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借壳奥瑞金【东家红牛摇摇欲坠,奥瑞金IPO战战兢兢】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证监会3月1日晚公布了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预披露文件。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该公司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12.5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9.6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13%;净利润从2008年的1.0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2.08%。这张华丽的报表在众多传统包装企业中,显示取得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但对一家计划上市的公司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奥瑞金招股书显示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95%,其中七成来自关联股东红牛。另外,其高新技术企业身份也存在着疑问。这两个问题必将成为其上市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这样的公司在上市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引起广大投资者质疑。
  一宗“罪”: 业绩“寄生”红牛
   在所有的质疑中,奥瑞金与其关联方红牛饮料的大宗关联交易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因过于“寄生”的状况,严重影响其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投资与理财》记者仔细阅读奥瑞金招股书发现,通过弘灏控股2010年9月持有奥瑞金8%股权的红牛饮料,在2008年到2011年前三季度始终是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高达61.53%、64.52%、63.29%、72.22%,基本呈现逐年提高趋势。由此可见,奥瑞金的业务经营存在严重依赖于单一客户的情形。
   此前,曾有几个寄生型IPO案例在上市后均出现业务地雷,抑或爆出业务丑闻,令投资者措手不及。例如,去年12月华致酒行上会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依赖于大客户五粮液集团。“客户依赖的主要风险在于,一旦大客户采购出现转向,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参与过多家公司IPO的程先生说。
   这一点目前就已经应验。今年2月13日就爆出了红牛饮料因违规使用胭脂红和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而被下架的信息,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红牛饮料所面对的危机堪比此前的双汇,下架的结果也势必导致其产品销量锐减。“作为红牛易拉罐主要供应商的奥瑞金,这次恐怕想要独善其身也是困难重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从商业实务而言, 奥瑞金与红牛是出于合作信任也好,出于盈余管理也罢,均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想走入资本市场的奥瑞金而言,单一客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发展得更好,培育出扎实的竞争力、健康的业务模式才是关键。
   二宗“罪”:高新技术身份存质疑
   除了严重关联交易存在风险外,奥瑞金高新技术企业的身份也存在一些质疑。
   奥瑞金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从事于食品饮料金属包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其母公司却在2009年获得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由此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以披露的母公司财务数据为例,此项税收优惠政策在2009年至2011年前三季度,共为该公司节约企业所得税款税前利润2320万元左右。
   虽然包装业在一些领域确实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可属于高新技术。但问题在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统一的认定标准。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应不低于3%,而奥瑞金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标准。根据招股说明书“技术与研发情况”部分的信息披露,2008年到2011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发生金额分别为1036.19万元、1639.47万元、2035.45万元和2542.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83%、1.26%、1.04%和1.21%,均未达到3%的下限标准。如果情况确实如此,奥瑞金就存在涉嫌骗取资质,进而偷逃企业所得税款的行为。
   最为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去年9月上市公司贝因美,就因“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前3年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5%”,被杭州滨江区国家税务局认定为“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条件”,需补缴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款共计5892.7万元。
   如果奥瑞金被查出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对其影响不仅仅要补缴的税款,更为严重的是其上市之路可能夭折。

标签:瑞金 摇摇欲坠 战战兢兢 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