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二年级绘本日记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绘本与课文阅读

">有一次,我参加学校举办的学生读书沙龙。每个班选出读书最多的一名学生,带着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参加。我一看孩子手里的书就大受震动:除了识字不多的一二年级,齐刷刷的《笑猫日记》!一个老师告诉我:昨天新华书店来售书,光这个《笑猫日记》就独占3个展台,其实所售的书总共也没有多少。我看到前面一个个交流的都是《笑猫日记》,就问后面的:“我们换一本说说吧。你还看过别的吗?”有的报以摇头,有的想了半天,很为难地说:“妈妈还让我看过作文选,可是那个没什么好讲的。”

即使是班级里阅读量最大的孩子,他六年小学除了12本语文书,最多还有《笑猫日记》和几篇学生作文!

难怪读书会这么无趣!难怪教书会这么累!

于是我想起了大学里才有幸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有趣的书---绘本。

第一次接触绘本是在方卫平教授的儿童文学课上。我暗暗惊呼: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如此精彩的书!我的童年时代还以为课外书就等同于作文选!那时候就想要是我能早点遇见绘本,那该多好。(可悲的是这个号称日新月异的社会,当我已经为人母了,我们孩子的课外阅读仍然是这样贫瘠。)

从此,在文学百花园中,我对儿童文学这一支脉青睐有加。记得有一个晚上,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参加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职的彭懿老师的一个讲座。在那个讲座上我认识了这本书《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绘本,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近几年,绘本教学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像昨天的邵老师那样,先行者会列出几个关键词,告诉我们什么是绘本,绘本该怎么选,绘本该怎么教(有时候是亲子共读)。可是我不得不说,谁都没有彭懿在这本《图画书》里说得专业,说得精彩,说得全面。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绘本,我觉得这本书真是一本不可不看的书。

如果说这之前对于绘本是一种感性的喜爱,那么给女儿读绘本的经历更多得是一种震撼和理性思考。读了《图画书》,我就按图索骥地给女儿读绘本。我们的绘本阅读从女儿11个月开始。这也是她刚开始学说话的时间。后来在她的日常语言中,我听到一些表达上比同龄人准确丰富的地方。比如她边摇摇晃晃地单脚从小板凳上跨过去,边说“我可以从小凳凳上跨过去。”这个“跨”字有些低段的孩子也不见得会用,可是我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我爸爸》的“他可以从月亮上跨过去。”;电梯里看到一个小婴儿,女儿说:“妈妈,我第一眼看到她,就爱上她了。”这个句式不是很灵动吗?

我有时候会想,我辛辛苦苦教了一年,家长报这个班那个班,有的孩子语文学习的成果倒没多少,对这门课的厌恶倒是培养出来了。我是不是把绘本引入教学呢?

难得的契机

新接的一年级班里有个爱臭美也爱讲话的小琴。他不管什么时候都在讲话!我得想一件可以让她静下来做的事情。我让她妈妈给她买了一本绘本,小公主系列的《魔镜魔镜告诉我》。第二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小琴像小公主似的被大家包围着。她正得意洋洋读着:“小公主……(小公主的名字不会,她跳出了),早上起来,她为自己挑了一条带有漂亮蝴蝶结的裤子。”那天,她所有下课时间都在看她的小公主,上课做作业也飞快做完,做完了就又看绘本,再也没有时间讲废话了。晚上,她妈妈在班级QQ群上惊呼:“太神奇了,我昨天晚上给买的书,她早上醒来看到就喜欢得不得了,叫我读了5遍才上学去。那时她最多能读20%,放学回来,居然自己磕磕绊绊读下来了。张老师,谢谢你教了她这么多字!”我也在群里告诉她妈妈,今天她因为这本书,学校表现也很好。那时候,上课静不下来是新生普遍的问题,又看到可以这么快认识这么多生字,别的家长哪个不心动呢!

其实,小琴只问了我小公主的名字:埃利特。其余的发挥全班同学的识字量,又根据图画,是小家伙们都蒙对啦。

那天我只教了“g k h” 。学生合作学习取得的效率令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牢牢把握这个契机,开始向群里的家长推荐绘本。

在一年的绘本作文课文读物的推广过程中,有曲折也积累了一点经验。

(一)、鼓动孩子

我把家里的绘本都拿到教室,午饭后,我拿出绘本,在班级里绘声绘色地读给他们听,边读边用幻灯片放图片。这些绘本或精美,或奔放,或温馨,农村的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绘本,个个都看得脖子伸得老长,两眼放光,嘴里哇哇大叫。我每次读完一本绘本,孩子们都会求我“老师,再看一遍。”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怂恿孩子们:“这本书好不好?你们喜欢吗?可是我们马上要上课了呀,你们说怎么办呢?”马上就有孩子说:“老师你是哪里买的,我要叫妈妈也给我买一本。我回家自己去看。”我的目的达到了。

一开始,我今天在教室里读《鼠小弟的小背心》,第二天,第三天……教室里会陆续出现好几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后来,孩子们不再满足于依样画葫芦了。今天我读《好饿的毛毛虫》,后面不仅有同样的《好饿的毛毛虫》带到教室里,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好饿的小蛇》、《小蛇去散步》、《母鸡萝丝去散步》……就这样班级里的适合孩子看的书一下子多了起来。

(二)、合作买书

当家长或主动或被孩子缠着被动地买来一本本绘本后,新的问题来了。绘本是比较贵的,一般一本绘本都在25元左右。一年级孩子的绘本都很简单,一本书里没有几十个字,慢则两三天,快的买到当天晚上,孩子就可以读完。读完了,孩子就又吵着再买新的。时间一长,家长的钱包就有点受不了。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几个家长就提出要建立班级图书

角,统一筹钱,统一购买,轮流借阅。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重复买同一本书而带来的浪费。班里有46个学生,每人花一本书的钱,一下子就可以看到46本书。集体的合作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处理了学生阅读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PPT与实物书

在集体阅读中,一般我们用的是PPT。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发现我们的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孩子对书的喜爱。而这一点其实一个小小的操作胜过许多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出示实物书籍。当你用PPT与孩子在屏幕上分享完这本书后,如果突然把一模一样的一本可触可摸的书展示在他们眼前的时候,那个情景就仿佛你看完一部电影时,里面的主角演员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孩子的那个兴奋啊,就别提了!兴奋完了,他们马上就开始打听:“老师这个书你哪里买的?多少钱?我也叫我爸爸妈妈去买。”作为一个推广者,我们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另外,也有家长会觉得百度里都电子版的,看过就行了,不用再花钱买实物书了。我想看过孩子那种兴奋情景的人就一定会打消这个念头。我自己也从亚马逊上买了专门读电子书的阅读器。但是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书说,纸质书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对于一个处于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一本纸质书所蕴含的一切尤其是电子媒介无法替代的。

(四)精装版与淘宝版

绘本比较贵,平装的稍微便宜点,精装的动辄二三十元。而淘宝上的各种盗版只要三四元。开始的时候我有一个想法,让家长自己到淘宝上去买盗版的吧,反正也便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同一本书,精装的硬壳的铜版纸印刷本比淘宝版的更能博得孩子的第一好感。后来我读了日本图画书专家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我们成人与儿童看图画书是不一样的。我们是看文字的,孩子第一眼是看图的。而盗版里的图色彩与质感肯定是要稍逊一筹的。《第56号教师的奇迹》里有一个细节,就是说这个老师为孩子买的棒球手套都是最专业最好的,这有助于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的孩子爱上它!所以我后来选择了集体筹资,集体买最贵的精装版。

(五)有奖阅读,增加课外阅读兴趣。

不少的孩子只是把买来的绘本带到教室炫耀一番,一到家里电视机电脑又像一块磁铁,牢牢吸引着孩子。不时有家长抱怨自己怎么唠叨孩子都不愿意看书。课外阅读变成了好多家庭关系紧张的导火线。我想如果任其发展,孩子对课外阅读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好感马上就变成了“负担”。

这时我适时推出“有奖阅读”活动。“有奖阅读”分每天的“抽奖”和周五的“拍卖会”。 学生从班级图书角借回家的书,如果在家里每认真看30分钟,就可以要求家长在家校本上写一个“奖”字,凑齐5个“奖”字,就可以到班级图书管理员那里盖一个“阅读章”。凭着这个印章,孩子就可以在另一名负责学生那里得到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五花八门的小东西。虽然这些东西未必是怎么值钱的好东西,但是孩子们还是兴奋地不得了,谁都想抽奖,谁都对抽到的东西宝贝得不得了。

总结经验,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不可变抽奖为发奖。

同样是将这些东西奖励给他们,如果是抽奖,因为不知道抽中的是什么东西,这种未知的神秘感让孩子莫名的兴奋和刺激。可是如果直接从一堆敞开的小东西里挑一件给他们,不仅没有了神秘感和刺激性,而且东西有好坏,有的只是一粒水果糖,有的却是一个精美的八音盒。得到八音盒的固然高兴,剩下得不到的就是委屈和不公平感了。况且现在孩子物质上已经很富足了,与其说他们喜欢这一粒糖,不如说他们享受的是得到糖的过程和这过程中那些暂时没有印章,没有抽奖机会的同伴投来的羡慕的眼光。如果只是发奖的话,就没有这些额外的东西了。

2家长不可滥用写“奖”权。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家长写“奖”的权利是老师赋予的,所以家长不得私自开后门。与家长也要沟通好,不要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或者把写奖作为一种交换条件,作为与孩子讨价还价的筹码。我们要让家长孩子都明白,奖就是对课外阅读时间和态度的记录,是全班学生的一种约定,谁如果打破规则,就是对别人的不公平。

在实施中,有一个家庭就打破了这个规则。这个孩子特别爱看电视,玩电脑,才一年级就因此带上了近视眼镜。家长软硬兼施,都无法将儿子从屏幕前拉开。现在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权力,这位家长如获至宝。只要孩子肯少看一会儿电视就给写一个“奖”;只要能把书拿起来,哪怕看几眼,就再写一个“奖”。孩子看了没一会儿又惦记电脑了,就赶紧许诺:“再坚持5分钟,老爸再写一个奖”,这时儿子就开始讨价还价:“5分钟两个!”……开始的时候,他儿子的奖比谁都多,他轻而易举就可以凑足5个奖。

我开始担心,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很快会对抽奖失去兴趣吧。

事实情况更糟糕,还没等他抽奖抽腻,他的父亲就受不了了。因为这个孩子在与家长的讨价还价中,要求越来越过分。在家长一步步的退让中,这个孩子正常的日常生活中诸如“把饭吃完”这样的事情也都要用“奖”来换了,否则他就不合作。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别说是培养课外阅读习惯,连基本生活习惯也成问题了。

所以家长在一开始就要坚持原则,不到写一个奖的条件,就坚决不同意开后门。更不应该把写奖当做一种万能药水来滥用。

3一二年级不可轻易减奖

奖不但是时间的记录,如果看书态度认真,还可以酌情额外加一个。于是就有家长以此类推,认为在孩子看书不认真的情况下就应该减一个奖。我发现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这样做并不能像家长期望的那样,激励孩子下一次看书吸取教训,好好看。相反,大多数的孩子受了这样的惩罚后,往往会选择下一次干脆不看书了。

因为多数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几乎从来没有培养过阅读习惯。孩子的阅读还是启蒙阶段,家长却忘记了这一点,过早要求孩子时间上看足多少小时,还要求看的时候心无旁骛。这是很高的要求,能够达到这样长时间的专注,不能仅仅靠个人的毅力,还要一种习惯与能力。而一二年级的学生显然还没有形成巩固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抽奖的奖品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一封饼干,一盒旺仔牛奶,一颗巧克力,更有意思的是家里形形色色的闲置小东西。有些个头较大,无法塞进抽奖箱,有的东西比

二年级绘本日记

较贵重,我觉得用一个章就换走还真有些便宜了那些小家伙,于是,我想到了拍卖会。

拍卖会定在每周五的班队课。拍卖的东西都是从孩子带来的东西中挑出来比较好的,学生称其为“大奖”。先给每个大奖一个起拍价,然后全班学生来凭印章竞拍。我认为如果能提前公布下周五的拍卖物品,可以使学生这周的阅读更有动力。如果能够让物品的主人来主持拍卖会,这个孩子会因自己的物品有这么多的同学想要而很自豪,用一个物品来换取一次当主持人的机会也会使家长孩子更慷慨。

意外的收获

家长一直认为阅读就是识字,阅读就是学写作文。直到阅读《好饿的毛毛虫》带给我们意外的收获。一年级的数学开始就是“5以内的认识”,紧接着是“第几和几个的问题”。许多家长开始认为自己的孩子幼儿园就会数到100、200了,这不是小菜一碟么。殊不知,孩子知道的只是数名罢了,对于数量、数的依次递增是不理解的。所以“4-3=?”有的孩子就是算不出。老师家长简直觉得没有语言可以开导他。

《好饿的毛毛虫》讲了一条毛毛虫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特别的是他的页面设计把每页依次裁成五分之一、五分之二……直到星期五整个页面上五个橘子。也就是说星期二有一个梨露出来,还有一个梨被星期一的苹果页面盖住了,要翻起来才可以看到。这样数量和数的梯级递增,抽象的变得具体了。家长不由感叹:“没想到课外书还对数学有帮组,我以为看课外书就是语文的事情呢!”

其实阅读的好处又何止数学呢。阅读会让我们的教学发生改变,也会令孩子的学习,孩子的人生悄悄发生改变。

新塘小学 张少月

篇二:低段怎样开展绘本教学

>马玲 在学校由老师讲故事和在家里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是有很大不同的。 被誉为“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这样写道:“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关心儿童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图画书的语言,是作为父母的声音和语言通过孩子的耳朵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图画书的故事,是作为父母而不是作者讲的东西扎根在孩子心里,这点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几乎没有意识到作者,倒是对读书给他们听的人的印象更强烈。 给孩子读优秀的图画书,把那美好的内容作为自己的东西传达给孩子是讲故事人拥有的特权。这里面,有着连结儿童、图画书和大人的宝贵的要素。图画书由于在孩子和大人之间存在而变得更有价值。”因此,松居直先生特别赞同对于年幼的儿童,要环抱着他,拉着他的手,一页一页慢慢地讲给孩子听。在亲密相偎一起阅读图画书的同时,大人和孩子一起迈入想象的空间。大人越过了自己与孩子相隔的岁月,越过了孩子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界线。在这里,图画书是最好的拉近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媒介,图画书中的故事,转化为父母的声音,会一直保持在孩子的记忆里,成为孩子最宝贵的童年财富。

而在学校,讲图画书故事主要由老师面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方式也主要采用的是将图画书经过扫描再做成ppt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由于更多同伴参与,儿童间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气质、文化等影响带来了差异,再加上有教育素养较高的老师专门指导,因此,班级内儿童的共读图画书,则不像亲子共读时的随意,比如阅读主动权在孩子,他可以尽情观看他喜欢的画面细节,或者讲到后面的时候再翻回到前面,反复观看,儿童可以最真切地触摸纸页、获得一种纸面阅读的极其重要的阅读体验。(在有条件的班级,ppt阅读不如纸面阅读的弊端也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老师讲完一本图画书后,将讲过的这本书放在班级自由阅读书架内,让儿童阅读。而你丝毫不用担心儿童会因为听过故事而对它全无兴趣。恰恰是他们熟悉的故事,才是他们最爱读的。)不过,ppt形式的阅读,因为ppt本身的各项功能,也为固定的、静态的图画书带来了更多适合于集体阅读的优势。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说一说:

一般阅读纸质的书,要从封面开始,所以很多人就将《朗读手册》中的做法奉为宝典,以致于在教室和学生一起的时候,都要从封面开始,从阅读本书作者和出版社的名称开始(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尊重作者及增强版权意识,读正版的书)。而我们在这里,要辨析一点,对于低幼儿童的成长,图画书最重要的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组成的故事。因此,对于老师来

说,重点在于如何“讲好故事”。我们知道,故事最吸引人听下去的就是情节上的悬念,如同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孩子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你。有些图画书的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比如《好饿好饿的小蛇》、《蚯蚓的日记》等等,然后从环衬,一直到正文,最后到封底,构成了一个美妙的回环。但也有更多的故事,封面选用故事正文中主要情节的画面,或者是故事的最后结果,比如《鲸鱼》、《爷爷一定有办法》等,而这在ppt中就可以不从封面入手,在老师讲故事的适宜的时候出现,同时也更满足了学生阅读时预测期待的需要。比如干国祥在给二年级学生讲《爷爷一定有办法》图画书的时候,就从环衬那块蓝色布料开始,直到讲完故事“约瑟写了一个故事”后,才让学生猜测:约瑟写的这个故事会叫什么名字?这样,在纸面阅读中的一览无余,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教育契机。另外,对于故事中描写一件事情变化的多幅画面,比如《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中克里桑丝美美的成长过程,绘本中用了三个完整的页面,用几十幅画面讲述了她从婴儿到该上学的变化,画面非常细致精美,不过受纸质平面的限制,这些画面同时出现。而在ppt中,则可以通过“裁剪”工具将每幅图单独剪下,然后按照生长顺序逐幅出现,中间根据讲故事的需要,老师可以灵活地将预测、游戏等阅读活动置于其中。因此,ppt形式从故事角度,操作更为灵活,也更适应众多儿童因差异造成的不同需求。

同样,对于故事,亲子共读和班级共读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每一个绘本故事对于儿童的情感和道德形成都有作用,在亲子共读中它更倾向于亲密的亲子关系,道德形成则如“润物细无声”一样隐含在其中,以一种更加原始浪漫的状态进行。而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班级共读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从绘本阅读作为阅读起点,以写绘为主要表达方式,再慢慢由大声朗读过渡到整本书阅读,最后在五六年级高段的时候,达到能对像《小王子》《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这类蕴含人类核心文明精髓的最经典童书进行主题探讨,并通过阅读与师生、亲子生活生命的互相编织,寻找生命的意义感,能够更明智地解决现在及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更幸福充实的人生。而由于课程的时间限制,因此也决定了在班级共读内,老师一定是要精心挑选最适合儿童该阶段发展的绘本、童书作为共读之选,在进行讲故事的时候也是要精心设计的,要将该故事中最核心,最有魅力的价值发掘出来,以适宜儿童的方式给予他们。再如《爷爷一定有办法》,赞美人类“从无到有”的创造力这一核心价值观就通过干国祥老师的精心设计,感染了二年级的孩子们。

但是,不管是亲子共读,还是班级共读,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讲故事人本身一定要对所讲的内容深深共鸣,当他对所讲的故事充满兴趣、感动,发自内心去讲故事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像听故事的人传达故事内容,才能加深听众对故事的理解,引发他们的感动与共鸣。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讲完故事后要不要讨论这个话题。

松居直先生告诫家长们,千万不要在孩子听故事最专心的时候停下来,让孩子们回答“有几只狼?几只猪?狼和猪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你知道小红帽为什么被狼吃了吗?好心有好报,要和小朋友好好团结呀。”等这些满足大人而令孩子讨厌阅读的问题。这一点在班级共读中同样也得到强调,绘本中最重要的是故事,因此,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破坏故事的完整性,而在班级共读的过程中,和单纯的“妈妈讲,宝宝听”亲子模式不同,这个故事的讲述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绘本的画面、文字,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当然,在一年级主要是老师,但是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课堂上往往变成了角色的扮演游戏,而儿童,永远是故事中永远的主角。至于为什么,我们再找时间详细来说吧。)随着故事展开的游戏、还有故事到关键处时同学们的预测,最终大家合作完成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比原作者的故事还更加丰富完美,因为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这个故事的讲述,都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在了这个美妙的故事中。

而故事完成后,在班级共读中则是要对这个故事进行讨论的。但是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而定讨论的话题和时间,比如对于低段学生,讨论的目的则是马上要引出他自己生命的精彩——完成阅读绘本故事后的写绘作业。仍然拿《爷爷一定有办法》来说吧,在围绕“这个故事原名叫‘从无到有’,你认为是谁‘从无中创造出了有’”的话题的讨论中,学生不仅对于刚才故事中传达的“创造”更清晰了起来,而且更直接地为后面的写绘作业进行了铺垫——

“神奇的蓝色越来越小?意味着老鼠家里的布料??那颗钮扣,又会被小老鼠们用来做什么?今天我们二年级四班的同学们拿出了彩色蜡笔,在纸上刷刷刷地涂着,画着,涂着,画着。他们说:‘这些材料还够——画成一幅美妙的图画??’”与此同时,将ppt中特意剪去的小老鼠一家的生活图景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一幅或多幅图画,而这,是在亲子共读中无法实现的。

但是在低段讲完故事后的讨论一般是点到为止,目的是把儿童指向更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写绘,让儿童的生命得以自由充分的表达。而在中高年级,对于像《石头汤》《犟龟》《你很特别》《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样的绘本,则可以结合童书共读的经验以及当下的生命生活,进行更加充分的主题探讨。由于绘本在中高段已经不是重点,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在低段读写绘的具体操作中,如何更好地讲好故事,与学生的写绘作业结合,是需要老师着力思考的。

篇三:实验小学经典绘本阅读篇目

xt">一年级上学期

必读:

1.肚子好饿的毛毛虫 2.我爸爸

3.母鸡罗丝去散步 4.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5.大卫,不可以 选读: 1.我妈妈 2.我喜欢书

3.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4.落叶跳舞 5.笨拙的螃蟹 6.胡萝卜种子 7.狼狼

8.蚂蚁和西瓜

9.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10.大风

一年级下学期

必读:

1.彩虹色的花 2.云朵面包 3.小蓝和小黄 4.鸭子骑车记 5.逃家小兔 选读: 1.小种子

2.花格子大象艾玛 3.鳄鱼哇尼 4.温情的狮子 5.小黑鱼 6.有个性的羊 7.月亮的味道 8.搬过来搬过去 9.我长大以后

10.踢拖踢拖小红鞋

二年级上学期

必读:

1.猜猜我有多爱你 2.蚯蚓的日记

3.克里克塔 4.梦想家威利 5.石头汤 选读:

1.小魔怪要上学 2.三只小猪

3.不要再笑了裘裘 4.金老爷买钟 5.老鼠牙医地搜头 6.我的幸运一天 7.米丽的大秘密 8.三个强盗 9.我是霸王龙

10.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二年级下学期必读: 1.爱心树

2.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3.我想去看海 4.我有友情要出租 5.爷爷一定有办法 选读: 1.点 2.鲸鱼

3.让路给小鸭子 4.咕噜牛

5.小猪变形记

6.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7.驴小弟变石头 8.长大做个好爷爷 9.今天运气这么好 10.雪人

中高年级

必读:

1.大脚丫跳芭蕾 2.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3.森林大熊 4.失落的一角 5.我的爸爸叫焦尼 6.铁丝网上的小花

标签:二年级 日记 一年级绘本日记 适合二年级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