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范例 [古代诗歌教学的一次尝试]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为了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可尝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作新诗解原诗”,即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解读诗作,再把所思所感用诗歌形式写出,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碰撞,以强砺强强强碰,以生带生生生学。
  关键词:古诗欣赏学习;自作新诗解原诗;自主学习
  对于多数高二学生来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的学习是比较头疼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呢?一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思考的过程中,我浏览网页,翻阅书刊,希望采得他山石,攻我手中玉,但短时间内并没有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往往在关闭电脑、合上书本时,重叹“诗无达诂”的无奈。可后来,我想既然如此,何不让学生对同一诗篇各抒其见,由他们言语交锋、想法碰撞,甚至把理解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呢?
  于是,我把“自作新诗解原诗”这一任务布置给了学生: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多方搜集诗人诗作相关资料,总结对诗歌的理解并写成诗歌在课堂上交流。
  开始,学生对这一要求不太适应,比如在学习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时就发生了这样一幕:上课前,我已布置具体要求,但在上课后,多数学生还是哑口无言,甚至有学生套用网络雷语来了句“哥喝的不是酒,是悲愤!”面对学生的不适应,我先进行了鼓励:“‘悲愤’一词下得极准,可见大家对本诗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到位的。”然后又进行引导,和学生一起复习了之前的诗歌鉴赏知识并有意往本诗牵引。在引导过程中,尽管有学生还是愁眉不展,但渐有学生露出疑云渐消的神情,甚至有学生展现出茅塞顿开的笑容,于是,我请茅塞顿开者展示诗作,希望他能启发同学,结果他缓缓吟哦道:
  高卧林泉诗酒间,清风在襟水缓缓。
  白云悠影眼前过,悲愤不见天地宽。
  全诗一出,满堂喝彩,而该生接下来的讲解更是激起了大家进一步研读原诗的兴趣,他说:“拙作全篇情景交融。写景紧贴配图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把课本纸上图变作了你我身边境,增添了画面感,相信大家会像苏轼评王维诗一样,给拙作一个‘诗中有画’的评价吧。谢谢!”
  该生说完,翩然落座,而同学先是瞠目结舌,后是赞声鼎沸。见此情景,我趁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鲍照的原诗和该生的解诗之诗,于是,又有不少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补充和精妙的修改。
  有补充者说:“原诗有表面的恬淡与内心的不平。而解诗之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评价眼光精准并跨越古今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获得了新诗作者的点头微笑和其他学生的啧啧称赞。
  有修改者说:“第二句‘缓缓’不如换作‘潺?’。这一改不影响押韵,又化用《湘夫人》‘观流水兮潺?’一句,既借用典增添文化含量。更用前人屈原志不得伸的悲愤来映衬后人鲍照同样的志不得伸的悲愤,使人心生‘千古忠贤,途竟一辙’的感慨,这悲剧力量,应该不比作者自己所说的画面感差吧。”这番话切中肯綮又不乏幽默,不禁令新诗作者和周围同学竖起拇指。
  这一节课上,我看到了“九零后”的不简单,又为之前准确挑选了有示范作用的诗作而暗自庆幸,也更坚定了走“自作新诗解原诗”道路的决心。接下来的时间,我便通过一些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和“结对子,传帮带”等后续方法,使学生“自作新诗解原诗”的本领不断加强,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解诗法去理解诗歌、解读诗句,由粗渐精地创作诗歌,并自觉地小组结合,以诗社等形式吟诗、赛诗,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诗作。
  比如,学习杜甫《蜀相》时,有学生结合课本配图赋诗道:
  身在芭蕉竹石中,心忧恢复无闲情。
  俯首?蹙茎须断,羽扇驻手久久停。
  又如,学习了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和陶潜《杂诗十二首》(其二)后,有学生赋诗串起了阮、陶二人的情思:陶令夜中不能寐,明月曾照步兵帷。鸣琴挥杯无人和?千年之外更阿谁!
  看到学生诗作,我想:用诗解诗的本领,是一种复合技能,它既对学生理解原诗有帮助,又对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诗歌创作能力有好处,使学生持续进行相关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再只是一位读者、学生,他们可以借此把角色转换成诗人的朋友甚至诗人本身,这样一来,对诗的理解或更到位。
  李雷,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标签:诗歌 尝试 古代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