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调档函 > 正文

客家山歌 试析客家山歌与余耀南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与文艺创作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山歌大师余耀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 是德艺双馨、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家,他的即席s山歌应对、双手打竹板等绝活在梅州首屈一指。文章从解放后梅州客家山歌发展历史的角度研究分析余耀南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与音乐创作。
  关键词:客家山歌 余耀南 艺术实践 文艺创作
  
  余耀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青溪人,1938年生于马来西亚,2岁随母回国后定居大埔。先后任大埔县文化馆副馆长、县侨联主席、县文联副主席,是梅州市山歌大师、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艺50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山歌、曲艺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并出版了《客家山歌知识大全》(合著)等多本论著,他的即席山歌应对、双手打竹板等绝活在梅州首屈一指。1990年10月,在梅州市中秋山歌节上,余耀南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大师”,2006年被评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传承人,他为传承客家山歌及发扬客家音乐做出了很大贡献。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艺术,长期以来,都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承方式传播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客家山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黄金时期。下面笔者通过解放后梅州客家山歌的发展历史来分析研究客家山歌“活化石”余耀南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与音乐创作。
  
  一、启蒙与实践早期(1949―1976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客家山歌也随之解放了,人们可以公开地唱山歌。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提倡下,梅州各县都成立了文化馆,开展对山歌的收集、整理、普及等工作。在欢庆解放中,在土地革命、民主改革运动中,在互助合作中,在各种生产运动中,都少不了唱山歌,工人、农民唱起山歌抒发感情,工作队员和文艺工作者唱起山歌做宣传工作。唱山歌逐渐成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还由文化部门搭起了山歌擂台。从此客家山歌被视为“民间艺术”,成了文艺节目,搬上了文艺舞台,参加了各级文艺汇(调)演,走进了艺术殿堂,唱进了省城、京城。这就是客家山歌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在客家山歌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余耀南身处梅州这片山歌沃土,受到山歌的启蒙。受母亲和当时农村的一些娱乐活动的影响,余耀南从小便表现出了对客家山歌、竹板歌等客家音乐的极大兴趣。余耀南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11岁在文艺方面就小试锋芒,男扮女装演唱《送郎参军》、双簧《阿薯古》等节目。1958年他被吸收到大埔白玉歌剧团当演员,在这里余耀南认识了本县知名山歌手、他艺术生涯的入门老师――张照英,在张照英的带领下到处采风,拜民间说唱艺人为师,搜集了大量山歌、五句板和民间故事,为他后来文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余耀南与张照英、丘晋其组织了“三人曲艺队”,自编自演,走遍了大埔、揭阳、蕉岭的山山水水,深受群众欢迎,被评为“广东的乌兰牧骑”。“文革”期间余耀南受到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二、实践与创作井喷时期(1976―1983年)
  1976年后,客家山歌得到第二次解放,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期。经过长达10年文化禁锢的广东群众,处于文化饥饿状态,对于客家山歌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一场山歌擂台,观众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各种山歌曲艺晚会,场场爆棚;说唱艺人上迎下请,请一个有名的艺人,往往要等几天,甚至个把月才能轮到;一些歌迷晚上自发聚在一处(如梅城文化公园、松口中山公园、兴宁大坝里等)对歌,围观的有数十人至数百人。在这期间,梅州各级文化部门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山歌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歌事活动,组织民间歌谣调查,召开山歌经验交流会,组织七县巡回打擂台,成立民间艺术团,开辟山歌园地,举办元宵山歌大联赛,举办曲艺培训班,编辑出版《粤东客家山歌》,采编《梅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举行中秋歌会及五句板汇演,举行民间艺术调演,确立中秋山歌节,组织民歌普查等。之后“山歌热”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76年,余耀南的创作热情犹如井喷,他的创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1977年,随着第一篇作品竹板歌说唱《军长买鸡》问世,余耀南几乎年年都有五句板、快板等曲艺节目问世,同时这篇作品也成为他第一个在地区获奖的作品。1977年10月,他赴梅县参加客家山歌演唱、改革、创作经验交流会及山歌擂台赛,并获鼓励奖。1978年2月,参加梅县地区七县山歌巡回打擂台。进入1980年,余耀南的好事接连不断:1980年2月,参加梅县地区元宵山歌大联赛,获得两项第一名,一项第二名;与此同时,他的山歌新作《捱同阿公拜新年》刊登在梅县地区文化局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文艺期刊《梅江文艺》第1期上;1981年9月,参加梅县地区中秋山歌擂台赛,被评为梅县地区山歌师;1983年9月,加入梅县地区代表队并参加深圳市中秋山歌、民歌会。
  
  三、实践与创作的升华时期(1983年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内引”“外联”交往活动与日俱增,于是客家山歌进入了第三个黄金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与以往的群众性山歌活动不同,属于官方活动、涉外活动。从1983年冬至梅州山歌手第一次走出国门唱山歌开始(余耀南去新加坡探亲),连续几年,梅州市各市县纷纷组队出访到新加坡、泰国、美国去演唱,这几次的山歌活动,反应都很强烈,起到了很好的联谊作用。特别是1998年10月,“梅州山歌祝贺团”应邀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世界客属第九次恳亲大会,被称为“山歌唱倒隔心墙”的出访,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客家山歌在打动乡情、沟通乡心、联络乡谊方面的特殊作用。(转第72页)
  (接第64页)从此,经常“山歌搭台,经贸唱戏”,而每次出访,都有市、县山歌手参团,几乎年年都有,甚至其他剧团出访,都要带山歌节目或特邀山歌手随行。山歌手的歌声在我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留尼旺、毛里求斯、美国等地唱响。此外,在本地的各种庆典、迎来送往等活动中,安排山歌手招待、慰问演唱就成为了一种惯例。
  在这一时期,余耀南先后去我国香港12次,出访新加坡6次,马来西亚和泰国各2次,去越南1次,每次演出他总是不负重托,凡有他出现的场合,都是满堂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融洽,沟通乡情客情于无形之中。①在侨联工作时,余耀南的即席山歌成了一道送酒的“招牌菜”,做客的、陪客的,只要一人提出来,必然众人附和。在山歌歌事、赛事方面,1985年中秋,余耀南应邀与张振坤、徐秋菊、陈庆艳等赴深圳市沙头角演唱山歌;1986年7月,说唱《豆腐夫妻》参加全国曲艺大奖赛,获得4项鼓励奖,该作品还分别获得大埔县“桂花文艺奖”的“贡献奖”一等奖、广东省曲艺作品征评“曲艺作品优秀奖”与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首届“振兴曲艺贡献奖”;1988年元旦余耀南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欢乐节,负责主持山歌擂台。同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分别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欢乐节演唱与惠州市中秋山歌擂台赛;1990年10月,在梅州市中秋山歌节上,他力压群雄与70多名山歌手进行了日夜斗歌,荣获总分第二,被评为梅州市山歌大师;1996年7月《鸭寮情》获桂花文艺奖。
  这一时期,余耀南在文艺创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93年1月,《会夫潭――余耀南曲艺作品选集》由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大埔县文联合编出版,这是他个人的创作集子,汇集了他10多年来创作的结晶,收入了他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作品,有山歌11首,快板14篇,五句板7篇,顺口溜1篇,表演唱、说唱4篇,相声5篇。8月,专著《客家山歌知识大全》(与胡希张合著)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于 1996年5月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的“民间文学奖”。
  1998年余耀南退休后,在歌坛依然闪烁着魅力,多次以艺术家的身份访问演出,并多次参加省内各种山歌擂台赛。除此之外,40多年来,余耀南还乐此不疲地收集整理了客家山歌3000多首、群众语言万余条,并按气象、草药、爱情、习俗、竹板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造册,退休后整理编辑出版了《大埔县民间故事传说笑话集》《客家俗语精选》《大埔情歌杂歌精选》等。这几本书的出版,为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结语
  作为山歌大师,余耀南身处梅州这片山歌沃土,生逢其时,时势造就英雄。他不仅能唱,而且能写,作品颇丰,是山歌巨匠、奇才。他的知识见闻、山歌基底、斗歌经历、应对技巧和创作能力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与另外3位山歌大师(陈贤英、周天和、汤明哲)一起,把客家山歌推上了一个巅峰。
  (注: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课题编号:11KYKT04)
  注释:
  ①胡希张.山歌大师余耀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245.
  参考文献:
  [1]胡希张.山歌大师余耀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
  (责任编辑:王敏)

标签:山歌 客家 文艺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