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体现新理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课程改革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学己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内容、环境以及本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包括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
  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1、了解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是最好的教师。唯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才能更进一步地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会自我诘问,善于联想,善于推断,见人之所未见,获人之所未知,并产生积极主动的动力自主探究学习。
  2、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赏识是语言,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3、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究问题的情感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动力、明确方向。
  二、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它能达到学生之间的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情感和态度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精神呢?
  1、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改变。应当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学生获得乐学的生活态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其次是要创设合作情境,把握合作动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与外界交往作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要让学生主动地、和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合作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在教学的内容中占比较重地位的,而且依靠学生个人智慧或能力完成它具有一定的困难的;或者是学生有迫切需要与别人进行研讨、交流或获得别人的帮忙,这样才能从内因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有效。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领略到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不断地反思、吸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2、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
  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磁性"课堂。合作学习的情景来源于教师有目的地创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自然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习产生合作的冲动和交流的愿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还可以有超越创新的一面,因此合作学习的精神还要靠教师进行有计划地预设,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打破单一的思维定势,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开放式合作学习的效率。
  提高合作效率,必须正确指导,合理配置时间资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决不允许流于形式的泛滥成灾,。有争议的,有探究价值的,难以马上确定的问题,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浅显易懂的、缺乏探究价值的问题,给一点交流的时间即可,还要做到人人有收获。形成人人带着问题自主探究,通过集中交流,达到个个有收获的态势。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其合作的形式较多,诸如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协作实验、小组协作调查、小组协作整理资料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都必须有针对性,必须体现为相互学习而合作,为促进各自进步而合作,为探索未知而合作。只要操作科学,运用得当,讲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对于课改的主要载体――实验教材的使用,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
   1、按"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结构重组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2、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
   3、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
   学习的背景是学生入门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背景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习,《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作为学习的背景"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意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4、对教材进行细化。
  由于新课程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因此教师应对这些基本素材予以细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数学的知识和技能,领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素材的细化首先应有序化、层次化,使数学探索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符合逻辑, 层次清晰,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思维链。
  《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它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我们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必将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标签:课堂教学 数学 实施 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