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言感想 > 正文

寻找一种胜过升学率的教育衡量方法|高中升学率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我们以命理学信徒般的狂热对待高考状元宣传并使之与经济挂钩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人不同于机器,电脑可以按储存容量大小和运算速度快慢划分等级,人则不同。他是有社会属性的,我们知道,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供给。之所以高考状元和名校入学率宣传大行其道,是因为其迎合了社会潮流和部分家长心理。当所谓的重点入学率下降时,我们会认为严重的教学质量下滑到来了。于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之如影随形:三年甚至四年高中生活没有标准明确的音体美课,因为高考不考他们;没有劳动技能课,你再有劳动生活和生存能力也白搭;没有社会实践课,你再有社会组织和交往协调能力也不会有人赏识你……我只衡量你会不会背书会不会做题。其结果教育质量的衡量鼻祖――升学率、名校录取率和所谓的高考状元宣传――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正沦为遭受抨击的对象。一大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纷纷表示,分数并不能精确地衡量全部教育教学质量,它分散了决策者的注意力,使之忽略了衡量教育质量的更重要的评估标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老师是负有多重任务的。我们多次阐述过教育的宗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等。可见,从古至今,从建国以至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领域都随社会的发展在改变,但从来没有任何时候说到教育成败要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分数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现如今,一些企业招聘看文凭,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对名校趋之若鹜,甚至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非清华北大不上。有的地方政府或学校对所谓的清华北大考生和任课教师重奖。有的学校对所谓高考状元等极尽宣传之能事,其实无非是为了一个轰动效应,拉动招生,多收择校费。这样一种片面激进并且急功近利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航船偏离正确的航道。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临终前最后一次谈话说道: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大学的前身是中学,中学的前身是小学。这种创新精神在唯分数和升学率的氛围下如何得以激发?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大都对循规蹈矩的背练考模式习以为常,再加上我们的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也拿不出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质量评估办法,所以形成了如今教育领域产业化意义超过了教育本应有的意义的尴尬局面。
  温总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听课调研时说道: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可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什么难以贯彻执行呢?我们的教育工作总是与社会的需要和期待相脱节。社会不理解老师?还是老师不理解社会?或许两者都有。如果我们不能决定要别人怎么做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去了解一下外界呢?问题是我们的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已经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老师作为这一模式的执行者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他们只能是把学生往高分升学一条道上推。如此,他们就只考虑了学生知识层的需要而忽略了学生情感层和智慧层的需要。而后两者正是最难以评估也一直为管理层边缘化的内容。
  非此即彼的逻辑往往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文革”中我们废除了高考制度,几乎葬送了一代人的青春。改革开放后,我们恢复了高考制度,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无尽的活力。然而,刚刚恢复高考的初期与现在相比教育环境已经大大不同。那时候网络还只是美国一些科学家实验室的实验品,而如今它却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生活。中国网络的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就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已不再像我们那代人那么单纯,对他们诱惑和影响的外界因素与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多出几十倍。全球化浪潮和各行业竞争性极强的迅猛发展也对人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还在沿用三十年前的教育考查方法评估如今的学生和老师。刻舟求剑的讽喻有谁会当真呢?
  如果教育还能做一些工作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正确和完美的。我们也有不足:我们可能更多的时间在研究高考习题和应考策略,却很少研究是什么在引诱我们的学生分心,以及如何满足学生情感和和开发智慧的需要;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有准备的去迎接社会所给予的机会。在美国大片中,人类创造出了超级智慧的机器人,而它们却成了毁灭人类的敌人。为什么?因为究其原因,其智慧再高,它也是机器,而不是人。而如果对比一下我们当今的某些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不是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着把学生当机器的现象?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温总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听课调研时说到的另一句话: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培养出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毫无人性的工作机器。
  所以,自上而下的教育评估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它应该更全面更人性化,更关注人的本质属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师生被逼进分数和升学的死胡同,让他们更和谐的相处。

标签:升学率 胜过 衡量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