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转喻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转喻基于临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概念实体对另一概念实体激活的结果,它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交际策略。本文将论述转喻的分类,并举例阐释转喻的认知模型。
  关键词:转喻;认知阐释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2
  
  1.引言
  很长一段时间,转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他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也成为了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谈到认知模式,很多学习语言的人都会想到目前已经研究的非常充分的隐喻。认知语言学家对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往往是厚此薄彼。转喻研究基本上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慢慢升温的,才得到其应有的“名分”:基本的人类认知识解之一,甚至比隐喻更为基本(张辉,杨波,2009)。本文将举例解释转喻的分类,最后对转喻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
  2.转喻的分类
  伴随着对每个修辞格的研究,分类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许多传统修辞学家以及近代认知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转喻做了不同的分类。毛帅梅(2009)在其论文《论转喻的分类》一文中指出转喻分类法有:传统分类法,认知分类法,和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即把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分类仅仅局限在词的层面。认知分类法即把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过程进行分类。董成如认为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较系统的分类即是Gunter Radden 和Zoltan Kovecses提出的,他们根据本体与喻体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整体与部分,整体的部分之间相互转指而产生的转喻(董成如,2004)。此外,Ruiz de Mendoza(2000)又从抽象程度和映射关系上将转喻分为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Klaus-Uwe Panther 和Linda Thornburg(1999)指出的分类是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分类法即顺应当时语境所产生的临时性转喻表达属于即时转喻,而已经完全在语言或认知上约定俗成的转喻表达划归为常规转喻(毛帅梅,2009)。
  本文将详细阐释Lakoff & Johnson(1980)以及之后F.Ungerer对转喻的分类法,概括起来有十种:(1)部分代替整体。例如grey hair代替老人。(2)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I am reading luxun.鲁迅代替鲁迅的作品。(3)物品(工具)代替使用者。The piano is in bad mood.钢琴是没有感情的一个物件,不可能有坏心情,此处的钢琴代替弹钢琴的人。(4)控制者代替受控物。Nixon bombed Hanoi.Nixon 代替他所管辖的军队。(5)特定机构代替人员。国务院决定废止部分行政法规。国务院代替国务院成员。(6)特定点代替机构。the white house 代指美国政府,中南海代指中国政府。(7)特定地点代替特定事件。滑铁卢代替滑铁卢事件。(8)整体代替部分。他瞎了。他代指他的眼睛。(9)容器代替内容。purse代替purse中的钱。(10)结果代替原因 ”It is nice here under the shade, let me have a rest” said he.“the shade”代替“the tree”,树荫是树行成的阴影。
  3.转喻的认知阐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规则系统,而是语义结构的常规象征,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一部分。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魏在江,2007)。语言交际受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制约,交际者只能选择具有凸显?重要的部分代替整体后整体的其他部分,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即运用转喻进行交际,因此,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董成如,2004)。所以,认知语言学与转喻相结合的研究也是必然的趋势,必然会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 Radden & Kovecses(1999)指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并且在ICM(理想认知模式)内运作。他们还进一步把转喻定义如下: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转引自张辉,孙明智,2005)
  范家煊(1999)假设转喻的认知模型如下:
  1) 在某个语境里,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
  2) 概念A指代概念B,A和B需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 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 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4) A附带激活B ,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定高于B,
  5) 转喻的认知模型是A和B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沈家煊,1999)
  在A和B的转喻过程中,除了必须在同一“认知框架”内,此外,还有“显著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显著地事物来转喻不显著的事物,因为显著度高的东西才能附带激活显著度相对低的东西。显著度(salience)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沈家煊,1999)。沈家煊(1999)在对显著度的分析中还指出:一般情形下,整体比部分显著(因为大比小显著),容器比内容显著(因为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有生命的比无生命的显著(因为能动的比不能动的显著),近的比远的显著,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另外,事物的显著度还跟人的主观因素有关,与人的注意力所关注的点有关。
  本文将举古诗中的例子来探讨转喻的认知过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产统计哦啊与的一座宝库。因为故事中注重遣词造句,所以本文作者认为故事中转喻的例子应该比较丰富。
  例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句诗的意境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其好友孟浩然送行,本句写出了友人孟浩然乘船孑然远逝,诗人凭栏目送的情景。诗句中概念A“孤帆”和概念B故人所乘之“船”在同一“认知框架”内,且A和B密切相关(A属于B的一部分),所以A“帆”这一概念很容易引起读者联想到概念“B”船。而概念A“帆”和概念B“船”的显著度差异很明显,即A的显著度明显高于B,因为故人所乘之船逐渐远去,我们能看到的不是“船”,而是高高竖起的“帆”。综上所述,此处转喻的认知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概念A“帆”在认知上的显著度高于概念B“船”,且A和B密切相关,同属于一个认知框架,概念A附带激活概念B,所以此处“孤帆”转喻“船”。
  例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高适《燕歌行 并序》
  本句诗的意思是将士们披甲戴胄,远戍边塞,长期辛勤劳累,他们的妻子在分别后自然是经常啼哭流泪。文中运用转喻的是“铁衣”。用铁衣(概念A)转喻将士(目标概念B),铁衣和将士同在“服装和穿服装的人”这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属于一个整体。概念A铁衣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B传铁衣的将士。概念A铁衣比概念B将士显著,因为在战争中,从整体来看,千千万万个将士会被弱化,首先让我们注意到的是整整齐齐的铁衣,一件件的铁衣成为一个个将士的象征。
  例三.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转喻是一个意义过程,其主要特征就是表征,转喻的各种关系都是从这个总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这种表征的本质是由两种主要关系来实现的,即“临近原则(contiguity)”和“因果原则(causality)”,因果原则即以因代果和以果代因的关系。(魏在江,2007)
  此诗句的意思是:边地牧草渐渐枯黄,游牧民族马正肥壮,那些敌对的势力开始进行侵扰,西边金山方向已经看到报警的烽烟在天空飞扬,汉家大将军也开始出兵西征。此句中“烟尘飞”借代“敌人侵扰”。诗句中“烟尘飞”(概念A)即烽烟报警和“敌人侵扰”(概念B)同属“以因代果和以果代因”这一认知模式,两者密切相关,因为敌人侵扰会引起烽烟报警这一结果,概念“烟尘飞”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敌人侵扰”。“烟尘飞”在认知上比“敌人侵扰”显著。在古代,人们用烽烟报警的方法来传递军事情报,遇到敌人入侵时,点烽烟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火比敌人侵扰更为显著。
  4.结语
  很长一段时间,转喻都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和邻近联想的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描述,指称外界事物的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从两方面出发,把对转喻的修辞研究和对转喻的认知研究结合起来,并以古诗中的例子做进一步的阐述。
  袁野近期(2010)在其论文《构式语法,语言压制现象及转喻修辞》中指出:认知修辞学必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的创建和完善还需要当代学者们大量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包括将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各种语言的修辞现象中去,使得两者有充分的物理磨合及化学反应。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的学习,笔者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兼容性很强的学科,与修辞学的结合会留给以后的研究者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炳勋.唐诗三百首[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J].外国语.2007.
  [4]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2007.
  [5]袁野.构式语法,语言压制现象及转喻修辞.当代修辞学.2010.
  [6]毛帅梅.论转喻的分类.外语学刊,2009.
  [7]张辉,杨波.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外国语文.2009.
  [8]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9]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校学报.2004.
  [10]张辉,周平.转喻与语用推理模式.外国语.2002.
  [11]沈家煊.专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

标签:阐释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