于家的范围里,而用国家的观点来认识乡、认识家的话就不能体现出家的特点。无知的态度就是认可万物的独特性,不对万物一概而论,而是具体事物具体认识、具体理解。
  其次,用这种方法论去认识人或事物时不会评价对方、判断对方。对他人的评价或判断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往往是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而一个已经放弃自己的观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的人意味着他已经没有了评价对方的标准,所以不会评价对方、判断对方。不评价对方也是包容的一种表现。如上所述,无知就是虚静的状态,其中的“虚”包含着包容的含义,这说明如果能达到无知的状态就能包容一切。正如道包容万物,持有无知态度的人也能包容一切人或事物,不去评价他们、判断他们、干涉他们,更不会去强迫他们,因为天下万物生来就是多种多样的(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
  第三,用这种方法论去了解人或事物时能够维持一贯性。无知所包含的“静”意味着清静,保持清净不仅能够使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动摇,同时也可以保持一贯性。万物是瞬息万变的,但万物之根源的道是永恒的,是亘古不变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乃久,16章)。保持清净的人其心态亦如此,他不仅能够使自己不失一贯性,而且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态。
  三、无知――咨询师应持有的态度
  老子提出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帮助者,因此其应持有的无知态度也是心理咨询师有必要借鉴的态度。事实上,罗杰斯提出来的咨询师应持有的态度与无知的态度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进一步说明了无知的态度对咨询师的重要性。
  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能够放弃可能产生偏见或先入之见的理论知识对待来访者以及来访者的问题。因为这些知识有可能影响咨询师对来访者以及来访者的问题及早下结论,而这样下的结论往往是片面性的或者是表面性的,根据这个结论所认识到的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也是片面性的或者是表面性的。这样一来,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帮助只能局限于一部分,其结果也是暂时性的。对此,罗杰斯也有相同的见解。他的众多心理咨询经验告诉他,如果咨询师过多地依赖理论知识,就会对来访者产生一种先入之见,从而疏忽来访者内心的真实感受(Thorne,1992)。在咨询过程中亦如此,如果咨询师只关心来访者的理性而疏忽感性的话,咨询的时间将拖延很久,而效果也不理想(Rogers,1942)。同样,在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时候,咨询师的理性手段或训练方法对来访者的帮助并不大,即使有了帮助,其效果也是暂时性的,而且这种暂时的效果失效后来访者更加确信自己的不足。因此罗杰斯认为通过理性训练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来访者的变化没有任何帮助(Rogers,1961)。
  第二,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能够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用来访者的观点认识来访者、用来访者的观点看待来访者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49章记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的“常”有着不变、固定等含义。“常心”意味着成见或固定的观点,而“无常心”意味着没有成见或先入之见。既然没有成见,就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看百姓,进入百姓的内心世界以百姓之心理解百姓,这不仅是圣人理解百姓的方法,也是拥有无知态度的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方法。罗杰斯也认为咨询师应该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理解来访者,并称这种态度为共感(empathic understand―ing)。共感是促进来访者的变化、成长、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之一,它意味着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来访者同心感受来访者的感觉,对此不加任何评判(Rogers,1980),即“以来访者心为心”。
  第三,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能够进入清净的状态,这种状态帮助咨询师不被外界环境所迷惑、所动摇。咨询师以这种心态面对来访者的时候,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以来访者的观点理解来访者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自己的心态不被来访者所动摇。持有无知态度的咨询师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读来访者的感受时不会混淆自己与来访者的感觉,也不会因来访者的各种感受而感到混乱或受到连累,他能够分清自己与来访者的感受,不会受来访者的影响。这一点也与罗杰斯的共感相似。罗杰斯认为共感具有“如同~(as if)”的特点,即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时候应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如同理解自己一般理解来访者,但这种理解是“如同”,咨询师不能忘记回到自我状态,不能受来访者各种感情的影响,应保持自我(Rog-ers,1961)。
  第四,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对待来访者以及来访者的问题时,不去评判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放弃自己的成见或偏见时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评价或判断来访者的依据,而且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认识来访者时,可以理解来访者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感觉、现在的想法、现在的行为,这样就不会去评判来访者。罗杰斯也主张咨询师不应该评判来访者,因为评判会妨碍咨询师正确地理解来访者,他认为真正的共感不是看他(来访者)长得如何,而是与他一起看(Rog-ers,1961)。为此,他对有诊断性质的心理测试持有怀疑态度,他认为这些测试等于给来访者贴标签,这个标签将来访者分类,并自始至终跟随着来访者,妨碍咨询师对来访者与来访者问题的正确认识。
  第五,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能够包容来访者、接纳来访者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49章指出,圣人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看百姓,以百姓的心理解百姓的时候能够对百姓一视同仁,即不管百姓是否善良、是否守信都能包容他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包容也是不评判的另一种表现,即咨询师包容来访者以及他们的问题时,不对来访者进行分类,不判断来访者的问题,不评价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表现,不管他们的问题多么严重,不管他们的言语多么极端,不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多么复杂,甚至难以启齿,都能够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如同道包容万物一样。罗杰斯也认为接纳(accept-ance)是咨询师必须持有的态度,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咨询关系的重要条件。罗杰斯又将接纳称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positive regard),即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心是无条件的,不管来访者说得好不好,不管来访者做得对不对,咨询师都会关心来访者,因此罗杰斯的接纳也包含着不评判的态度(Rogers,1961)。
  四、结论
  老子在《道德经》里通过道与万物的关系不止一次地指出领导者不是百姓的统治者,而是帮助者,因此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干涉百姓的自然发展,而是帮助百姓自主地变化、发展,领导者的这种态度就是无为的态度。无为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而是意味着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做事。即木工要根据木头的性质处理木头,石工要根据石头的性质处理石头,陶工根据泥的自然特性制造瓷器(李康洙,1997),咨询师也要按照每个来访者的特征进行咨询。
  无知作为无为的主要表现之一,意味着放弃可能引起对人或事物形成偏见或先人之见的理论知识,但这与藐视知识、提倡愚昧不同。无知并不是反对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在认识某人或某事物时放弃那些可能导致偏见的知识。无知的态度不仅是认识道的重要的方法论,也是领导者理解百姓的重要方法论,同样也是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重要态度。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对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没有任何成见或偏见,完全进入来访者的心里用来访者的观点认识并理解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同时能保持自己的心态不被来访者所影响、所动摇,即不被来访者的感情所连累。咨询师的无知态度还使咨询师对来访者不进行任何形式或任何内容的判断和评价,而是无条件地包容和接纳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如同道的无为使万物得以自然成长、发展,领导者的无为使百姓得以自主地变化、发展,咨询师持有无知的态度时能促使来访者自主地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耳撰、王弼注(1875,清光绪元年):《老子道德经》,浙江书局。
  2,释德清(1988):《老子道德经解》,湖南图书馆。
  3,李康洙(1997):《老子与庄子:无为与逍遥的哲学》,汉城:道路图书出版社。
  4,Rogers,c.R,(1942),COUrSefing and psychotherapy:newer, concepts in practice,Boston:Houghton Mifflin,
  5,Rogors,C,
  R,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l.
  6,R0gers,c,R,A way of being,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0,
  7,Rogers,C,R,(1983),Freedom to learn for the80s,COIulnbus:Merrill Pub CO,
  8,Thorne,B,(1992),Car2 Rogers,Thousand Oaks,CA:Sage PubljicatiOns,
  责任编辑 俞伯灵

标签:心理咨询 老子 无知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