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只有对症,方可下药】对症(zhèng)下药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中,近日,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历,我对全校中、高年级200名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多数学生对待写作持任务观念,处于“要我写,只得写”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完成的习作往往是闭门造车的虚假之物,许多习作存在主题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言之无物、情感苍白等问题,作文情况不容乐观。之所以出现这一现状,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作文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导致写作情绪低落。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通过梳理、分析,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四方面。
  一、未能正确理解做人与作文的辩证关系
  说话是人类的本能。让学生说真话,写心中想说的话,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可悲的是,许多老师恰恰要求学生说老师和试题认同的,而自己不想说的假话,扼杀了学生在作文起跑线上该有的信心与激情,做法严重失当,导致学生写作情绪低落。老师为何这么做?原因在于中考及各类教学抽测指挥棒下的考场作文评改制度有缺陷,在极短时间内批阅大量的考场作文,其评分结果肯定不公。在这种阅卷制度下,许多老师认为,将语文教学的重心置于作文教学上是不值得的,因此淡化了作文教学的深层研究,肤浅地将作文教学的重心锁定于应考上。为了取得考场作文高分,平时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题海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写一些符合试题要求、老师认同的文章,不得写自由的、自我的具有争论性的话题,以免发生意外。因此,作文教学中允许学生吹牛、说谎、编故事,有的为了便于改作和应对考试,甚至鼓励学生背例文应付。作文与做人相悖,教育学生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作文却要求造假,想写的不能写,不想写的偏要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只得硬着头皮说假话,说久了说腻了,写长了写倦了,人生方向也迷失了。
  二、教师评改失当令学生望而却步
  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文教学必须基于本班学生作文基础,准确把握每个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而,农村教师存在忽视个体差异、统一起点步伐、拔高要求标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评改上失度:一些教师过于“敬业”,拔高要求:面对学生作文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紧皱眉头,挑灯夜战,圈圈点点,删删划划,修修补补,搞得学生作文本子红彤彤的,面目全非。殊不知,正是教师这种所谓的敬业恰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导致学生底气消失,畏惧写作。另一些教师则是任其自然:面对学生作文,要么只写一些“不错”、“真棒”之类的太平方,点评不到位,充当好好先生;要么圈点几个错别字,写一个不负责任的“阅”、“良”等模糊的意见,这种评改没有为学生架设趋近最近发展区的桥梁,改与不改一个样。因此,这样的作文评改没有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没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只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望而却步。
  三、作文指导揠苗助长使学生无所适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实践中认识生活,表达生活。学生生活天地十分广阔,可写的东西多如牛毛,但学生已经养成了造假习惯,面对身边多彩的故事、熟悉的自然风光,熟视无睹,无心发现和感悟,习惯于人云亦云的话题,这样的写作有何热情可谈?而学生欠缺发现生活、发现题材的能力,正是我们鼓励造假、写作前指导一手造成的。为何如此而言?许多老师认为如果作文前不加指导,学生作文就会不着边际,游离主题,作文评改将会是一场攻坚战。因此,许多老师犯了急功近利的思想毛病,将作文教学的重心置于写作前指导,围绕“写什么、怎么写”做文章。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富有思想和个性,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是不一样的。为此,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教师单纯地、针对性地做过多的作前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会扼杀学生灵性,这种指导越细,带来的危害越大。因为语文老师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写作高手、评改高手,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分量的。因此,过多的作前指导其实是给学生带上了一副坚实的无形枷锁,限制了学生自主创造、个性张扬,导致学生不敢落笔,产生畏难情绪。
  四、读写脱节让学生无话可说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胸中有书千万卷,下笔就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写作时往往词不达意,方言连篇,会出现畏难情绪。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石。然而,两大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生活上缺失。一是影视、游戏的挤占。近年来,影视文化和计算机产业发展异常迅速。从社会进步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它也冲击着学生该有的阅读生活。相对而言,影视、游戏显得直观形象,感官刺激强烈,容易使小学生着迷。再则,农村缺乏健康的文化场所。因而,很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余,就泡在电视和游戏中,如痴如醉,无心顾及阅读。二是阅读方法缺乏。缺乏文化场所,阅读氛围淡薄,教师和家长在阅读方法上指导又不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读书能力,没有尝到阅读的甜头,更无写作激情可言。因此,许多学生钟爱影视,冷落阅读和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某一学科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可见,激发其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的策略研究,唤起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点燃其内心深处的创作热情,让他们爱上写作,从“无话可写”走向“一写为快”。这对解决作文教学问题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下药 对症 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