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正文

【我们如何远离丙肝】 丙肝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丙肝是种什么病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一样,是一种专门爱在人的肝脏里定居、复制,引起肝脏发炎的病毒。但在我国,丙型肝炎以前远没有乙型肝炎“出名”。实际上,丙型肝炎同乙型肝炎一样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问题。
  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一样,常常悄悄地感染人体,不被人们察觉,因此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有15%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
  丙型肝炎病毒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肝主要经血传播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乙型肝炎一样,主要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是,丙型肝炎的性传播率和母婴传播率均较低,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0%以上。
  丙型肝炎血液传播的途径有许多:如输了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血液透析等。另外,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用不干净的器械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病毒和其他经血传播病毒潜在的传播方式。丙型肝炎不会通过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等途径传播,因此,丙肝病毒感染者不用隔离,只要感染者的肝功能正常,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
  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人员筛查丙型肝炎以后,输血和血制品感染的丙型肝炎明显减少,血液透析、不安全注射和使用被污染的医疗设备等已经成为我国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而这些医源性传播途径却往往被人们忽视。
  在2011年丙肝感染事件中,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苗浅村诊所的医生在实施医疗的过程中不更换针头、针管静脉注射药物的做法,就属于这种不安全注射。重复使用注射器,注射器针头中常常会残留微量病人的血液,若这些血液中藏有丙型肝炎病毒,再给其他病人注射时,就会把病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液中,造成疾病传播。
  安全注射,医患应各尽其责
  在传染病中,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与不安全注射传播关系最密切的三种传染病。
  在注射治疗的过程中,不安全注射的表现有许多,如:注射器或针头在没有消毒的情况下反复使用、过多地采用注射治疗、医护人员不注意手卫生、注射器材未经处理到处丢弃等。因此,安全注射,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患者应该知晓的基本医疗安全知识。
  对于患者来说,看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和诊所,注射治疗时一定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医疗器械,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绝对不能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
  治疗疾病时,过多地采用注射治疗也增加了不安全注射的风险。一些医生为了经济利益在为患者治病时常常给其使用注射药物,而许多患者往往认为注射治疗效果更好也更快,把注射看做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愿意接受注射治疗。但实际上,这些治疗药物中有70%以上为不必要的注射或者可以开口服药物。发烧、拉肚子不一定都要注射治疗,大多数疾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愈。
  乱丢医疗垃圾也是不安全注射的表现。医疗垃圾,尤其注射器和针头,用后不处理,随意丢弃,可造成环境污染、伤害公众,造成疾病传播。国家应该加大安全注射的管理,取缔非法诊所,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注射意识,加强医疗垃圾的管理。遵守安全注射操作不仅可以保护病人,同时也保护了医护人员自己。
  丙肝可治愈,治疗需趁早
  治疗是预防丙型肝炎在家庭内部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最好的方法。所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女性应该在生育前进行治疗,治好了再怀孕。未治愈或已经怀孕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应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HCVRNA的检查。如果为HCVRNA阳性,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尽量避免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一旦得了丙型肝炎,应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多数丙型肝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据《家庭医生报》
  编辑/平湖秋月
  

标签:丙肝 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