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答案 > 正文

2016北京化学高考答案

时间:2017-05-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 解析精校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化学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

【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

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答案】A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互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B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低,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判断等

【名师点晴】掌握取代反应的含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注意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难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归纳如下: 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

-

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

-+

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易错选项是D,注意④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

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学优高考网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答案】C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图像分析等

【名师点睛】该题以氢氧化钡与硫酸以及硫酸氢钠的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判断以及溶液酸碱性判断。明确反应的原理,正确书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特别是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的反应,应用顺序的不同或量的不同而导致方程式变化,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注意溶液的导电能力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与离子种类无关。 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

.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

----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学优高考网

【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

-----

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

+

+

+

+

+

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 25. (17分)

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篇二: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6.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考点:化学发展

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故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 考点:食品添加剂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的苯环的氢被取代,属于取代反应;甲苯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所以沸点应比二甲苯低;依表格沸点差异可用蒸馏方法分离;因对二甲苯的熔点低,冷却后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方法分离出来。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

列实验:

2 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正确;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正确;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正确;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 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A、有反应方程式分析当酸碱恰好反应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小,所以正确;B、b点剩余NaOH,所以正确;C、①曲线代表硫酸②代表硫酸氢钠,当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时:②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①的氢离子浓度,所以两溶液中含有的OH–浓度不同;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都显中性。

考点: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12

A.a、d处:2H2O+2e-=H

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a、d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剩余造成的,故正确;B、b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正确;C、c处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正确;D、实验一中ac形成电解池,db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形成电解池,m为电解池的阳极,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故错误。 考点:电解原理的应用

25.(17分)

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答案】

(1)

(2)浓硫酸和浓硝酸

(3)

(4)碳碳双键、酯基 (5)加聚反应

(6)

(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高分子P的结构和A的分子式为C7H8,可以推出,D为对硝基苯甲醇,那么A应该为

甲苯,B为对硝基甲苯,C为一氯甲基对硝基苯,(1)A

的结构式为

,答案为:

;(2)甲苯和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对硝基苯,所以试剂a为浓硫酸和浓硝酸,

答案为:浓硫酸和浓硝酸;

(3)反应③是一氯甲基对硝基苯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醇,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答案为:;

(7)乙烯和水可以直接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发生已知条件中的反应既可以使碳链增长,在氧化醛基为羧基,3-羟基丁酸消去即可得2-丁烯酸,羧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得物质E,合成路线为

考点:有机推断、有机合成

26.(13分)

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

—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 Fe2+直接还原NO3—;

Ⅱ.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

篇三: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016?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3.(3分)(2016?北京)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4.(3分)(2016?北京)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5.(3分)(

2016北京化学高考答案

2016?北京)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橙色)+H2O?2CrO4(黄色)

+

+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2﹣

2﹣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第1页(共19页)

2﹣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6.(3分)(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A.a、d处:2H2O+2e═H2↑+2OH

﹣﹣

B.b处:2Cl﹣2e═Cl2↑

﹣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8.(17分)(2016?北京)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 (2)试剂a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第2页(共19页)

(7)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9.(13分)(2016?北京)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2+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可以明

﹣2+

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2+

Ⅰ.Fe直接还原NO3;

2+

Ⅱ.Fe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2+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

﹣2+

释加入Fe

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 10.(12分)(2016?北京)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第3页(共19页)

(1)过程Ⅰ中,在Fe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过程Ⅰ中,Fe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2++2﹣3+

i:2Fe+PbO2+4H+SO4═2Fe+PbSO4+2H2O ii:…

①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选填序号).

A.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2+

11.(16分)(2016?北京)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

第4页(共19页)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2+2+2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含有Cu、Cu和SO3. 已知:Cu

+

Cu+Cu,Cu

2+2++

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

2+2﹣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2﹣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的理由是

2﹣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按图形式呈现). 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有关.

第5页(共19页)

标签:高考 北京 答案 2016北京高考化学解析 2016高考化学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