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实质、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理念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我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想起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那么,何谓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呢?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所谓的“重民”、“亲民”,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君主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私产”,而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主体。它强调的“民”,只不过是臣民和子民,在实践中不可能有人民的影子。而我们党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吸取历史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来的治国理念。它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个集合名词,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以人为本”不只是一种价值观,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应从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这就是说,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因此,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和主人翁地位,党和政府的全部活动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评价标准。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其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忘记了这个根本道理就是忘“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质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自觉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官本位”意识决裂,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思想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强调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二、爱民、亲民、敬民的以人为本思想
  爱民、亲民、敬民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爱民、亲民、敬民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爱民,是领导干部对待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情怀,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感情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对人民群众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高呼“人民万岁”,表现出领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听说淮河发洪水淹没了土地、淹死了许多人,他流下了眼泪;听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他夜不能寐,挥笔写下著名诗篇《送瘟神》。长期以来,许多党的领导干部爱人民,竭尽全力为人民着想、急人民所急,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亲民,是党的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一种亲密关系,两者血肉相连、没有心理距离。领导干部来自人民,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忠实儿女。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些共产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那么地亲密无间、水乳交融。亲近人民,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才能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才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境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敬民,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干部心目中的位置至高无上的具体体现。敬,是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敬民,就是领导干部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凡事想着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摆正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无条件地办好。温家宝总理在重庆云阳县农村检查工作时,了解到农民工反映自己外出打工被拖欠工钱的事情,他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迅速返还被拖欠的农民工的工钱。随后,全国成千上万的打工者都拿到了被拖欠的血汗钱。敬民,是党的领导干部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主人的一种心态,是表现领导干部诚心诚意履行人民群众忠诚公仆职责的一种态度。
  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第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获得发展的过程。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第二,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二是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三是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只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获得切实保护时,人的尊严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起码的尺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来讨论以人为本,就失去了评价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第三,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状况,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一定的现代化设备,也不可能自然地使这些资源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社会文明的演进,除了外在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外,实质上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那种在实践中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进步,最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教训;那种专力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结果导致欲速不达的结局,都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因此,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物质生产、外在环境的改善与人的素质提高,必须兼顾。
  第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也在于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约人们平等发展,影响他们聪明才智发挥的种种消极因素,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更为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围绕这一目的,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第五,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把“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以革命的方式,摒弃了资本主义使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获得相分离的状况,并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早在千百年前,中华文明就有了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以人为本思想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中平能化集团开封炭素公司)

标签:以人为本 探讨 理念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