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应用型大学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从规范理论学习制度、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实践制度、建立真实工作体验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应用型大学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学习型党组织;制度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大命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伟大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制度体系建设是关键。要高度重视相关制度的匹配和协调,克服和避免制度之间的冲突对立,不断地推进学习制度创新和发展,形成一种相互衔接、有机运作的学习制度体系。用刚性制度督促党组织成员把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成为党员的行为习惯。
  一、学习型组织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在管理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五项修炼”理论,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理论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它的精髓是以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共同奋斗。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二、应用型大学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根据国内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应用型大学的最基本特征是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其次,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第三,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第四,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五,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第六,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与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第七,师资队伍具备应用能力素质。第八,产学研结合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
  从发达国家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看,应用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2)一专多能;(3)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进一步自觉学习的能力;(4)有良好理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5)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6)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7)创新能力、竞争意识、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
  因此,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面对日益快速变化的社会,应具备岗位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真实环境下,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带动广大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学习型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路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为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机制,我们针对学生工作规律,通过实践,在提高学生党员质量上相继出台了一些制度以保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为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审查把关力度,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而实行的发展党员预审制度;为促使入党积极分子严于律己,接受党组织考验,增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而实行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信仰公示制度;为增强党员意识和便于党组织、群众监督而实行的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制度;为促使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而实行的学生党员学期述责制度;为加强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党员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而实行的学生党员学年考核制度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以上一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属于外在的引导与规范。“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便利、实用的制度和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才有可靠的保证。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外在的引导与规范外,还应结合当前大学生党员的特点,通过制度建设,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与激情。
  四、学习型党组织制度建设的实践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学生党建制度建设方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和充实补充,取得了一些成效。
  1.规范理论学习制度
  大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党员队伍更替快,在校学生党员相当部分是新党员。当被考察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后,除了参加党组织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感受党的生活外,党员接受党组织培养的其他方式还不多。出现了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的较多,组织学生党员学习的较少,加之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党员的思想变化,教育效果不显著。这也致使部分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思想观念上停滞不前。
  我们认为,应规范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制度,上级党组织应有计划地制定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学习计划,规定一些必学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和落实。做到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接受教育不间断、掌握内容相衔接、学习形式有变化。还应创新学生党员教育载体。要转变指导思想,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学生成才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学生成才”的良性循环;要改进教育形式,坚持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学习与交流相结合,坚持学习与讲授相结合,运用“学生引导学生”互动影响的方式,围绕学生立志、成才、择业,把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价值观,争做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贯穿始终,增强理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2.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应用型大学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重点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和教育。健全和完善学生党员的培训制度,分层次、多批次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培训,切实加强学生党员的各项工作能力。
  (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初级班):做好与高中的培养衔接工作,按照“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之中。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全员培训,引导他们了解党、认识党、激发他们的入党愿望。对申请入党的学生开展启蒙教育,向他们宣传党的基本知识,激发政治热情,提升思想素质,为在低年级培养和发展党员创造条件。
  (2)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高级班):为推优后的入党积极分子组织高级培训班,通过马列精选原著的讲与读等手段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理论、路线的教育,使其了解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纲领和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从而帮助入党积极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能够认真地、自觉地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早日符合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加入党组织。
  (3)党校预备党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对预备党员进行深化教育。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诸如“三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3.建立学生党员实践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党员队伍在党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年龄不大,知识层次相对较高,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他们缺乏人生历练,社会经验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看待问题缺少全局意识,实践能力也相对较差。而且,他们普遍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砺,意志力相对较弱。
  我们认为要通过实践,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组织与社区联合举办的“吹响环保集结号 手拉手美化环境创和谐”主题党日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学习该社区十个老共产党自发组织队伍,坚持维护城市环境的先进事迹,学生党员做出郑重承诺,要将“十老太”精神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将美化首都环境的环保事业进行到底,要让红色印记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负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神圣使命,绝不辜负老一辈共产党员的殷切希望;通过实践,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如组织“体验 了解 感悟”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到远郊区县贫困学生家庭帮助秋收,旨在让学生党员亲身体验农民的辛苦和勤劳,感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了解党的减免农业税等惠民政策,初步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学生心中的威信;组织学生党员走访并感受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对照自己存在的差距,可以增强大学生党员“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自觉性,促进其充分发挥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学生党员真实工作体验制度
  结合各项学生工作的具体事务,实施项目管理,要求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全过程协助策划、组织、落实、总结等等,让学生党员在真实工作体验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
  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加重了学生党员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发挥学生党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党员参与具体工作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主体地位、工作状态、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带来的不仅是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显著变化和学生党员作用的凸显,而且扩大了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对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也有巨大作用。二是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职业素质,通过真实的工作体验,使他们从自由人成长为社会人、职业人;三是提高学生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标;四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党员共同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年轻、阳光、激情的优势,为工作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思想,使工作方式更贴近年轻人、使思想教育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起到更大的效果。
  五、学习型党组织制度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新形势下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应进一步深化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结合应用型大学特点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党组织学习平台,拓展党员学习空间。
  2.精心设计学习载体,激发党员学习动力。
  3.监督约束和考评激励结合,将学习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洪,高林,杨冰,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J].教育与职业,总第508期,2006年4月下.
  [2]张剑仲,孙政国,於朝梅,用“四度四主法”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第11卷第4期,2007(8).
  [3]许亚玲.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制度建设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3卷增刊,2007(12).
  [4]程辛荣,朱振玉.论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建设[J].前沿,2008年8月号.
  [5]施宙,鲁成伟,刘国栋.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J].工会论坛第16卷第4期,2010(7).
  
  作者简介:
  丘莉,女,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国际商务系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政工师。
  赵雪琛,女,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国际商务系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标签:党组织 学习型 制度建设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