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鹤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看,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用工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主要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外流和企业用工缺口较大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落地企业发展速度加快,用工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势必对全市企业发展造成更大的制约和影响。
  另外,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尤其是一些中职学校,服务企业发展能力还不够。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产教结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内容,难以深入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育建设与实习实训等全过程,影响了产业与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需要的对接。二是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顶岗实习中往往忽视技能训练,疏于管理,不能实现校企互利共赢的目标。三是在职业教育改革中不同程度出现了教育与市场脱节、关门改革的现象。一部分职业院校热衷于开设热门专业,购置高档设备,造成产教不对接,浪费十分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为此,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就要从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对接的问题入手,立足企业,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与融合。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出台扶持职业院校服务本地企业用工的政策。如对吸纳一定数量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本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为本市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毕业生给予适当的补贴或奖励,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企业以捐资、参股等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动员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到一些急需用工的重点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及探索学龄转工龄办法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职业教育服务本地用工的良好导向。
  二是建设专业委员会。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职业教育协会,负责促进职业教育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之间、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协商解决职业院校招生、学生实习和企业招工等问题。引导院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实现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校企联合招生,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建立毕业生信息、企业用工需求和预测数据库,免费定期发布、及时更新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动向以及院校建设、学生情况等相关信息。联合设计就业毕业生职业发展通道,协商提高就业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条件、营造良好环境等,达到校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
  三是加强校企对接,加强专业对接。在市一级范围内统筹规划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把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规划与园区产业的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与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避免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重复,努力做到“一校一产”“一校一业”“一校一品”,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岗位与课程对接,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职业学校的教材。教学与生产对接。由政府牵头,依托院校,整合企业资源,合力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政府在设立专项资金的同时,可以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实训基地进行定位,明确主次,统筹安排。职业院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好特色实训室、实训车间,同时积极引入企业资金、设备和生产线,增强实训基地建设实力,并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和师资、合作研发生产等方式,实现资源互换、效益共赢。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或企业技师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专业教师轮换制,定期将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与从事实训指导的教师进行轮换;建立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的制度,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或企业、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践和科技项目的开发;吸收优秀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教师公平竞争的有效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师资队伍。
  五是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育办学机制,改变过去学制式的教育办学机制,在教育对象上由只招收新成长劳动力向面向全体劳动者转变,把发展重心转移到建立终身培训制度服务上,推动阶段化、学制化的办学体制,逐渐向终身职业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赵运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总是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3):146-149.

标签:企业发展 职业教育 探索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