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健康的就业心态基于_以健康的心态顺利就业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扩大招生模式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面对社会剧烈的竞争和严峻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践,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就业。本文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调适路径,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显示其独特的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二十世纪中叶,职业生涯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西方欧美国家中,美国的帕金斯是就业指导理论的创始人,最早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1903年他在波士顿宣传职业指导。1908年在美国的波士顿创设了职业局,并于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2]目前比较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比较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都是来源于美国的学者。在1942年和1951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相继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和《咨询者中心治疗》,他在出版的这两本著作中系统的阐述了人本主义思想。罗杰斯首先主张被咨询者应无条件的被尊重,传统活动观在此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次,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扩大了咨询对象的范围。这一理论深入而广泛的影响了当时的状况。职业生涯规划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和实施;八十年代,这个理论又有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理论:强调发展历程轮,个人特质论,决策历程轮,社会学习论,职业发展论,社会认知职业生涯理论。[3]在众多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生涯认知理论是世界上公认为职业生涯主流的理论体系。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被它看作是一个系统,它不仅考虑到心理层面的问题,还注意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职业被看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认为职业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国内的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理论在我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不能清醒的认识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性,还没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系统的了解,我国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实践。
  “20世纪初,西方国家如美国等对我国的职业指导影响很大,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回国留学生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向毕业生调查和演讲职业需求等”[4]这是国内第一次应用国外的职业指导模式。1917年,由黄炎培倡导,联合吴廷芳、梁启超等人提出了一个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要达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从而推动了职业生涯教育。“1922―1926年这四年间,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韬奋研究并编译了《职业智能测验法》、《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指导实验》、《职业指导》第二辑、《职业心理学》等著作,发表了《中国职业指导现况》、《初级中学应注重职业指导》等文章。”[5]但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高校毕业生分配体制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思想几乎陷入停滞发展的状态。
  随着职业指导的迅速开展,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逐渐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逐步的将国外优秀的职业理论引入到国内,从而形成了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雏形。在这一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形态》、《职业生涯阶段划分》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赵曼和陈全明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的沈之菲的《生涯心理辅导》。上海交通大学心理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职业指导师雷五明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这些著作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其极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不可思量的。对于职业生涯方面我国才刚刚开始,对于本土化和理论的发展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方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们处在变革的时代,在当今社会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面对我们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职业活动的竞争凸现出来。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要用心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而目前很多应届生并没有首先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盲目的到处去投简历,认为自己会有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浪费了大量的经历与时间。这说明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口才、学历、关系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纸上谈兵,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再把求职活动付诸于实践,这样更科学也更经济。
  总之,大学生能在自己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和目标的职业生涯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意识。从而对于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形式严峻的现状能有效的缓解,有助于大学生顺利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并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
  三、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调适路径
  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主动去接触社会并适应社会,从而进行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参与职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中容易出现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焦虑和急躁心理,怯懦和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心理冷漠,虚荣与攀比心理等。这些心理如果不能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很有可能成为择业的心理障碍。如果这种心理障碍一经形成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择业甚至是生活。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调适能使大学生正确、客观的分析现实与自我,要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与时俱进,使之充分分析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克服困境,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从而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
  1.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市场观念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充分的关注和了解就业政策,要把握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认清其需求,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有一个合理的定位,避免由于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而导致精神失控。择业要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要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自己。在择业时要知道社会是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择业时不要操之过急,不公平的竞争毕竟是社会少数现象,不要悲观失望。现代的信息化社会变幻莫测,职业的变更极快,人一生从事一种职业的概率越来越小,再就业和人才流行在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次就业不理想要相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自己还可以创业。同时我们要纠正终身择业观,现代的信息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只有竞争社会才能迅速良性发展,当然要竞争不要怕失败,要对自己有信心,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2.打破传统就业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能埋怨自己的专业与企业不对口,一定要让自己适应劳动力市(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场的需求变化。专业对口固然很重要,但是只要能有发挥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在工作中能够继续学习也能大有作为。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工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渗透,使职业不再是各行业的绝对意义上的分工,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的“通才”可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不要因为专业不对口就放弃择业的机会。
  3.注意整体素质
  一般来说,人人都拥有职业中和生活中两个自我。人们在个人生活中的原则与人们在职业生涯中的行为方式不会完全相同。在应聘工作时,大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让用人单位认识一个知识渊博、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好青年形象,从而达到自我推荐的目的。
  4.强化口语表达能力
  在应聘时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就是自我表达不流畅。欠缺这种能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一种自我埋没的倾向。一些大学生性格较内向,与别人交往少从而失去了很多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这些大学生要注意平时多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谈论自己对一些事物或他人的感受和看法,自我表现能力也会自然而然的提高。
  5.掌握面试技巧
  面试技巧对于择业来说非常重要,交谈时吐字清晰,坦诚自信,充满热情,此外语速适中,重点是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在没有搞清楚问题时,可请求主试重新表述一遍,回答是尽量少用专业术语、成语典故。遇到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可以婉言拒绝。回答问题要爽快不要犹犹豫豫。另外,面试时最好是独自前往,以免产生依赖或被别人误解为个性不独立。在面试时,要自信,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准备,你会有一种胜任感与价值感。
  
  参考文献
  [1]尤敬党,吴大同.生涯教育论.中国教育网.
  [2]赵胜利,蒋洪甫.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差异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3]张秋良.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之利器E[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4]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05).
  [5]米靖.论邹韬奋的职业教育思想[J].职教通讯,2007(02).
  
  作者简介:刘海薇,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

标签:心态 顺利 就业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