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浅谈老子的三大处世原则】老子处世箴言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利益导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事业、生活带来的重重压力让当今社会的人们有种不能承受之感。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因侧重于个人的人生、追求个人心态的自我协调,受到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着力阐述了老子推崇的三大处世原则,以期使忙碌的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求得心灵的平和,把握好生活的平衡。
  关键词:慈俭不争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是一种提升人生境界的学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及协调;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侧重于个人的人生,追求个人心态的自我协调,求得心态的平衡与平静,以利于自己在繁复多变的社会矛盾中生存发展,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合理性,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具有可资借鉴的合理意义,甚至可以说,它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发挥着不朽的作用。这也是老子被奉为圣人,《道德经》被崇为经典的原因之所在。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经济、文化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转变,虽然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当中亦不乏消极的因素。物质财富的发展导致社会中物欲横流、人们私欲膨胀,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人们对资源无止境地挖掘、对生态肆意地破坏,而这都已经带来了一连串的恶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紧张。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利益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事业、生活给人带来的重重压力让人有种不能承受之重。而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心态问题是深层次的问题,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含蓄而深沉的哲学来指导、慰藉世人疲惫的心灵,引导我们正确地生存发展。而老子的思想正是这样的学说,因而它理所当然地受到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也有些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避世的,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不足为意。因为个人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经历不尽相同,所以理解领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我们理解一种思想一定要全面的把握,如果抛开它的历史背景、断章取意,得到的结论必然是不正确的。老子生活在新旧社会更替的春秋战国时期,他的思想的形成必然受当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但是老子是站在“道”的高度为人类排忧指路,所以他的思想放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指导性意义。《道德经》五千言,涵盖了宇宙、人生、治国、处世等方方面面的理论,可谓句句珠玑。古往今来,各个时期的学者们对《道德经》的研究倾注了巨大的热情。笔者才疏学浅,在此只就其中老子本人固守珍视的三条处世原则及其现实意义发些浅言薄论。
  老子是一位智者,淡泊宁静,无多羁绊,恢恢乎游刃有余于天地之间。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这里,他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他人生的三大处世原则,并固守珍视遵循之。为什么要持此三宝呢?老子接着给出了理由:“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意思就是:慈爱,所以能勇迈;俭啬,所以能厚广;不敢为天下争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假如不持此三宝的话,那就只有走上死路,“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道德经》六十七章)
  “慈”与“俭”、“不敢为天下先”之间也存在着统领的关系,有慈心便不会多取于民,而会节俭爱费;有慈心便不会兴师动众大动干戈,而注意休养生息。老子的《道德经》本是为统治阶级所著,他期望统治者治国爱民能采纳运用,因此这三宝也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作为老子所约束或教导的对象,不管是统治者也好,潜在的统治者也好,还是普通民众也好,都必须注意待人以慈,生活以俭,少妄动少争先以养德。
  首先说“慈”,“慈”在三宝中居于首位。《说文》中解释慈,爱也。小爱于家,大爱于世。慈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与人为善。老子身处战乱,目击暴力的残酷性,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慈心的缺乏,因而极力加以阐扬。老子首先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不计得失,不与人结怨。这也是人生在世能够圆满地生活的基础。那么怎样不与人结怨呢?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四十九章)与人为善,难就难在善待不善之人,如果对不善之人也能够善待之,就能做到不与任何人结怨了。要想做到这一点,非有豁达的胸襟、宽广的肚量不可。看看我们身边,凡是与人为善的人都是受欢迎受尊敬的人,套用一句佛语便是“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
  人与人相处,性格各异,难免有摩擦。那么纠纷又如何消解呢?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六十三章)这里的“大小多少”还有因小生大的意思,建议人们防微杜渐。老子的意思是,不论事大事小,我们都不要与人结怨,不仅不与人结怨,而且如果别人做了有损于我的事,我也应该以德相报,把两人的恩怨消解在萌芽状态。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应站在“道”的高度,以一种博大的慈悲之心对待世人,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由此便可获得平静快乐的生活。
  老子认为与人为善是符合天道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生万物,芸芸众生,各有其用,各得其所,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大道的德化作用在于使不善之人弃恶从善,这便要求世人要以一种博爱的精神去帮助别人。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尽量地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量地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给予”的德行赢得了人们广泛的爱戴,德高望重,这才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真心为善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回报。那么守“慈”何以能“勇”呢?从人的角度辩证地看,一个人可以为慈善舍生忘死,为其它目的就有所顾虑。反过来说,假如能慈悲为怀博爱众生,那么如佛祖以身饲虎一样,必定是无所谓惧的大勇之辈,故“慈”能“勇”。这句话与孟子的“仁者无敌”有相通之意。
  第二宝曰“俭”。“俭”指有而不尽用,有含藏培蓄、不肆为、不奢靡之意。身处战国的老子认为造成国家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的贪欲,统治者为了满足个人的野心和享乐而不惜穷兵黩武、盘剥榨取,使黎民深受其害。对此,老子提出了啬的主张――“治人、事天,莫若啬。”(五十九章)“啬”是爱惜、保养的意思,是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并非专指财务上,而是更侧重于精神上。他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啬”即指含藏培蓄,充实生命力。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最重要的就是爱惜精力。俭、啬观念的提出,表达了老子对当时贵族阶级穷奢极欲、对人民残酷剥削的反对态度,他要求人们不要为了追求私欲而耗费精力,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不仅如此,俭还体现在对事物的把握上,“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如果善于用人,便没有被闲置的人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使人善其事;善于用物,就没有被废弃的物品,不会有财物上的浪费,使物尽其用。
  那么“俭”何以“广”呢?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人们对资源无止境地挖掘、对生态肆意地破坏,而这都已经带来了一连串的恶果,长此以往,人类必将自取灭亡。虽然政府一再提倡环保社会、节约资源,但是浪费奢靡之人还是有很多。倘若大家都降低需求,做到俭以养德、知足常乐,笔者相信青山绿水共为邻的景象还是指日可待的。
  第三宝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与世无争,谦退居下。这也是《道德经》中很重要的思想理念,出现在多个章节。要做到这一点,“慈”和“俭”是基础。要达到谦下不争的境界需要心态平和,胸襟豁达。这里的“不敢”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不敢、不能、不要三种态度。
  首先是不敢。为何不敢呢?老子认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在生活中不要自以为是,因为受个体差异的制约(如社会经历、家庭熏陶、个人禀赋和修养、身份和地位等),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标准和个人认识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审视自己的认识与现实及别人的看法有何不同,要懂得根据现实辩证地吸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没主见,也不能固执己见,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与人审慎沟通,尽量达成一致,要使自己的认识不违背社会道德的标准。如果自以为是,不但不能使想法付诸实施,还会招来不解和麻烦,只有不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彰显,不自高自傲的人才能成功。所以人应当自谦。由于谦虚,所以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所以惶惶乎不敢称先。
  其次是不能。为何不能呢?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许你在这个领域这个地方这个时代是领先的,但是世界之大,无所不有,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各个领域都是能人倍出,怎能证明你就是第一呢?
  最后是不要。为何不要呢?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人才辈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以不骄不躁的心态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足的进步,以致根本不屑于争论先后。
  综上可以看出,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看似消极避世,实则是以退为进、积极进取。“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乾?文言》)意在积极存身,谨慎进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从而达到“不争之争”的境界。最后的结果便是“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也因为此,我们说老子天下第一。
  那么,这些在哪里体现得最好呢?老子认为水就具有不争之德的特质。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水最显著的特性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和行为。他能够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名夺利。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驰骋天下之至坚”,但是却能处弱守柔、随方就圆而不争强好胜,甘于处在人之所恶的下位,因此是最上等的善,是最接近于道的。“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甘居别人所厌恶的地方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不会招致怨怼。这也是老子教人“不争”的缘由。“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看似谦退居下,实则委曲求全、以退为进。可谓“不争之争”。
  总体而言,“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老子那样固守珍视并遵循这人生“三宝”,体悟人生的真谛,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学习这种“爱人”、“容人”、“救人”的品质,用慈爱之心对待万物,用大德来对待别人的怨怼,对万事万物都有一颗包容的心,有利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范围更为广泛,合作也更为密切,只有做到纯朴真诚,去诈弃伪,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各种障碍,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争强好胜,不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为自己的私欲所扰,始终保持一种宁静、平和、知足的心态,保持自然淳朴的天性,有利于提高我们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但是我们持守此三宝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过于强调包容、守柔、不争,则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使人失去人生的进取精神而被动消极地适应外界,而这既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才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版。
   [3]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作者简介:
   王晨晨,女,1986―,河南鹿邑县人,辽宁医学院研究生院2009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人生哲学。
   耿彦君,男,1955―,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生哲学,工作单位:辽宁医学院。

标签:三大 浅谈 处世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