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中周记 > 正文

[佛教生死观的心理学分析]佛教生死观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73-01   摘要:本文对佛教关于生死,轮回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阐述,通过佛教对人们的死亡教育以荣格的意识理论作为指导探讨其心理学意义,并由此认识人们对于死亡前的心理需求,以此提升对于人们心理需要的关注。
  关键词:死亡;心理学;荣格;集体无意识;行为模式
  人生于世间必然有死亡的一天,既然人都要以不同的方式步入不同的临终期,就应该早早做好精神和生理上的准备。人们对有尊严的死亡的关注促进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延缓死亡,但是也忽视了精神成长需求的普遍性。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要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悲伤和接纳,这表明精神需求具有普遍意义。“在剧烈受苦的情境中,对意义的需要与对幸福的需求是同等强烈甚至更加强烈的。”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意义则是一种精神体验,引申到死亡中去,死后的安心,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无怪乎在步入老年期研习佛教典籍成为一些人的选择。
  佛学可以说是某种生死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是解决死的问题。强调因为人有“隔阴之迷”,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此自古以来对生死茫然无知,成为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佛教如何看待生死呢?生死如植物的开花结果,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生死;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晚上睡觉,早晨起来,这都是生死。强调人不是到了死后才是死,还有精神上、思想上,每天都有几百次的“千生万死”。人的心,每天都在十法界来回无数次,人体的细胞,每七天新陈代谢一次,这都是生死。所以,生死就是好好坏坏,生生死死。过去一位禅师看到人家喜获爱子时说:“你们家多一个死人。”这是在陈述生命的实相。人既然出生,必定会死;人死后,还会再生。如环形的钟表,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死在佛教中只是一个循环,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不是开始,收,不是结束;开始中有结束,结束中有开始,所以死亡并不可怕。
  藏传佛教中的《西藏生死书》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密宗经典,其对藏族人的影响,尤其对藏人生死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死亡救助,又是生死教育,涵盖人从生至死的一切人生课题的智慧,这些内容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心理学意义和现实的情绪调节功能。它引导人理性面对生死拷问,对于许多人所恐惧的死后的世界,死后的去向的问题它所展现的答案是:人必定走进漆黑的坟墓。但是它同时又采用一种关于死亡的神话设计出其他形象,展现死人国里有益而丰富的图景。对于思想来说,一切神话论述都是无谓的思辩。但是,对于情绪来说,这是一种治愈性的、有价值的活动;它可以给予存在以一种我们不想消除的声音。因此,在解决人类面对死亡时的情绪困扰问题时,提供一个来世幻想的神话较理性更具有可操作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详细讲解从死亡到来世投生之间的种种历程和遭遇,并提供各阶段证得解脱的方法来回答人们临终时的困惑,给人们一个充满机会的死后世界。再配上涅?这一终极归宿,藏传佛教的彼岸世界使死亡不再那么突兀和绝情,一切都有了原因,人在死亡面前不再手足无措,而能够有所准备地踏上自己的死亡之旅。
  荣格强调,如果一个人“相信”这些神话,或某种程度地信赖这些神话,那么他就与彻底不信这些神话的人一样。这种“一样”并没有对错之分,二者唯一的差别在于:“一方面,感到绝望的人正在走向虚无,而另一方面,相信原型的人则沿着生命的轨道前进,将继续在死亡中生活。当然,两者都无法确立,但是,一种人是对抗着本能生活,而另一种则是依从着本能生活的。”按照分析心理学的理论,顺应本能生活的人,他的精神不会陷入危机,而对抗本能生活的人,他的精神很容易陷入危机,产生分裂。因此,有关来世的说法不仅具有对情绪的治疗作用,更具有对人类精神健康的保护作用。
  就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来讲,因为来世说法的心理学意义,绝大多数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来世理所当然地当成神话,不置可否。但在荣格那里,这些却成了具有研究意义的原始意象。荣格甚至将集体无意识概念与《西藏生死书》中的思想相关联,“集体无意识是在我之外的神灵和精神的世界,不需要聪明的走钢丝者,但需要人整整的一生,甚至是不断增长完成的众多的人生。请注意我没有说‘不断增长的圆满的’,因为那些‘圆满’的人一起有了另一种发现。”集体无意识在无限轮回中延续、充实,丰富。喜乐部诸尊、忿怒部诸尊、甚至十殿阎罗亦由神话想象成为原始意象,体现并证明了人类共通的精神结构――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就个人精神的超越角度来讲,分析心理学和藏传佛教都不止于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他们的重点在于重构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于最终极的精神回归,即――超越自我。由此可推论,佛教典籍所提供的种种死后世界和轮回说至少具有人类层面的心理结构的意义。这可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原型模型或无意识结构模型。
  佛教中重要的一个观点是生命有轮回,而轮回的解释则是:如果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可见轮回是一种相同命运的循环。轮回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是存在的,其存在的时间段为:精神痛苦反复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直到其生命结束,身体和心理一起消亡,这种痛苦才会消失。这种痛苦在心理咨询中有另一个名字――行为模式。一旦一个人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就决定了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虽然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无所谓下辈子,当然也无所谓下辈子还这样,但是在人的一生中,有的人一生顺利,有的人一生痛苦,确实是一个事实,主要是因为每一个人再社会化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有的人形成了积极地行为模式,一生顺利;有的人形成了消极的行为模式,一生痛苦。
  虽然佛教用一种具象的手段来描述这一概念,但是无疑,给在痛苦和恐惧中的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希望和寄托,使得他们通过在“现世”的修炼来改变“未来”的命运,减轻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宗教也许不会促进科技发展,也许被看做迷信,但是对于人们的心灵的慰藉则是科技所达不到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看重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捷,更是心灵的宁静以及精神的健康,而佛教关于生死的观点对于人们的慰藉补充了科技和心理学所达不到的领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宁静。如果临死的病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克服恐惧,去顺应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适当帮助,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宁静平和的状态。我们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一个人无愧于任何人,那么对死亡的恐惧就要小的多。相反,心中有愧疚的人,就会对死亡特别恐惧。在心理学上这叫自毁行为。而很多自杀的人都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毁行为者。所以,有好的心态就不会恐惧死亡的来临了。由此,对于那些即将面对死亡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应该是全人的照顾,并非只针对病况或某一器官来治疗。另外,应该协助家人一起面对亲属即将和已经离去的悲伤。心理指导应贯穿始终,陪伴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并帮助家属度过低潮期,这也是宗教和心理关怀的理想范围。
  

标签:生死观 佛教 心理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