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五种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写诗是一种心理治疗]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一直觉得我的诗歌写作是一种治疗过程。是一种试图与个人经验,与个人的“过去”连接的关系。我觉得诗人有两个过去,一个是现实中的真实的过去,另一个实际上是我们认识到的过去,或者说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所关注的,我们所需要的“过去”。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使用各种手法创作出来的,则是后一个“过去”。它充满了我们对这两者的认识。
  我自己二十多年的写作过程,就是跟“过去”有关的,不管写什么题材都会跟我的过去有联系。实际上,我猜想每个作者的潜意识中,都是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描述清理掉、消解掉、或者说遗忘掉对过去的记忆。诗歌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心理治疗,至少我的写作是这样的。在我的组诗《女人》,包括《母亲》里面,其实都有着这样一种回忆,它们都是来自我的个人经验和女性的集体经验。这种回忆,事实上也跟自己现在的现实纠缠在一起,是一种剪不断的回忆。我觉得,正因为它与现实是有联系的,所以它富有一种张力。我们对过去的描述,只有跟现实放在一起,才会产生这样的张力,才会有意义。所以在我的组诗《女人》的最后一首里面,我写了一句“完成之后又怎样7”这句诗代表了我对记忆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离开过去的回忆,如果离开了过去的现实,我们的精神会是无聊的、空虚的。古人云,文章为天地立心。我想,如果要为天地立心,首先要为自己立心,自己的心站稳了,才能说得上别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跟现实和过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个过程和心理治疗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说,写作,不可能彻底地让你忘掉过去,但可以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过去。这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写作的主要原因。
  据说当今诗坛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山水诗写作传统,而当下大行其道的口语写作、下半身写作已远离古典诗歌传统,不见自然,不见山水,只见物质与人,是一种“非自然写作”,这正是城市化对诗歌写作的伤害:另一种认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而当下反映城市生活及都市人精神世界的诗歌较少,不少诗人仍沉迷于农业社会状态下的诗歌写作,诗歌写作如何切入时代,切入当下生活。
  如果要谈“自然写作”,我们首先要谈到诗意。按照第一种观点。诗意首先来自自然、山水。城市生活是没有诗意的。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对诗意的认识。所以,当代诗在中国很难被人认同,是因为它与人们心目中认同的“诗意”,是有差距的。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诗意”,就是人们心灵里面不食人间烟火的那部分。人们首先认为“诗意”与人间烟火、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才有许多人认为某些东西、某些词语能够“入诗”,某些不能入。而当代诗反映的都是人间烟火,“只见物质与人”,不见山水,不见花鸟。因此也才有人认为“新诗”不是诗这样的观念。
  实际上,在我看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诗意,每个时代最重要的气质就是这个时代的“诗意”。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现代化、城市化都是目前这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生活在现代化、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即便是山水、花鸟,明月、清风,也都是经过现代化、城市化的伤害。今天的“自然写作”必然不可能与古代的“自然写作”相同,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能写山水诗,而是今天即使写自然、写山水,也必然会写到物质与人,这是常识,也是真相。如果我们仍然还在自欺欺人地描述一个所谓的传统的、自然的山水,不如仍然去写旧体诗,把旧体诗作为一种仪式,把“农业社会状态下的诗歌写作”当成一种仪式来发挥,这样会更好地保持一种写作的纯粹性。
  时代是变化着的“势”,对时代的描述也在变化中。今天的诗歌创作,必然带有今天的气息,连同当代诗的尴尬,连同城市化对诗歌写作的伤害,连同诗歌所处的这种边缘位置,都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也散发着这个时代特殊的诗意。要看我们怎样去表达和认识它。

标签:是一种 心理治疗 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