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构建生命课堂,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于美玲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旧的课堂教学压制了学生的发展,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减压的真正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使学生愿学,渴学,易学,也才是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方法。爱的感化,内在精神的激励,开放的课堂教学是从里到外的改革,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生命课堂 课堂效率
  
  现代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来自家长,教师,社会的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如何真正帮助学生减压,最关键的方法和出路还是要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旧的课堂教学是机械式,沉闷和程式化的,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过分强调填鸭式的教学,为了应试经常采用反复的机械式练习,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产生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也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相违背。新课改要成功,课堂改革是关键。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我经常在平时课堂上所探索的。现谈谈我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传递爱的课堂
  一堂课不仅是教学活动,更是师生之间一起分享理解,领悟科学知识的美好交往活动。关注的不仅仅是“物”,更重要的是人,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不同表现力的生命个体,老师用期待、和蔼、慈祥、赞许的目光和学生之间进行着平等的交流,营造爱的、和平、平等的气氛。
  一堂课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亲切地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我是被关注的,我是被爱着的感觉。学生上课不再觉得举手害怕,怕羞,而是急切地要和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对话,愿意开放自己的心,把自己知道的,不懂的疑问都表达出来。所以上课再不是冰冷地坐在角落里,任凭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不再是我的肉体坐在那边,但我的心思驰骋在自己的空间里。只有学生的心被触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才能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不再是老师逼你学,而是自己愿意和老师有爱的合作,互动。不再把老师看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他们的朋友。
  除了在课堂上爱学生,关心学生之外,更要关心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时候有些老师会想这是班主任的事,跟任课老师有何关系呢?你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要“私底下”和学生搞好关系。
  如我在教七年级科学时,发现部分男生还是像小猴子那样调皮,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懂得利用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乱涂一通,我看在眼里,就把他们叫到我身旁,引导,开导他们,劝勉他们。让他们有责任感,读书是他们自己的任务,应把学习放在首位的。对有些作业随便,错误不订正的进行严格批评教育。适当管教他们,但不是体罚他们,甚至和班主任把父母叫来一起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位男生经过如此教育后,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面又进行思想教育,既教育了他,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教育。此后他上课听得很专心,成绩慢慢提高,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获得了第一名,取得了98分的高分。
  一些胆小的女生上课头也不敢抬起来,更不敢发言,考试成绩也不好,就把她叫到身旁。让她自己先订正,有错误就给她讲解。告诉她,其实上课时你也要关注老师,五官都运用起来学习效率会很高。上课时就像我跟你现在交流一样,老师也需要你会心地笑,看到你点头或皱眉,我就会从你的表情当中看出你的内心世界,看到你懂了没有。后来,我发现她上课时很专注,跟我有眼神的接触,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敢参与课堂。我也经常在班里表扬一些学生,表扬他们在上课时总是笑眯眯地看着老师,老师讲到哪他们的思路就跟到哪,就好像是和老师在谈心。批评一些学生老师在讲笑话时都没反应,因为他们根本没在听。
  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成为倾听者,与学生一起漫步在神圣的科学殿堂里。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一个积极吸取知识的探索者。因为被爱,被关注,所以愿意努力读书,愿意打开心门获取更多的知识,迈入知识殿堂。教师要不断实践爱的真谛,成为学生心目中爱戴的人。
  二、生命的课堂
  一位名人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铸魂。好的课堂应该是传递生命的课堂,是能使学生产生能动力的课堂,铸造灵魂的课堂。
  科学课程充满了各种教育功能,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去应用。在上晶体的熔点这节课时,让同学们找熔点最高的物质时,他们很容易找到是金刚石。我就问:“大家知道金刚石是怎么形成的吗?它的成分跟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一样物质是一样的吗?”他们都摇摇头,也都很好奇。我就告诉他们是引煤饼的木炭,一压就碎。为何两兄弟的命运完全不一样呢?一个是镶在皇冠上的钻石,一个是卖炭翁手中的木炭。是什么导致他们命运如此不同吗?原来金刚石在形成过程中是经过火山高温火炼而成的。又问你们觉得是生命宝贵还是金刚石宝贵,他们说当然是生命。我点头称是。又说其实我们的生命也可以活出像金刚石那样发光的生命来。接着给他们讲德蕾莎修女的故事。她在印度帮助大麻风病人,照顾孤儿,帮助贫民,付出了她的全部的爱,后来联合国授予她诺贝尔和平奖。还有海伦凯乐,虽然听不见看不见,甚至瘫痪,但她还是顽强地活出了生命的色彩。你们愿意做金刚石呢还是做木炭?我问他们,他们说:“金刚石!”我说:“好那可是要经过火炼的,你愿意就要会吃苦,譬如你就要付出努力,成绩就会提高。”一位平时比较懒散的男同学使劲点了点头。我心里咯噔一下。为了他,他父母特地从外省放下生意来教育他,也不见效果。我趁热打铁,下课把他叫到办公室做他的思想工作。此后他真的好了很多。
  科学课本中还有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德华?琴纳的钻研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迪生为了找到灯丝的材料虽然失败了几千次,最后终于成功用钨丝做灯丝。不仅获取了知识,更加学习了科学家的不怕挫折的精神。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课堂上讲这些小故事,不仅不会浪费时间,反而能塑造学生的人格。只有学生的学习动力足了,才能打败各种困难和挫折,愿意攀登科学高峰。
  三、开放的课堂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高涨的情绪中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求知欲望也会加强。所以安排切实可行的探究活动最合适不过。
  (一)放手去探究
  如在讲《蜗牛》这节课时,虽然对蜗牛知识点的考查不会很难,但重点是培养学生兴趣,学会如何探究。于是我就提前一天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在校园里抓蜗牛。第一天抓了不到5只。到了上课这一天,天下起了大雨,学生们撑着伞在雨中捉蜗牛,那情景真令我感动。教学时先分配任务,然后各组分头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我帮着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最后实施方案,我在一边巡视,指导。
  如在学习“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也让学生设计方案,先小组讨论,派一名讲说员发表小组方案,各组都提出各用相同的三件衣服做对照实验,甚至提出做三次。我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出衣服上含水量很难控制,一模一样的衣服也不多。指出我们可以把水滴到手背上,各滴相同一滴水,一滴涂开,如此就可以探究与表面积大小关系。学生们都很兴奋,居然可以在手上做实验。这些方案并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我在听课和许老师那本《名师足迹》看来的。借鉴他人的经验也是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做实验
  反思刚教书前几年,学生对于雾是液体,是液化后形成的,反复讲10多遍照样还是有人会说是气体,是汽化现象。可后来,我就不再用灌输法,纸上谈兵式地跟他们上课。我在上《液化》这节课时,拿了电热水壶进教室,烧起开水来,老师愿意为你们服务,愿喝茶的请到上面来倒。有个胆大的男生上来倒。我把热气腾腾开水倒在他杯子里后,我不用书上说的玻璃片,而是用一只小烧杯扣在那个杯子上,请那位同学做。很快同学们发现有雾,我就问雾是水滴还是气体。两个答案都有。我就说同学们别急,过断时间再观察发现雾不见,出现了很多小水滴。为了观察更清楚,我就让这位男生拿下去给下面同学看。其实雾是很小的小水滴,大起来后就看得出来了。跟他们说喷?喱水里面是液体出来后成雾是因为孔小的缘故,也是小水滴。学生们都点头称是。有学生马上问:“老师那么云也是液体喽?”思维马上发散开来。我又拿出玻璃块放在倒有热水的小烧杯上。过一会上面出现了很多小水滴,甚至滴了下来,我就说这就是下雨。又有学生说:“雾很大时走出去头发就会很湿。”看来学生已经掌握了,如此小的一个实验,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边学边实验
  课本上很多演示实验学生会看不清,我们可以改变成边讲边实验,边学边实验。如质量,体积,长度,温度的测量,显微镜的使用,采用边讲边实验,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到分组实验时,就能更熟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更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有一学期我动手术,液体压强这节课是另一位老师代上的,他没做液体对侧壁压强的演示实验,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错误率很高。在分析试卷时我顺手向学生要了一个矿泉水瓶,征得同意后,在不同深度戳了三个洞,发现水流不出来,学生们开始取笑起来,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但我马上问:你们说应该怎么解决呢?有同学说打开瓶盖就可以。我就请那同学上来,果真水流出来了。“哇!”他们叫了起来。然后我问他们是什么力量呢,“大气压。”他们很快回答出来。我又问:“这个有什么应用吗?”学生答:“茶桶盖上有个洞,盐水瓶上有根通空气小管就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
  如此开放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也得到真正的发展。
  开放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才是真正心灵的接触,只有里面有了精神动力,才能像充足气的轮胎一样能远行,再加上老师精心设计教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能力培养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得到升华,效率自然提高。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宏安.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课堂 构建 效率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