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大学排名 > 正文

大学生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调查【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行为调查】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相关资料显示,中小学生较之大学生环保意识更强。为何当前我国教育水平高低与环保意识强弱成反比?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其向上的意识、健康的心态、生机勃勃的朝气,对社会影响极大。提升大学生环保意识,将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课题组选择江西某高校展开了环境意识问卷调查。问卷由环境满意度、自我环保意识、环保意愿、未来发展建议等十六个问题组成,调查数据经编码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并在统计基础上,结合文献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综合性结论。 一、大学生环境态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5份。其中,男性84人,占73.0%;女性31人,占27.0%。以下是该校大学生环保态度的统计结果:
  1 校园环保满意度不高。在115位受调查同学中,对校园环保态度一般者居多,占42.6%,对校园环保非常满意者较少,占3.5%。可见,当前大学生对校园环保满意度不高。进而,在对不满原因调查中可以发现,校园中乱丢垃圾、随意贴广告、草坪凌乱等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对校园绿化不满的则较少。大学生认为,校园环保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卫生的不和谐。绝大多数同学都渴望拥有个绿色校园。有86.1%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拥有绿色草坪让人心情愉悦。绿葱葱的草坪,可以缓解工作和学习减压,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2 环境保护态度不积极。统计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会摘花”时,78.3%的同学选择“不会摘花”,而在问及“是否会踩草坪”时,则只有3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一般不会、不会、从来不会”。摘花是为了把玩,踩草坪是为了“抄近道”。因此,很多同学“踩”而不“摘”。当问及“对待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时,仅有7.0%的同学选择“主动维护并劝阻”,而67.8%的受访者仅表示“心中反感”,还有很多同学表示“无动于衷”。可见,该校大学生虽有一定环保意识,但属于被动型环保,他们倾向于自律,而不能主动制止校园内的不环保行为。
  3 校园环保警示较关注。在关于环保警示牌的调查中,表示“从来不会注意警示牌”的同学仅占4.3%,绝大部分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注意警示牌的警示。然警示牌是否发挥了作用呢?我们进而调查了“警示牌对受访者的影响”。结果显示,明确表示“从来不受影响”的仅占5.2%,而“经常受警示牌影响”高达36.5%,这说明警示牌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当问及“安置警示牌是否有用”时,54.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只有6.1%的同学认为“没必要”。可见,诸如“假如踏上一步,美丽变成丑陋”类警示牌,会对环保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环境保护活动较支持。在全球呼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同时,人们是否只是把环境保护挂在嘴边而眼高手低呢?为此,问卷专门设计了“您如何看待环保活动”问题。在受访者中,认为环保活动“没意义”的占7.8%,认为“有意义”的占67.0%,大部分同学对于环保行动持肯定态度。同时,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如果需要,他们也会参与到环保行动之中。例如,该校环保协会组织的“爱护绿地、爱护草坪”行动,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加入,“从身边做起,从爱护草坪开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该校大学生环保积极性。
  5.对破坏环境行为自责。破坏环境时的心理状况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个人的环保意识,为此,问卷设计了一道关于“破坏环境时心理感受如何”的问题。被调查的115位同学中,除18位弃选外,其余97位同学都做了回答。其中,41%的同学表示会“愧疚”,10%的同学表示会“紧张、担心被看到”,28%的同学表示“无所谓”,9%的同学表示有“其他”感受,而11%的同学选择了“轻松自在”。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把关于环境保护的标尺,只有不到 半同学在破坏环境时会表示白责,可见,该校大学生环保意识不强。
  二、原因分析
  1 学生环保意识差。从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基本环保知识虽有定了解,但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环保行为有待加强。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差强人意的因素众多,学校教育、新闻舆论、制度设计等方面都存在定的问题。本次受访学生受教育水平相当,生活条件也相似,但其环保意识强度却不尽相同,这与他们的环保经历与知识相关。那些不热衷于环境保护的同学,急需高校开展必要的环保教育,同时,还应进行环保价值观的培养。
  2 学校绿地分布广。现代大学城建设的结果,导致了一所所面积庞大新校园的出现,这些面积庞大的新校园既给环境绿化带来难处,也给大学生上下课带来不便。很多校园中,寝室与教室之间隔着面积庞大的绿地,而为了美观,穿越绿地的是条条蜿蜒曲折的小道,原本直线穿越很近的距离,在经由蜿蜒曲折的小道后增加了近一倍的路程,这让那些习惯晚起又急于赶到教室的同学很不适应,只要无人注意时,他们便横穿草坪“抄小道”。由此,各大学校园绿地上的“小道”比比皆是。
  3 环境保护责任泛。虽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就学校绿化的维护,85.2%的同学认为学校所有人都有责任。然而,绿地保护责任不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其后果是:人人有责,人人又都推卸责任,最后的结果便是无人管理。从校园绿地保护现状就可发现,凡是没有明确责任人的绿地,受到破坏程度就较高,而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如某个班级或是学院的,受到破坏程度就较低。因此,关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应该明确环境的责任主体,落实具体环境保护负责人,才能真正解决当前环保问题。
  4,绿地规划布局差。调查显示,有24.3%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绿地“布局不合理”,有53.9%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绿地“布局一般”。学校绿地布局到底应该体现自然之美,还是体现以人为本呢?对此,问卷设计了道多项选择题。其中,有56.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注重便捷性,有80.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注重美观性,有34.8%的受访者认为应注重经济性。可见,绿地规划不仅要体现美,还应体现人本意识。事实证明,单纯强调校园布局的整体性而忽视便捷性,往往成为绿地遭破坏的根本原因。 三、对策及出路 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社会方面。(1)全民环保教育。利用每年“世界环境日”、“全国植树周”等特殊活动日,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严格执法,组织形式多样的“告别不文明、不卫生”社区文艺演出等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引导公众重视环保、参与环保,感染和强化大学生环保意识。(2)社会舆论推动。通过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环境保护氛围,引导年轻人参加环保行动,重视青年人在绿色环境创建中的作用,呼吁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植树、义务扫街等活动。   2 政府方面。(1)健全国家环境政策。政府应重视环境问题,建立并健全相关环境政策,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导向,引导社会公众行动方向。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项长期的、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和课题,对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增进公众环保行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但缺少公众的广泛响应。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参与度低,使得环境政策实施的成本相对提高。因此,政府应通过教育等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增进公众环保行为,使环保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3 学校方面。(1)开设环保公共课程。澳大利亚教育家亚瑟。卢卡斯认为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在环境教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开设生态环保公共课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2)组织各类环保活动。通过组织环保类活动,使大学生明白保持环境整洁、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并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实施环保课题研究。高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施课题方案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收集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研究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保行列。
  4 家庭方面。(1)家庭环境教育不可忽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需要家庭的协同努力才能真正巩固,也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因此,环境教育,家庭责无旁贷。(2)父母环境教育作用明显。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家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例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不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等等。若再经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极易成为环保积极分子。
  5 个人方面。(1)自我学习提升。作为学生,应主动提升自我环保意识,将他律变为自律。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提高对保护环境的热情。多参加环保义务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力宣传和开展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到环保最需要的地方去。(2)参与环保行动。在校生要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践,积极主动参加环保类活动,亲身体验绿色环境的乐趣。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理论的同时应该自觉、有意识地关心周围的事物,主动地参与环保类活动。
  总之,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类只有个地球,每位大学生都应从身边做起,从美丽的校园做起。积极加入到环保志愿大军,在思想觉性上提高自己,提升环保意识,远离环境污染,共同创造山更青、水更蓝的美丽世界。

标签:环保意识 当代大学生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