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高二孔子作文教案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所以议论文又叫说理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

(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为人们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道理论据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 3、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

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2)、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引申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类比法:用另一同类事物或事例比较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例子或事理比较说明论点。

三、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引论 本论 结论

1、总分结构(或称总分总式)。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例文1 抓住机遇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诚然,如若事先未做好准备,又哪能有机遇的光临?即便机遇光临了,他仍然会将机遇视如粪土,不值一钱,待事过之后,才跌足长叹。【总】

秦国著名的宰相李斯,年轻时只不过是众多说客中的一员,在郡里做一个小吏,这哪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所能屈任的?于是他跟着荀卿学习帝王之道。勤学苦练使他高人一筹,而昏庸的楚王却不正眼相看,将送上门的高人拒之门外,失去了争霸天下大业的人才。贫困潦倒的他到了秦国。识才辨用的秦王凭借博才的李斯终于完成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李斯也因此而名震天下,若李斯没有治国之才,若没有识才辨用的秦王,哪里来李丞相,哪里来统一天下的大业。可见要想取得成功,无论何人,必须抓

住机遇。

事物的发展须从小处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须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促成质变,实现成功。

翻开中国近代史,到处充斥着硝烟与战火。黄海一战,清军败了。是战略败了,还是武器上败了?都不是!一切都因当时某些肉食者未抓住机遇!当北洋舰队送兵朝鲜时,卑鄙的日军偷袭了。凭借着勇猛的将士和先进的武器,打得日军溃败而逃。本应乘胜追击,击沉日舰,可李鸿章却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海港,开始保存实力。可是受到重创的日舰却乘机养精蓄锐,卷土重来,绕道包围了威海卫军港,结果可想而知。机遇一但错过,怎可扭转乾坤。

而牛顿善于思考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锲而不舍而发明了电灯;李时珍持之以恒而著成了《本草纲目》;苏秦抓住机遇游说六国而名垂千古。展望古今,有哪位名人不是先为机遇做好扎实的准备,一旦机遇来临就迅速地把握住机会?由此可见,勤奋刻苦不可少,适时地把握机遇更为重要。【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切勿机遇从身旁溜走时,才后悔莫及。【总】

2、递进式结构 (也叫层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几个分论点之间位置不得随意调动。也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做到?”

★例文2: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提出问题:是什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去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分析问题:为什么。这个分析过程,结构上采取的是并列式,内容上又有递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

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解决问题:怎么样。这里也是采取和分析问题部分一样的结构方式,分为两个方面,各自举例论证)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辫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结尾部分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发出呼吁)

3、并列式结构

所谓并列式结构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最后总括起来,回应论题。因为中间几层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所以叫并列式。

1、并列的内容要各自独立,并列平行,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且围绕一个中心。简单的说,就是要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2、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一般不能少于三个方面,且分类标准要清晰一致,要么都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要么都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要么都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切忌角度不一。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例如《谈骨气》三个例子就是三种不同类型的“骨气”的体现:文天祥侧重于体现“富贵不能淫”,饥者侧重于体现“贫贱不能移”,闻一多侧重于体现“威武不能屈”;三个形象,文天祥是丞相,穷苦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层,有古有今,象这样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例文3

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 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评:本文中间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细节有魅力”阐述其理由——为什么?

4、正反式结构(也叫对比式结构):

正反式结构就是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例文4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议论文论据选取及材料压缩组合运用

一、议论文论据运用的原则:

宁用一百字写三个材料,也决不用一百字写一个材料。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二、议论文论据选择安排运用

(一)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在所有论据中具有代表性,不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二)新颖: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三)准确:论据的真实准确及运用的准确。

1、真实准确:论据真实可靠,不道听途说,不胡编乱造。

2、运用准确:论据必须要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切忌张冠李戴。

错例: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

书常常到半夜两点钟。正是她的勤奋,才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上述论据与论点没有内在联系。要证明“勤能补拙”这一论点,那么在叙述论据材料的时候就必须针对这一论点所限定的以下三个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此三要素缺一不可 。

下面的一则事例论据就叙述的很好:“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所以登台演讲时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毫不气馁,为了克服此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都坚持演说,最后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大演说家。”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叙其“拙”,第二句讲其“勤奋苦练”,第三句说其“勤”补了“拙”,取得了成功。事实论据的叙述完全针对着“勤能补拙”这一论点所限定的要素,因此能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四)叙述简洁

在举例论证过程中,叙事拖沓冗长的原因有三:其一,将议论文中的事例等同记叙文中的事例 ;其二,概括叙述事例的能力差;其三,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的能力差。

例:2004年以“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的高考优秀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举例论述就极精练: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于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逼行。

(五)叙议结合

各个事例内部要有与中心论点照应的词句,叙述完事例后要紧扣论点理性分析所举事例,只有这样丝丝入扣地边叙边议,文章才能逻辑严密、叙议交融。2004年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列举任务事迹: 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颜面对已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他由一介匍匐于得的殿臣站立成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可见遭遇挫折时以一颗平和的心正视它,以减轻痛苦,不但不会使人生隐晦,而

(六)要有文采

1、将丰富的材料组合成修辞格,使文章文采斐然,从而吸引着阅卷老师。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片断: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2、将丰富的材料浓缩并营造出文学气氛,使文章具有文学色彩,从而感染着阅卷老师。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片断: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范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有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篇二:材料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写作导引及例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

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学生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即如何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德与利的关系完全对立吗?这得看谁是最大受益者。

个人虽收受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袁隆平教授接受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金牌运动员获得重奖,难道我们会认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吗?国家设此重奖,是激励更多的科学家、运动员们为国作出更大贡献。据此,思考方向如下:

材料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写作导引及例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写作导引一】审题指导1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

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写作导引二】审题指导2: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

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学生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即如何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德与利的关系完全对立吗?这得看谁是最大受益者。

个人虽收受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袁隆平教授接受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金牌运动员获得重奖,难道我们会认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吗?国家设此重奖,是激励更多的科学家、运动员们为国作出更大贡献。

据此,可这样立意:

⑴从做好事者一方来讲:做好事者不必藏藏掖掖,更不应苛求做了好事都不得留名、不得图报;或行善者理应得到酬报。

⑵从受助者和得救人一方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蒙惠而不萌感恩之心理当受到谴责,而恩将仇报则禽兽不如。做好事者接受感激也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不让受助者脆弱的自尊旧伤添新创,让人家老感到欠情无以回报甚至连机会都不会有也是残忍的。所以,只要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接受回报,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圣人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方法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写作导引二】写作流程:

一、审题:

1、读材料,抓主旨

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同样是善举,另一个学生私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责备。为什么?

因为孔子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以人为本)

2、选角度,定立意

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但并不是所有角度得出的立意都是切题的。因此,得出立意后,应选择其中切题的、并有把握写好的立意来作文。

另外,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一般都切题,可优先考虑选用。

(1)从孔子的角度

①以人为本②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这是首要的③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人

(2)从行善者的角度

①要遵守社会规则②符合社会规则的小贪未尝不可或:为了生命(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救助),宁可背负贪名。③破坏社会规则的小善不可为。或:行小善应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或:行小善应以大局为重。 ④道德高尚并不排斥利益

(3)从人们的角度

①看问题做事情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多数人的意见(看法)并不总是正确的。③不应人云亦云

(4)从被救者、受助者的角度

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好人应得好报 ③表扬善行更应是有形的物化。

二、选立意,定中心,设置分论点

三、联系历史和现实,选用论据

⑴从做好事者一方来讲:做好事者不必藏藏掖掖,更不应苛求做了好事都不得留名不得图报; ⑵从受助者和得救人一方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蒙惠而不萌感恩之心理当受到谴责,而恩将仇报则禽兽不如。做好事者接受感激也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不让受助者脆弱的自尊旧伤添新创,让人家老感到欠情无以回报甚至连机会都不会有也是残忍的。所以,只要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接受回报,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圣人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方法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例文】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引)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提、析)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道理论证)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正面事实论据)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

高二孔子作文教案

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今天看这个材料陈旧了,我们可以用更贴近时事的新素材。)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将个人的“道德和利益”和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和利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社会公德去审视个人的品行,用民族利益去维护社会公德吧!

【点评】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述材料,入题快;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步进,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评论:“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一个流落国外的鲁国籍奴隶,战国时期人口稀少,国君鼓励大家赎买外国奴隶来本国,因此按规定子贡是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的,但子贡偏自己埋单,孔子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孔子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鲁人以后再也不肯替同胞赎身了。这个逻辑很简单: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

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

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上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道德人的不幸在于社会构架与社会秩序本身疏漏四出,即正常的社会安排有了缺失,对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在付出与回报的安排上放任了偏颇;不道德人的幸运则是非制度化社会安排起了作用,一种逆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为那些失范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失范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可能,社会结构却没有规范(或有规范却没有力量来限制失范者的作为)——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玛丽道格拉斯在《制度是如何思维的》一书中指出:制度是社会“公义”的体现,它超出了个人功利性或自私性,而建立在人们共同接受的基本理念规范之上。“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拾金有奖真君子——“伦理制度化”一议

与这个故事类似,我在多年前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老外在宁波乘坐出租车时,不慎丢了一个软件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到电台与报社求助,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声明谁捡到并归还软件包,他将重金报答。启事见报后,捡到失物的出租车司机果然通过媒体向失主归还了软件包,并接受了老外的酬金。本来,这事到此为止有了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双方皆大欢喜。但是宁波的媒体却对司机的表现颇不满意,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该拿这笔报酬,于是对他们口诛笔伐。在宁波的媒体看来,拾金不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司机事先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还失物,却要等到外国人许诺丰厚的报酬才肯归还,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而且此事关国际友人,司机的行为简直是大大破坏了宁波人的形象。

以上两个故事耐人寻味。同样对待好人好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到底是谁错了?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做好事不留名”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可孔子却不这样看。共同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令人深思。它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伦理的制度化”。

伦理与制度是不同的两种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软约束,而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是一种硬约束。它们各司其职,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伦理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为做事,是一种高要求。而制度规定了每个人不能像品德恶劣的人一样胡作非为,它是社会最起码的约束。

“做好人好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如果通过立法来奖励“好人好事”,这就变成了一种硬性约束。本来是伦理规范的内容就成了一项制度,这就是“伦理制度化”。所谓伦理的制度化是指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它是为倡导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制订的鼓励与惩罚的规则,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奖励好人好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许多地方设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在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

中国古代就有先贤认为,人本无所谓性善性恶,就像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孟子·告子上》)。而如何“决”,就是制度的作用。制度规定着人们利益取向,决定着人们的行为。道德的作用要求每个人都像品德高尚的“君子”那样行为做事,通过伦理的制度化,可以鼓励“小人”也去做好事。对“小人”而言,他可能

篇三:高中语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藏与露》

关系型材料作文:藏与露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藏,就是隐藏、躲藏,藏在心中,藏在草野,藏在闹市;藏龙卧虎,藏的是才俊;韬光养晦,藏的是锋芒。所谓“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善藏者智。

露,就是显露、暴露,抛头露面,藏头露尾,露出马脚;崭露头角,露的是才艺;锋芒毕露,露的是锐气。所谓“发扬蹈厉”,意气风发,善露者明。

上面的两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你围绕上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1)自拟题目。(2)自定立意。

【关系型作文知识讲解】

(1)矛盾关系。就是单独看各概念间的关系是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如“忘记和铭记”,写作时,要阐明二者的辩证关系:“忘记”和“铭记”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但二者是统一的,没有铭记,也就谈不上忘记。

(2)取舍关系。指的是各个概念之间有是非、对错的关系。在写作时,应该有所选择,态度要明确;并侧重于某一个方面来写,往往不能相提并论。

(3)并列关系。即题中所给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存在着并列关系,它们彼此互相联系。例如“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这“开头”(凤头)、“中间”(猪肚)、“结尾”(豹尾)三者构成并列关系。写作时,三个概念都要有所顾及,并要有所侧重地分条陈述。

(4)递进关系。例如“—枝—叶一世界”,反映的是“—枝一叶”与“一世界”之间的关系,即“寻常细微事物”与“大干世界”之间的关系。事物由小推进到大,构成递进关系。写作时,要把这个渐进过程写出来。

(5)转折关系。例如“出入意料和情理之中”(也是矛盾的),人生在世,会遇到许多出入意料的事情,但仔细想想这些事情,往往有些事情却又在情理之中,前后构成转折关系。

各个概念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不止以上几种关系,审题时应根据具体话题题目作灵活分析。关系辨明了,写作的思路也就清楚了,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

(1)顾此失彼,只抓一点。关系型作文的审题应重点把握话题内部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其关系之间寻找突破口。切忌割裂二者间的联系,在行文时只谈一点,把另一点置之度外,造成偏题跑题现象。例如,“藏与露”,我们就不能只谈“藏”,也不能只谈“露”。

(2)平均用力,泛泛而谈。关系型作文既要突出关系,又要有所侧重,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泛泛而谈。

【写作中的问题】

1. 概念不清

对“藏与露”的概念没有进行界定,以至于泛泛而谈,把“藏”等同于“隐居”或者“淡泊”,把“藏”的对象局限于自身这个完整的个体或者“才情”。

2. 观点不明

平均用力,没有重点。看似辩证,实则没有形成鲜明的观点。最后的结论便是该藏的时候藏,该露的时候路,但对“该藏”和“该露”的时点并没有透析。

3. 用例集中

勾践、陶渊明不期而遇,韩信、方仲永联袂登场,更有一些本可以不错的素材如“苏州园林”“落花生”“冰山原则”等,也被扎堆使用,造成撞车。

4. 说理缺乏

不少同学依然没有摆脱以例代析的老毛病,在议论文写作中进行大段记叙,甚至连续叙述多个同质化的例证,造成事例的堆砌,说理的不足。

【审题分析】

材料中对藏的解释先是隐藏、躲藏,与后面的藏起锋芒和才情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要对藏进行一个概念界定,即你要写的藏是那种“藏”:躲藏、隐藏多半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而藏起锋芒则是有意而为之——或因为世道的不允许,或因为自身的高洁冲淡,亦或是彼时之藏为此时之露??

同样道理,材料中的露也分两面:显露、暴露、抛头露面、藏头露尾、露马脚,这一系列的“露”都指向了露的消极面,是一种作秀,一种自我陶醉,一种忘乎所以的狂欢,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露丑”;但崭露头角式的“露才”和锋芒毕露式的“露气”,皆是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后的价值实现,是自信之后的有所作为,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年轻人的使命。只是我们同样可以主动“露丑”,以彰显生命的本真和内心的质朴。

“藏与露”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它们之间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是对立统一的。立意时可以主张“藏”批判“露”,也可批判“藏”主张“露”,或者是辩证地看待。

【材料积累与立意思考】

小地逃跑,逃往荆棘丛中。惟独有一只猴子,抓耳挠腮,在吴王面前显示灵巧。吴王用箭射它,它敏捷地将箭接住。吴王命令侍从过去射它,猴子被抓住杀死了。吴王看看他的爱臣颜不疑说:“这只猴子,显示自己的机巧,依仗它的灵便而向我挑衅,以至于有这被杀的下场。引以为戒啊!唉!不要用你的骄傲的态度对待别人啊!”颜不疑回去而拜董梧为师,除去傲色,去享乐就贫苦辞显贵

甘淡漠,三年而国人都称赞他。

庄子还在其它文章里说到,因为猿猴的机灵,常常被人捕捉,然后有了耍猴子的人,以此为生。所以,生活中诞生了一个简单的哲学:学会收敛。

算。这个故事和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告诉人们:铲除那高出来的小麦。

《三国演义》中,精明的杨修,一如那只灵巧的猴子倒霉,轻易的卖弄和献能便丢了性命。

过分的表露反而浅薄,而深藏不露却是智慧的表现。

辨证思考:“酒香不怕巷子深”,张扬外露难成器,不要逞能,不要浅薄外露,不要扬扬自得,....

古圣先贤的教谕无疑是有益的,但只讲这一面理则易流于一味地韬晦,缺少正大光明的竞争与上

...

进。也许这一类的说法太多了,人会变得不阳光、不坦诚,乃至不求上进。

孙子兵法:作战取胜的关键是对敌要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即要在敌人无准备时乘机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让敌人在没有任何防备下措手不及。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①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②故意不露锋芒,使外表看起来笨拙愚鲁,用于形容人谦逊、有意不冒尖。

藏拙,是化拙的捷径。藏拙是为了不拙,藏拙的目的一是为了不露怯,二是为了不出错,三是为了化拙为巧。把愚化为智是为大智若愚,由拙化为巧是为大巧若拙。有拙不以为拙,不仅不藏甚至还要卖弄其拙,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提炼话题:藏拙与露丑/与其献丑,不如藏拙(注意:藏丑≠藏拙)

辨证思考:露丑、露拙的智慧(不遮藏,不怕露) ....

总统大选的关键时刻,他决定模仿以往所有竞选者的套路,出一本自己的回忆录,希望以此聚集人气,拉拢更多的选票。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所有回忆录几乎千篇一律——在校时品学兼优、毕业后工作出色、人生一帆风顺。很明显,这其中肯定有人在故意拔高、吹捧甚至神化自己。对此,他却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自己也这样做,对选民们是一种玩弄、一种欺骗、一种伤害。仔细思量之后,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对选民实话实说。哪怕失去更多的选票,也在所不惜。于是,人们在他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惊讶地看到:年少的他是那么迷茫、那么暴怒,在黑人和白人的身份中间摇摆不定,不断质问自己“我是谁?”没有半点立场。人们还看到,他在现实中苦苦挣扎,狼狈不堪,只能在毒品制造的幻想中寻求解脱。这段灰色往事从他15岁,一直持续到21岁。他自揭的这一桩桩丑事,让崇拜他的人目瞪口呆,也让反对他的人目瞪口呆,大家都说他疯了。

其实,他之所以勇敢地亮出自己丑陋的一面,并非神经不正常。他的理由是,主动承认远比日后被别人挖出来好,诚实的露丑远胜虚伪的示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他自己的意料,自我露丑,不但没影响他的声誉,相反,他得到了更多选民的理解与支持。最终,他在总统竞选中大获全胜。这个怪人,就是现任美国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之一) 在茫茫人海的京城里藏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指的是隐居生活。

苏轼是如何超脱沉重的肉身而逼近轻盈的内心的呢?超脱首先是超脱于世俗中人,苏轼乐于藏身在繁华的人流之中。这句话容易让人想起他钦佩的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独特的隐逸方式确是心远尘俗的超脱者所为。

当今社会,在镁光灯下、名利圈中(露),要能坚守自己的内心(藏)

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①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②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③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朝,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做官。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真正的君子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要藏器待时,等待机会。在不利的情况下要隐忍待发,

正所谓“潜龙勿用”,而在时机成熟之际则要果断行动,不能拖泥带水,正所谓“见龙在田”。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藏”与“动”(可替换成“露”)的智慧,什么时候“藏”,什么时候“动”,这都要看“时”的条件(如蔺相如)。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发愤创业,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生平所培养的道德与才能运用到事业之中。藏器于身,隐忍待发,非常重要。在不合适的机会强出头,势必会遭到挫败。所以,在时机未到时,讲究韬光养晦,隐而不发,用一句俗语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藏”还是“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应审时度势(看时机),锋芒毕露时不妨藏,无人问津时不妨露。当“藏”则藏,当“露”则露。该隐藏时绝不张扬,该显露时绝不暗淡。前者是一种睿智,是韬光养晦;后者是一种策略,是宝剑出鞘。(当然,“露”后还要懂得再回归“藏”)

先藏而后露,厚积薄发,一鸣惊人,露因藏更精彩!(如勾践)没有先前“藏器”之积蓄准备,又怎会有后来璀璨之锋芒毕露!

欲露先藏,就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有意将人物性格或文章主旨先藏在前面的叙述描写之中,读者只能从中获取雪泥鸿爪的感悟,直到最后才出人意料地露出庐山真面目,把情节推向高潮,使读者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在惊讶感叹之余。获得深刻的感受和启迪。运用此法,务必处理好“藏”与“露”的辩证关系。“藏”是为了一扫行文的直白浅陋,使“露”更具风韵亮色;“露”是为了力避意蕴的晦涩难懂,使“藏”显得蕴藉深厚。“藏”须自然得体,“露”须新奇峻峭。因此,运思布局时,“藏”当置于开端、发展部分,力求幽暗深邃,逶迤千里:“露”当处在高潮、结局部分,力求璀璨夺目,余音绕梁。这样,才能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扑朔迷离”的意境,收到“后发制人”的奇效,使人读来感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享受到审美愉悦。

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退隐),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

和精神气度。

《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卷而怀之:卷,收;怀,藏。卷而怀之即收藏避祸,亦即“舍之则藏”)(《卫灵公》)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所有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

辨证思考: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但真正面对现实,落实....

到每个人身上,不仅“用舍”不由你,就是“行藏”也往往是你无可奈何的呀!②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辛弃疾被舍之亦行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中,以理想的激....

情,化为笔尖豪放的字句,反抗现实的无情,战斗不息。(杜甫等亦如是)

中国画贵含蓄。藏得好,可以使“无景色处似有景色”,“形而不见而意现”。如中国山水画,常借烟云掩映,隐去山间水涯许多景物,使人觉得江山无尽、气象万千,使有限变无限,画面就更丰富了。(留白)

有时藏是为露,如郭熙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画史记载,荆浩“好为云中山顶,四面厚峻”,正是用藏的手法,以突出山势的高峻。

古人云:善藏者未必不露,善露者未属不藏也(或“善藏未始不露,善露未始不藏”)。藏和露是相联系的,只藏不露,那别人无从知道;只露不藏,一味地表现,江郎才尽,不达高峰。

藏露之间,适可而止,张弛有度,方风光无限。深藏不露与锋芒毕露皆不可取,藏要有深度,露要不轻浮,得体方显美丽。藏与露,恰到好处则为可贵。藏中有露,露中有藏。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名人的博客给了民众一个正当“窥私”的理由,名人在干什么?今天说了什么话?似乎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博客的形式无疑给这种窥私欲提供了一种调和的方式:名人可以在博客里记录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己的生活。而这些在公众场合无法表述的心情和生活又是民众愿意看到的。不仅如此,同样得到满足的,还有名人的倾诉欲。 这是集体意淫的悲哀,还是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值得所有人好好反思。

13.现代社会充满了信任危机,不信任的社会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戴上了面具,努力伪装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愿意轻易表露真实的自我。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步自封,每个人心理上习惯于设防。

做人虽不能锋芒毕露,但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为何不露一手呢?故作矜持,受损失的有时不仅是自己,还可能是国家。藏时如深渊,深不见底,波澜不惊,露时如宝剑,瞬间出鞘,一刀见血。千古英雄皆如是。莫提英雄,平凡人的生活也由藏与露构成。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藏便是那思考,屏息凝神;露便是那一下子,急于星火。(藏与露的辩证思考)

【立意参考】

8种关系:

①先藏后露,“藏”是为了更好地“露”(一时成名,不能一世成家)

②先露后藏,“藏”是甘于平淡;“藏”是甘为人梯(“露锋”亦不忘藏)

③露中有藏,藏中有露,互为表里

④藏与露应待时而动、要审时度势(当“藏”则藏,当“露”则露。前者是一种睿智,是韬光养晦;后者是一种策略,是宝剑出鞘)

⑤藏与露应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藏要有深度,露要不轻浮

⑥露是表象,藏是本质

⑦善于藏,还要勇于露

⑧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

【优秀例文】

藏与露

这个世界上,本无真正的圆周率。所谓圆周率,只是不断化圆为方,无限逼近而得的。(以方与圆作比,引出“藏”与“露”)

这个世界上,本无真正的“藏锋”。所谓“藏锋”,只是无数次细微的“露锋”,无限逼近而成的。(阐明藏锋与露锋的辨证关系)

方圆本一体,藏露原一家。人生往往便是“藏中有露,露中有藏”。既是如此,对于藏锋和露锋又何必如此泾渭分明?能将藏与露完美融合者,必成大器,信不谬也!(首句分别照应前两段,自然而然亮出中心论点——“藏露一家,若完美融合,必成大器”)

在许多人看来,处世可容身的山涛,兴许便是个不折不扣的藏锋者。(论据一:山涛)原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他,凭借不露锋芒,终于位极三公。而这一圆滑的处世,向为棱角分明的士人所不耻,嵇康甚至公然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来讽刺他。(证明其“藏锋”,甚至“为棱角分明

标签:孔子 作文 高二 关于孔子的作文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