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谢信 > 正文

例谈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于老师能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尽情想象。在角色扮演中体悟意境;让学生自主释疑,在激情舌战申明辨是非;让学生直抒胸臆,在轻松交流中理解亲情。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在于语文老师能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快乐、自由的播种、耕耘、收获!
  下面结合笔者平时的几个教例具体的谈谈。
  一 学生尽情想象,在角色扮演中体悟意境
  《水调歌头》是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的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合语文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按照“初步感知――角色想象――拓展延伸”的思路组织教学。课堂上,我摒弃了传统的顺次解析的模式,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选择诗句进行拓展想象。学生假想自己就是政治失意,家人离散的苏轼,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和词人心境,大胆的发挥想象,将词中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然后,根据自己对词人复杂心绪的理解,给这首词重新拟题。最后,跳出苏轼的角色,来对此时的苏轼诉说几句心里话。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提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在角色想象中,学生们俨然一个个苏轼,诉说着心中的抑郁、苦闷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角色想象,激情表达,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使之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 学生自主释疑,在激情舌战中明辨是非
  《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这则故事写了王羲之的大儿子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深厚的兄弟之情。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是: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发现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琴随人亡了。于是睹物思人,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把琴扔在地上,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由此表现子猷对弟弟的感情之深,学生是能够理解的。然而第一节中却有这样一句话:“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王子猷既已推断弟弟子敬已死,却为何一点也不悲伤呢?教参上的解释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于这个解释,我表示怀疑:就因为他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对弟弟的死竟一点也不悲伤吗?这两者能够成其为因果关系吗?又怎么能够表现兄弟情深呢?如果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是直接讲解,还是让学生探究?是信教参,信自己,还是信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放手让学生们主动提问。
  理解课文后,我抛出了这样的话题:“同学们,学贵在疑。你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吗?”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1)为什么子猷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死了呢?(2)自己的弟弟死了,子猷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悖常理啊,怎么还能说他们兄弟情深呢?(3)为什么“弦既不调”,子猷才“恸绝良久”呢?……我于是乘热打铁: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A说:这还不简单,那是因为他们兄弟俩都病得很重啊!学生B说:这正说明了兄弟俩感情很深,他们是经常联系的,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我不禁为学生B大声喝彩,因为我在备课时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C说:因为子猷也病得很重啊,他想去见自己的弟弟最后一面,怎么能过度悲伤呢?学生D说:我认为“悲”、“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其实子猷心里悲痛至极,只是压抑着而已。学生E说:我认为不仅仅是强忍悲痛的问题。我觉得他是还不能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同学们为学生E精彩的回答而折服!我接过话题说到:“是啊!最深的感情往往是最难以表达出来的。这里的‘不悲’、‘不哭’恰恰是情深的体现!”第二个问题得到了精彩的解答,第三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子猷情郁于中,现在弹起子敬最爱的琴却“不调”,不禁睹物思人,突然之间才明白子敬已经真正地离开人世了,所以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主动怀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倾听别人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与收获。其实,得到收获的岂止是他们?我在孩子们不断碰撞的思维火花中同样收获着!
  三 学生直抒胸臆,在轻松交流中理解亲情
  朱自清的《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质朴,纯净,细腻的语言写出最深挚的父子深情。然而,不知是课堂氛围的渲染铺垫不到位,还是孩子们的情感都变得冷漠,在课堂上,却没有出现我预期的那份溢满课堂的感动场面。拿行李,讲价钱,挑座位,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孩子们觉得是那样普通的事,他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在这种惨淡的家境里,人到中年又失业的父亲,是如何的艰难的支撑整个家庭,对于儿子的这份看似简单的爱又是多么的不易和令人感动!看着他们带着漠然的表情朗读文章,我的心里有些隐隐作痛。尽管我的感情已经足够深挚,尽管我的语言已经足够深刻,但我还是感觉无法开启他们坚硬的心门。这么质朴的文字,这样深挚的爱,是本可以温暖我们心灵的阳光啊,可孩子们却有如身处阴暗的角落,体会不了这份温暖!我深深的感到了教育的无奈!准确的说,还伴随着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孩子们,你们到底怎么了?为何连身边最深的关切和爱都无法察觉和感受呢?为何连这最真挚的情感都无法感动了呢?……是因为你们得到的爱与感动太多了吗?心灵变得麻木了吗?这个世界上,连父母之爱都 不能被感动的心灵,还有什么能够打动得了呢?
  我压抑着内心要“说”的冲动,深深的思索着,我应该运用“话语的力量”来说服,说教吗?还是,换一种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去挖掘内心的那些温暖的画面,发现那些温暖的情感,体会那些温暖的感动呢?
  我选择了后者。顺着孩子们淡然于这份父爱的心理,我抛出几个问题:正如我们大多同学所想的那样,车站送别,如此平凡的事情;爬月台买橘子,如此普通的背影,为何在作者心中,却成了永恒的爱的画面?你的生活中有这样平凡的画面吗?大多时候,你是忽视着还是珍惜着呢?
  孩子们开始了轻松的讨论,交流,甚至有的小组开始了争辩!有的孩子结合当时的家庭背景来分析这份父爱的”可贵”;有的孩子在思考,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有的孩子在讨论,父母的爱到底是怎样的……我把课堂的这最后的十五分钟完整的交给了孩子们,虽然我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课堂训练。但是,看到孩子们或兴奋交流,或蹙眉沉思,或激烈讨论,看到孩子们慢慢因感受而温暖,因温暖而明亮起来的眼眸,我知道,他们在思索着,在反思着,更在收获着!他们对文中的“父爱”,对自己生活中涌流着的“亲情”,有了更为真切和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他们的表情变得那样的愉悦和温暖,他们的话语是那样的真切和自然!让孩子们直抒胸臆吧,给他们更多一些轻松和愉悦的思考和交流吧,那一刻我想,这比喊几个优秀的学生说几句出色的答案更令人欣慰!
  或激情舌战,或自主释疑,或轻松交流……学生们热情进发,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他们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能力,在真正属于的自己的“地盘”上思辨,交流,收获的又岂止是思维和言语能力呢?更重要的是,在这成为学生“地盘”的课堂,教师并没有失去应有的地位,相反,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陪同学生一起参与他们的思维过程,了结他们的思考结果,点拨,纠正,归纳,升华……整个课堂民主,轻松,愉悦而又充满浓郁积极的探究氛围!
  课堂是学生的地盘,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吧!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他们才能更自由,更轻松的播种,耕耘和收获。

标签:主体 体现 地位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