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重生逆袭之头号军婚_小人物大角色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闻报道故事化已然成为国际传播趋势,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优秀的会讲好故事的新闻写手”。《中国日报》作为国家对外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正积极融入这一国际报道趋势。其ChinaFace(中国面孔)栏目运作两年来,已经成为该报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同时通过该栏目的运作,培养了相当一批善于故事化报道的新生代记者。
  故事化是首要标准
  China Face于2010年初创办。创办初期,关于栏目的定位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争议:一是以采写新闻人物为主,还是讲述普通人物的故事为主;二是以反映人物个性为主,还是通过他的故事反映当前中国社会的某个事件或层面?
  有一段时间该栏目曾一度向新闻人物倾斜,这当中不乏优秀作品,如2010年7月在文强被执行死刑后不久见报的死刑注射器发明者杨辉,但也有不少平凡之作,如这期间相对集中的有关抗洪、抗灾官兵的报道。
  由于不是每天都能找到合适的新闻人物,所以也同时做了一些以普通人物为主的策划,令人欣喜的是,这方面的建树非常可观。最初引起读者广泛回馈的是2010年7月14日见报的一位湖北学生毕明哲6年如一日背残疾同学王力上学的故事。高考结束以后,为了能够继续为自己的同学服务,他舍弃本科院校,两人共同上了当地的一家专科学校。
  不少热心读者在看完该篇报道后执意找到文中两位学生,愿意提供帮助。虽然两位同学最后都谢绝了,但这篇报道的影响,让报社上下达到了某种共识――故事化是China Face的首要标准!
  有故事的人才有可能成为China Face的选题,他是否新闻人物或者普通人物则是考虑的其次。当然最好的状况是他既是新闻人物,同时又来自于基层。如之前提到的死刑注射器发明者杨辉,他既非高官,亦非见诸报端的学术达人或娱乐明星;他从事的工作却又不是常人所了解的;他对自己的发明那种矛盾的心情又充分体现他自己的个性。
  当然纯粹以故事为主的人物报道,如果不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大背景也就背离了该栏目设置的初衷――即通过普通人物故事来反映中国社会的某个层面。举个例子,2010年11月18日见报的China Face讲述西安“渐冻人”张宏的故事。人物故事本身非常感人,一个人要清醒地面对自己慢慢死去的过程,非当事人无法深刻体会。但文章如果到此这止,一方面容易给读者造成虚无感,毕竟这不是常见的病,读着就像读小说,故事化新闻不应等同于小说。故事化新闻的本质还是新闻,它和其他新闻一样承载着新闻的义务,即它要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某个层面。另一方面,如果文章就此戛然而止,会给读者留下诸多疑问,我会不会也染上这种疾病?这种疾病有多常见?是不是所有染上这种疾病的人都是这样生活?为什么她要坚持写博客呼吁社会对和她类似的病人的支持?这些问题如果不回答,文章就有如未完成的乐章戛然而止,读起来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所以故事化的新闻报道,要讲故事,但故事是为思辨服务的。一篇充斥着大量故事情节却缺乏思辨主线的文章,充其量只能算做“实录新闻”,缺乏应有的报道深度。只有首先在众多故事中提炼出思辨性的主题,然后把各种新闻故事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才能使故事化报道做到既报道新闻,又引导舆论。
  像讲故事那样采写新闻
  故事是China Face的灵魂,真正的故事化新闻的采编经常是应用短篇小说的叙事结构来构思完成的。
  用小说的思维构思故事,寻找故事中潜在的喜剧、悲剧、讽刺或冲突因素,尤其要重点关注故事主角和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新闻报道要让故事内部产生动感,最理想的动感,就是让故事的情节按照“发生/影响/反作用”的结构顺序自然发展。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
  讲故事需要细节,所以从一开始对细节的搜集就尤为重要。只有抓到足够的细节,写作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应用描写,实现新闻的视觉化传播。
  细节是被放大了的故事,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给人以真实感,并给读者很强的心灵震撼,实现心灵的共鸣。
  所以,记者要有画家的眼光,要调动各种感官对现场的人物、背景、情景、情节、氛围等进行观察,把握细节。只有记者们观察到了,才能在写作中把事实再现出来。
  而且现场的各种细节还会有助于记者们找到写作的思路与线索。
  如2011年3月24日的ChinaFace讲述“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厦门按脚工刘丽,文中提起她手指背上厚厚的老茧和她那秀丽的脸庞极不相称。读者读到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但如果不使用这些观察到的细节表现,而是直接告诉大家她的工作有多么辛苦,那么读者对她是不会有什么印象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提及了她手上的老茧之后,引出了她的另外一个感慨,即她的工作在常人看来是如此的卑微而因此她在工作上要承受一些侮辱和异样的眼光。如顾客说,让他捐钱可以,只要她愿意和他上床;甚至于她回到老家,被自己的父母拒之门外等。这些素材就是通过她手上的老茧顺藤摸瓜挖掘出来的,非常难得。
  然而,对于那些无法去现场的报道,如何呈现出非常强的现场感?
  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眼睛看不见的,嘴巴却有可能问出来,然后通过文字还原。我一直和新生代同事分享的一条经验便是:“呈现现场感的技巧在于你采访的细致与耐心程度,要想文章不枯燥就得不厌其烦地问。”
  很多情况下,记者要用“变动”的眼光寻找“故事”,一旦发现“滴水见太阳”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就紧抓不放,询问到底,而且要对任何一条线索发出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与“怎么样”。只是提问的时候,记者要善于提出具体、深入而又有特点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问的角度要适合被访者。聊天似地提问,让许多记者在采访中获益匪浅。
  巧妙运用文学技法
  新闻写作的不断丰富,得力于从文学中汲取宝贵的养料。
  引用直接引语,提高真实性与戏剧性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中写到: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真实性和戏剧化色彩,读者可以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引用直接引语,最大的作用在于代替作者点明主题,揭示新闻或新闻人物的意义,不暴露出主观倾向。
  然而,对于直接引语的选择应当恰到好处,在人物写作过程中,引语的选择前提应该是用来反映人物个性的,而舍弃那些事实陈述。
  适当的修辞让受众眼前一亮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多用于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恰当的修辞会使读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新闻事实的魅力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两个修辞手法China Face文章经常应用,读者只要稍加注意,即能体会其应用的妙处。
  真实性与故事性的统一故事性报道强调讲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有时会为了增加人物的感情色彩、增强事件的戏剧性,而在笔调上进行适度的夸张,这样写出来的人和事也许很感人,但并不真实、全面。要做到真实性与故事性的统一,就必须抓住新闻的内核――真实,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是实际发生过的,甚至每一句话、每一次心理活动都是采访对象承认过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只是借鉴小说的写作方法,而绝对不能把新闻故事写成小说――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本的原则。记者不能生造细节、生造故事,即使你想到了非常好的细节,你也必须在真实性这儿刹车,否则你写的就不是新闻、不是真实的信息了,这是一个记者基本的职业素养。
  责编:吴奇志

标签:小人物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