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地图中的应用:色彩感受效果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带有自然遗传的共性的感觉。色彩也是产生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基本要素。在地图中利用色彩的感觉,可以增强地图的表现力,提高读者的视觉感受能力,增加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关键词】色彩;感觉;地图;应用
   1. 色彩的感觉
   1.1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有的色彩能唤起人的情感,使人兴奋,我们称之为兴奋色或积极色;有的让人伤感,使人消沉,我们称之为沉静色或消极色。[1]
   在色相方面,最令人兴奋的色彩是红、橙、黄等暖色,而给人以沉静感的色彩是青、蓝、蓝紫、蓝绿等冷色。兴奋感最强的是红橙色,沉静感最强的是青色。
   在饱和度方面,不论冷色或暖色,高饱和度的色彩总比低饱和度的色彩给人的冲击力强,并且感觉积极、兴奋。
   在明度方面,同饱和度不同明度的色彩,一般明度高的色彩比明度低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强。低明度、低饱和度的色彩属于沉静色,无彩色系的黑色最为沉静。
   1.2 色彩的冷暖感。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燃烧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系;蓝色、青色、蓝紫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海水、天空、月夜、阴影等,因此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系。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两种色彩的相互比较是决定其冷暖的主要因素,如与红色相比,紫色偏于冷色;与蓝色相比,紫色偏于暖色。对于无彩色系,黑色是暖色,白色是冷色,灰色中性。[2]
   1.3 色彩的进退和胀缩感。在相同的背景衬托下,有的色彩似乎离眼睛近,有凸起的感觉,同时显的大一些,我们称之为前进色、膨胀色;有的色彩似乎离眼睛远,有凹下的感觉,同时显的小一些,我们称之为后退色、收缩色。
   在色相方面,暖色,如红、红橙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冷色,如蓝、蓝绿、蓝紫给人以后退、收缩的感觉。
   在饱和度方面,高饱和度的色彩有前进、膨胀感,低饱和度的色彩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在明度方面,明度高,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有后退、收缩感。
   1.4 色彩的注目感。色彩的注目感与周围的颜色关系密切,通常色彩的属性差越大,瞩目的可能性也越大,尤其是明度差是决定注目不注目的最主要的因素。在白背景上醒目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紫、蓝、绿、红、橙、黄;在黑背景上醒目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黄、橙、红、绿、蓝、紫。
   1.5 色彩的轻重感。决定其轻重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轻的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重的感觉。
   1.6 色彩的软硬感。色彩的软硬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饱和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掺了白、灰色的有柔软感,而纯色和掺了黑色的有硬感。黑、白属于硬色,灰色属于软色。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1.7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色彩的华丽与朴实感与色彩的三属性都有关联,暖色系、明度高、饱和度也高的色显得鲜艳、华丽;冷色系、明度低、饱和度也低的色显得朴实、稳重。[3]
   2. 色彩的感觉在地图中的应用
   2.1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的应用。强暖色往往给人以兴奋的感觉,强冷色往往给人以沉静的感觉,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弱感色(如绿、黄绿等),色彩柔和,可让人久视不易疲劳,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在应用色彩时,应根据地图内容的需要,合理选用不同色彩。一般在宣传用图上,多用兴奋色、华丽的色彩,而在科学研究用图上,则要用沉静色、朴素的色彩。在常用地图上要照顾习惯用法和象征性色彩,两种色系配合的好,能使图面色彩醒目,生机勃勃,图面和谐。
   2.2 色彩的冷暖感的应用。冷色一般表示和水相关的、温度低的、正值的、我军防线等要素,暖色一般表示温度高的、和火有关的、负值的、敌军防线等要素。如在气候图上总是把涝灾、降水、冰冻、1月份平均气温等现象用蓝、绿、紫等冷色来表现;而干旱、日照,7月份平均气温等常用红、橙等色来表现,等等。
   2.3 色彩的进退和胀缩感的应用。在地图设计中,常利用颜色的远近感来区分内容的主次,将地图内容表现在几个层面上。通常,用暖性的、鲜艳的前进色将主要内容置于第一层面,而将次要内容用浅淡的冷色或灰色,将其置于第二或第三层面上。常利用色彩的进退特性形成立体感和空间感,在地貌分层设色中,就是利用色彩的进退感,按照一定的规律编排色层系列,塑造地貌的立体感。[4]
   2.4 色彩的注目感应用。在符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色彩的注目性,符号面积的大小与其注目性成正比。在设计小面积色彩时一般以用高饱和度、注目性强的色为宜;当图面是由面积色彩构成时,大面积宜选择高明度、低饱和度、瞩目性弱的色彩,小面积宜选择高饱和度、注目性强的色彩。
   另外在专题地图上,专题要素用注目性强的色彩,底图要素用注目性弱的色彩。
   2.5 色彩的轻重感及软硬感的应用。在地图设色中,进行图面各要素配置时,不仅要注意位置的安排与组合关系,更应注意各要素的轻重感的运用,以使图面配置均衡,如果图面色彩一边浓重而另一边过分浅淡,则图片会有失衡的感觉,这就不符合均衡的法则了。
   2.6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的应用。色彩的华丽与朴素主要和地图的用途相关,比如旅游图、宣传图、儿童用途,都要用华丽的色彩,而科研用图要用朴素的色彩。
   要充分运用色彩的感觉,使得色彩的配合符合使用要求和审美法则,通常,一幅地图有点、线、面三类符号相互配合而成。面状符号常具有背景之意义,宜使用饱和度较小的色彩;点状符号和线状符号(包括注记)则常使用饱和度大的色彩,使其构成较强烈的刺激,而易为人们所感知,呈现出层次性。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再结合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表现各种对象的质、量和分布范围等。 色彩的配合形式很多,也很复杂。例如,有调和色的配合、对比色的配合等。调和色的配合主要是同种色的配合和类似色的配合,其特点是朴素雅致,容易获得协调的图面效果,常用于表示现象的数量差异;对比色的配合主要是原色的配合、补色的配合和差别较大的颜色之配合,其特点是给人的视觉刺激量大,产生对比强烈的感觉。因此,常将其用于进行分类和表示质的区别。如果将这些对比强烈的颜色变淡和变暗,可适当减少对比程度而增强其协调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连笙、王涛:地图整饰,测绘出版社,1995
  [2] 吴卫、肖晟:色彩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 祝国瑞: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仁涛、庞小平、马晨燕:专题地图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在地 图中 色彩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