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研究]低碳生活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要在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加以创新,以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制度 体制 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基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而是应当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甚至零污染)、高产出”的新路。因此,抓住全球范围的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安徽是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高耗能产业集中,长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破坏。长期以来,安徽省推行节能减排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减排压力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承担。但是,行政管理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大多数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凭借其行业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造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低碳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法律来保障,靠政府来引导,靠市场来运作。
  近年来,安徽省的政府部门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中,介入到低碳,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和成果,对处在“产业链中低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安徽来说,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仅局限在中、低端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行业,自主知识产权少,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推广才刚刚起步,现有产业还未完成集聚,离产业集成差距甚远。
  在安徽省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把低碳经济的要求列入其中;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中,均已安排了低碳的措施。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处在探索期,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因此,这些低碳措施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的特点,亟需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
  发展低碳经济要由政府超前规划的大力推动。安徽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借鉴、吸收低碳经济的理念,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规划应当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的研发纳入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在具体措施方面,安徽省要加快地方立法工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证。通过制订和调整财政、信贷、税收、产业、环保等制度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套。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收支科目中设立环境保护、低碳技术支持等科目,加大对城市、农业、林业等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采取对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等。
  还应注意建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的相关制度。要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安徽省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研究如何积极参与国家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形成省内的部分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低碳技术产业方面,研究如何建立相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如规定企业准入市场的条件、规范项目的竞标方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果考核机制等。研究相关的财政补贴制度及其作用,如项目资金补贴、损失补贴、低息融资、免收或减免相关的税费、支持低碳企业进行相关的商业融资(如发行公司债券、股票上市等)、以及支持企业利用低息贷款方式等。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体制设计
  发展低碳经济,在体制上,可以从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设立起步。
  2008年初,上海和保定两市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安徽省可以考虑自身的特点,积极申报试点城市。另外,可从从区域发展战略层面,建设“安徽低碳经济实践区”,使煤盐化、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流程工业节能减排以及农业生态等相关技术在实践区内完成技术、产品中试和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还可以依据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特点,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通过农户、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关联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减少园区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优化配置、循环生产有序进行,形成园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园区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再往社会其他领域、行业和地域推广。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创新
  低碳经济的运行,依赖于“低碳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的发挥。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参加,更需要全民参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因此,政府应率先垂范,建设低碳政府。倡导简约生活、低碳消费、低碳办公、低碳生产等文化理念,厉行低碳管理,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低碳建筑建设标准和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形成良好的低碳文化。另外,还应该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随后逐步推进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和家庭的创建活动,抓好农村节能工作,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
  此外,政府还应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探索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制退出机制和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低碳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标签:安徽省 经济发展 体制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