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七大能力课堂 构建新型课堂的“七大基石”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式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为此,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从而把构建新型课堂推上了历史舞台,提上了新的日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最终找到了构建成功课堂的“七大基石”。
  第一基石是:拉近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做好这一点,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这一点的关键的是,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感受和学习生物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概念,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的背景当中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深入的理解,更能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讲“细胞失水”时,教师可提问 “你知道怎样给食物消毒?或怎样才能延长食物的储藏时间?”当学生提到他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盐水消毒时,教师便抓住时机,提出“那盐水为什么能杀菌呢?”从而引入新课。
  第二基石是:充分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要做到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从已知出发开展教学,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以实现。
  实际上高中生在进入我们课堂之前,学生的头脑不可能是一片空白的。他在生活中、在以前的学习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这些认识和看法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与这些已知相联系,不仅有利于他后一部分的学习,也更能使他这种想学主动学的这个愿望能够得以实现。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我们全中国人都关注的,对于基因这个名词,学生也略知一二,如克隆羊、克隆牛等相关的知识。
  第三基石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好“激励和表扬”。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发展时期,情绪波动较大,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这一特点,加以利用,及时抓住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课堂上应给敢说能说的同学一个发展的舞台。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于有进步的同学多加鼓励,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努力。例如:《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自然考不好,只考了50分。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时,戴嵩松低头等着批评,谁知班主任说:戴蒿松同学只考了50分,成绩很不理想,但是,戴蒿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的,居然能答对一半,这非常不简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予以表扬。正是这次意外的表扬,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
  第四基石是:大力倡导探究型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动学生的思维。
  既使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了其魅力。为此,上课时要大力倡导探究型教学;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富有情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在课堂上要采用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师生换位等多种形式;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幻灯、投影仪、电脑等,把生物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注重运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来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才能以思维的适当深度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发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当讲到氨基酸脱水缩合时,我无论怎么讲解,对化学键一无所知的高一学生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这时,我灵机一动,一个故事钻了出来:“一天,羧基上的羟基和氨基上的氢一见钟情,二者手拉手组成了小家庭――水,家族剩下的成员组成了亲家了。”学生一听立刻就记下了脱水缩合的过程。
  第五基石是:恰当的使用直观教具――幻灯片、图片、道具、广告画等。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上课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但是在使用直观教具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防止使用太早或使用不当,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见,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实现微观知识宏观讲、抽象内容具体教、静态图形动态板。在教师有声有色、有板有眼的“演示→讲解→板图”这一诱导程序中,学生顺利完成“认识→思考→记忆”这一掌握知识的过程。同一种内容,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具讲解,学生能保持持久的兴奋点,让学生的思维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第六基石是:强化实验操作。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感受,自己归纳,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让学生四人一组,组内同学展开讨论;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提出假设,完成实验设计,与老师交换过意见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第七基石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是教学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开阔视野,从深广度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式有:① 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或优秀教师谈“热点”问题;② 组织兴趣小组,如:调查一下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环境问题,从各方面收集材料来证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使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加环保意识,并积极行动起来;③ 举办展览,如自制生物模型、制作生物标本等;④ 经常组织生物知识竞赛。如参加每年的爱科学月活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等;⑤ 暑假开展夏令营活动等等。总之,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培育持久的兴趣。
  实际上,构建成功课堂的材料不仅仅只有这七块基石,还需要许多其他的辅助材料。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机的组建在一起,是一个很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再探索、再研究……

标签:基石 构建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