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浅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浅谈动作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1-0000-01      摘要: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感性认识,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感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需掌握的东西。而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学魅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功。其间,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作者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简要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中曾一度存在无视作品、读者情感的错误倾向。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语文教学上一直盛行的是“五大块教学法”,把文学作品混同于一般实用性文章来处理,讲解分析,无视文本的作者和读者的感情,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本世纪初开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这种错误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在阅读教学中,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强调个性体验、多元解读、意义建构等,表明我们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特点、功能等的认识越来越科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如:盲目追求课堂的热闹、表演、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导致的文本被冷落架空和不尊重文本、任意歪曲文本的伪“多元解读”;这种不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发展。
  二、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因索
  (一)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应强调个人感悟、新的意义的建构等,但学生阅读之后,首先要做到“理解”。“理解是认识主体一种特有的手法,它包括理解他人的沟通意图和文本内容的全部认知操作。理解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接受者从文本中直觉地把握的信息及间接经验的信息;二是接受者凭借文本从业已习得、记忆、储存的知识中唤起的信息。可见,读者的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思维与感情。
  情感体验来源于感觉,探讨思维与情感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探讨思维与感觉的关系。感觉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感情色彩,它可以赋予感觉一种特殊的性质,使得该感觉与其它感觉不会混为一谈。感觉的感情色彩越浓厚,就越能体现出感觉的特性。然而,体验过的感觉稍纵即逝,而思维是相对稳定的;思维是抽象的,感觉总是具体的。思维和感觉各有各自独特的“规律”、140意向和任务。文学作品阅读中需要思维与感情相结合,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审美要达到理智和感情的融洽一致、相互结合,然而这种结合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由于感觉与思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解读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解读的“限制’,和‘自由度’,问题。因为“感知’,的具体性、个别性,文学作品的解读有“自由”的一面;因为“感知”的稍纵即逝、浅显,阅读中应重视运用抽象的思维,于是解读又有“限制”。
  (三)感受与体验。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追求“标准答案”。文学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强调体验和感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强调独特感受应基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并不是越独特越好,它必须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不是对文本的肆意歪曲。
  三、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理智与情感的结合
  通过上述对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几种心理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阅读中需要直觉、感觉的参与,同时需要一定的理性的思考;强调体验、感悟,但感悟与体验必须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不熟悉的情景,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由此可见,我们应辩证地看待阅读教学中思维与感情、感悟与体验、原有经验等因素。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整个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是理智与情感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既要有情感参与,又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文本原意的尊重。在文学阅读中,只有当理智和情感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
  情感与理智是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两极,它们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却彼此相连、不可孤立的运用。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新的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它们是可以相互结合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标签:浅谈 文学作品 学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