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辞职信 > 正文

力辟乾坤【扫古人刍狗辟胸中乾坤】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焦?是明代文坛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思想家、文学家。他祖述阳明心学,反对思想僵化,其文学主张既倡言性灵又注重法度,崇古而不拟古。同时,他又能以儒家传统诗学思想为旨归,讲求为文应重实尚用,“动关国体”。基于此,焦?对明代弘治、正德以来前后七子文学思想与创作逐渐流于复古剽袭的现象极为不满,予以了大力反驳。
  关键词:焦?;反复古;性灵;实学;法度
  中图分类号:B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当七子派的诗文宗尚走过了一个由普遍的爱好到时尚的过程,它同样也要经历由时尚到受批判的遭遇。自嘉靖年间的唐宋派开始,不断有各色人物出来批评七子复古,焦?即是其中一位,他从自己的诗文创作主张出发,尚性灵、有法度、重实用,对打击七子派剽窃之风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一、尚性灵
  焦?的文学思想受他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在学术上,他师承泰州学派,主张思想解放,反对盲信古人,讲究为学应“自得于心”,注重内在的觉悟,故而在文学上他能坚决反对七子派的拟古抄袭、乏情鲜实。倡导诗文创作要直抒胸臆、脱弃陈骸、自标灵采。他认为诗的本性就是重情重性,无论时代变迁,这一点是不可失的。自谓“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惑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在他看来,“性灵”是诗文作者内心情感的郁积,诗人往往在其不得志、心中有所郁结时,就会通过诗来表达其不平之气,这样的诗自然就需要情感的深厚,否则便做不出。因此,他又说:“古者贤士之咏叹,思妇之悲吟,莫不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以导之,所谓‘诗言志’也,后世?辞者,离其性而自托于人伪,以争须臾之誉。”①
   基于这样的认识,焦?对当时文坛“于唐则推初、盛而薄中、晚,于宋又托李、杜而绳苏、黄”的现象极为不满,并借韩愈的话大声指斥:“韩子不云乎:‘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剽贼。”②又以书法临摹为例,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所谓“摹得其行,临得其意”,③只有在透彻理解前人之“意”的基础上才能收放自如,无形而有行,不法而自法。焦?主张诗文创作应该重情重神,驳斥七子派文学因一味模词拟句而将神、情遗落。说:“余观弘、正一二作者,类2遗其情,而模古之词句;迨其下也,又模模之者之词句。”④认为“神”是作家创作的根源,故“以兴致为敷叙点缀之词,则敷叙点缀皆兴致也;以格调寄俳章偶句之用,则俳章偶句皆格调也。”⑤又说:“近代李氏倡为古文,学者靡然从之,不得其意,而第以剽略相高,非是族也,摈为非文。噫,何其狭也!”⑥在焦?看来,真正好的作品应是可以表现自我,抒发胸臆的,正如“花在蜜,蘖在酒,始也不能不藉二物以胎之,而脱弃陈骸,自标灵采。”⑦也正因如此,他反对复古派文章以西汉为顶峰,诗歌以盛唐为绝唱的观点,认为文学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诗文创作不应甘于“死人脚下”,正所谓“古之立言者,皆卓然有所自见,不苟同于人,惟道之合,故能成一家言,而有所托以不朽。”⑧
  二、有法度
   焦?为文,倡性灵,重神情,强调求诸自性,而不是严格遵守一些特定的经典格式,不是如七子末流那样,千篇一律地照一两种方法尺尺寸寸地模仿古代作品。但不可因此就认为焦?忽视法、废弃度,相反,对焦?而言,词与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惟文以文之,则意不能无首尾,语不能无呼应,格不能无结构者,词与法也。”⑨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及其组织形式是其最本质的东西之一,一旦缺少了这些相配合的形式要素,文学作品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却意义的完整性、准确性。因此,文意的表达须在形式上首尾呼应,文章整体风格和文气的形成也要依靠结构或形式要素,不能因为一味求奇而失却法。焦?自己的诗文写作,即贯彻了这一观点,故时人赞赏道:“其文本原六经,错综三史。法韩、柳而铲其奇,达曾、王而削其蔓;诗则陶、韦为质,王、孟为神,非若世之文人漓与道术,而雕绘穿蠹,门捷?多,以卖声名与天下为也。”由此可见,焦?是习法的,且他的习法能取其长,补其端,能自有创见。但是,焦?讲法,是讲词与法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古人的文章之所以能垂范后3世,关键之一就是能对成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不蹈袭前人窠臼。所以他赞赏古代六经、《史记》、《左传》那样“词与法可谓盛矣”“华实相副”的文章,主张“不能离实以为词法”,这就击中了七子派过分强调诗文法式格调的要害。此外,焦?尊崇法却不泥于法,讲求的是“活法”,而非“死法”,“窃谓善学者不师其同,师其所以同,同者,法也;所以同者,法法者也……彼得其所以法,而法固存也。夫神定者天驰,气完者放材。时一法不立而众伎随之,不落世检而天度自全。”⑩所谓“法法”,即是要求学习古人造文的方法,这是古人创作所以获得成功的规律,即便方法可能有不同,但规律却可能有相似之处,焦?认为,学习古人为文之法,不应如七子派那样照抄照搬,而要“不师其同,师其所以同”,重神而不重形,讲规律,讲要诀,而不能全盘摹拟,处处抄袭。由此可知,焦?最理想的文学模式就是内容与形式浑融一体、完美统一。
  三、重实用
  焦?为学讲求经世致用,为政亦提倡行实政,在论述文章时,更是强调内容思想上的“实”,即写文章应遵循儒家“文以载道”的原则,要“闵时忧事”、“动关国体”,以“性命”与“事功”为首要条件。他说“窃谓君子之学,凡以致道也。道致矣,而性命之深?与事功之曲折,无不了然于中者,此岂待索之外哉。吾取其了然者,而抒写之文从生焉,故性命事功其实也,而文特所以文之而已。”并一再申述“夫学不知经世,非学也。”“六经者,先儒以为载道之文也,而文之致极于经,何也?世无舍道而能为文者也。”他认为儒家的“六经”正是载道之文的典范,因此他主张恢复这种“言之无罪,闻之足以戒”的诗道传统,然而事与愿违,后世诗歌假言、空言盛行,尤其是以前后七子为首的复古派末流,眼光专注于文学形式本身,仅仅在摹拟抄袭上下功夫,“好空言而鲜事实”,日渐脱离了经世致用的诗学宗旨,对此,焦?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焦?推崇苏轼之文,不仅是因为他“洞览流略,于濠上竺乾之趣,贯穿驰骋,而得其精微,以故得心应手,落笔千言,坌然溢出,若有所相”更在于他能5“忠国惠民,凿凿可见之实用,绝非词人哆口无当者之所及。”
   综上所述,在明代文坛上,焦?是一位地位与影响均不可被忽视的重要作家,对晚明的文学艺术与文学批评做出过重要贡献,其文学主张既重视性灵,强调学贵自得,又倡言华实相副,标举治世之音,体现了文学潮流变革时期文人的一般特质。同时,他惩其时之流弊,对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提出批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学自身的变化,成为当时反抗复古派封闭文学观的一员骁将,在明代中后期文学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拨雾导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澹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李剑雄.《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孙之梅.《中国文学精神》[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5]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6]容肇祖.《容肇祖集》[M].济南:齐鲁书社 1989.
  [7]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注解
  ①焦?.《澹园集》卷十五,中华书局 1999,第155页。
  ①焦?.《澹园集》,中华书局 1999,169页。
  ②同上第92页。
  ③同上卷十二,第279页。
  ④同上第275页。
  ⑤同上第275页。
  ⑥同上第781页。
  ⑦同上第92页。
  ⑧同上第142页。
  ⑨同上第92页。
  ⑩焦?.《澹园集》,中华书局 1999,第164页。
  同上92页。

标签:胸中 乾坤 古人 刍狗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