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高考文综补课

时间:2017-05-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三文科生必读的学习方法

高三文科生必读的学习方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青春飞逝,让应该用于学习的分分秒秒都有收益,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每个同学脑海中都绷紧的一根弦。如何让用于学习的分分秒秒都有收获呢,下面这些摘录的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区高考状元们的经验也许能给你启迪。这些材料中介绍了许多高中阶段学习的令人难忘和羡慕的场景,希望我们每个同学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这种场景。

●每一天都非常宝贵

◇很重要的一点,三年的力气要用匀,千万不能把赌注都押在高三,准备奋力一搏,龙门一跃。想努力的话,从高中第一天就开始,然后平静地走向高考,不必有考前的挑灯夜战,彻夜不眠。高中三年每一天都非常宝贵,任何一天都不能荒废。(张涵冰,河北保定17中,文科663分(116,131,139,267),北京大学)

◇如果你一个小时能看两本书的话,那就不要两个小时看一本书。重视效率就要珍惜时间。如果你想学习好,那么你必须放弃玩,放弃穿戴讲究和美食等,时间对于参加高考的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并不是我不喜欢美,世界上好象还没有不喜欢美的女孩子吧!(李锦,陕西宝鸡中学,文科645分,北京大学)

◇和别的同学一样,在走过了这一段路后,谁也不愿每天强迫自己做大量的题,没有什么自由,没有什么时间去玩。但我同时认为这一段经历是有价值的。因为我有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既是对过去的一个交待,又离自己的目标前进了一步。(史小楠,北京四中,文科646分(127,127,140,25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学习没有捷径但有方法

◇“做人一定要努力,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你要付出努力,因为如果不努力,你永远不能成功更做不了第一名。”爷爷的这句话就像一盏航标灯,指引着我十几年的求学路。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方法,而这种方法要靠自己去摸索,如果不适合自己,别人再好的方法也是没有用的。(孔霏,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文科651分(123,134,139,245),北京大学法学系)

●沟通·交流·讨论·切磋

◇常与老师沟通: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提问题,经常缠着老师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习惯使我获益非浅,因为老师不但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比我们丰富,而且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积累,可以给我们最正确的指导。因此,我的第一个成功秘诀是一定要尊重老师的意见,它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上事半而功倍。(孔霏,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文科651分(123,134,139,245),北京大学法学系)

◇我较为内向,不善发问,仅是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内容。经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谈,我鼓起勇气开始发问。最初所问的问题大多是公理、定理等一些客观公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问问题也逐渐转变为主观思辩后所梳理的一些难题,甚至敢于讨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些许疏漏。经过不断的锻炼,才使我由被动的学习走向主动的思考,与老师的关系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转为朋友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放开手脚,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问题。记得高中每节课后,我们都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每当下课时,许多同学都围在黑板前共同向老师请教问题。即使暂时没有疑问的同学,也认真听取他人的问题,参与讨论。集体的智慧往往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成果,能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集思广益无异于借他人的脑袋为自己思考。(史方舟,陕西师大附中,理科704分(142,145,141,276),北京大学金融系)

◇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朝夕相伴的是同学,所以一定要与同学相互沟通,绝不能故步自封。如今回头看一看,我深深地感激我生活着的那个集体,我一直觉得,如果说我是优秀的,那是因为我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变得优秀。在长春外国语学校度过的宝贵的六年里,我和我的同学们真诚地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着,我们都深信,只把竞争的眼光放在身边的人身上,是不会真正地成功的,要学会与身边的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只有周围的人都优秀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优秀。即便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如我,我也会在他的身上发现其他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正是这样的一种认知使我最终通向了成功。(孔霏,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文科651分,北京大学法学系)

◇我在学习时,喜欢频繁地与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活跃而融洽的学习气氛中令自己得到进步。学习的时候集中全部精力去投入,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高效率。(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130,134,133,269),北京大学)

◇我所在的呼和浩特二中高三3班是个学习气氛很浓厚的班集体,同学们自发地成立了许多个学习小组,相互切磋,讨论学习。二中推行“开放式学习”,经常组织同学们对各科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提高。我

和同班的另外三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组,谁有好的经验,心得,或是搞到了一本习题集,都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结果这种学习方法效果出奇的好,高三全市阶段考试,我们四个人包揽了文科六门功课的第一名!

也许是由于我为人比较热情,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从来不会拒绝,所以同学们遇到难题总爱向我求助。不少同学都来我家问过题,一呆就是一下午。我从来不觉得被别人占用了这么多时间是种损失,其实帮助别人答疑解难的同时对自己也是种提高。(罗佳媛,内蒙古呼和浩特二中,文科668分(143,125,145,255),北京大学)

◇贤于己者取其长,不如己者戒其短,等于己者重切磋。宇宙无限,人生有涯,个人太渺小,群体才万能,登高能望远,天高地自阔。(史方舟,陕西师大附中,理科704分(142,145,141,276),北京大学金融系) ●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

◇上课是我最为珍视的环节:不要被动地听老师讲,而是主动地跟上老师的步伐甚至超前一步。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揣摩老师的教学步骤与课本内容,常常老师讲出前半句,我便知道后半句,久而久之达成默契,师生的头脑融为一体,此时的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简直是艺术享受,趣味无穷。我认为,课堂上的40分钟,顶得上课外通宵达旦的复习和补课。夜自习是我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的时段,我努力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复习,两三天后进行一轮系列复习,并做相关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检测。(朱萝伊,浙江象山中学,文科684分(137,134,133,280),北京大学)

◇老师都是智者,学习的关键是抓紧课堂45分钟,顺着老师的方向复习,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刘小溪,天津外国语学院附中,文科654分,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要重视课堂学习,理解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是关键。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往深度、广度拓展,并利用联想记忆、表格记忆等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刘帆,河南射旗一中,686分(140,144,136,266),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凡事预则立

◇每天应有每天的计划,每周应有每周的计划,每月也应有每月的计划。而自己则要在日末、周末、月末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计划的完成情况。若自己没有完成计划,则应找出自己出现差距的原因,使自己最终能达到计划,甚至超出计划。(史小楠,北京四中,文科646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十分注意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学习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赖老师和家长督促,要学会自己管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学期开学时,我都要制定总的学习计划,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一个计划,弄清楚自己每月、每周、每天该学什么,怎样去学,学得怎样,总结自己一段时间里计划完成的情况和得失。无论学习任务多么繁重,我都每天坚持写日记。在日记里反省、检讨自己,检查自己学习计划完成得怎么样,剖析自己有那些不足和差距,不时告诫自己和鼓励自己,并不断地进行改正,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刘帆,河南射旗一中,686分(140,144,136,266),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两个因素助我成功:“万事靠自己,靠实力说话”是我的人生格言,自立是我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计划性是我获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有了计划,那么做事就会有条理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做饭时要用最短的时间把饭菜做好,到底是先做饭还是先炒菜呢?或者是同时做呢?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答案,那就是找到每个环节的空挡,见缝插针地完成必要的程序。这与学习上的用功方法相同。先复习哪一科,哪一科需要复习多长时间,这都是需要计划来支撑的,不然只会忙得一团糟。遇见任何一件事情我都会为这件事安排一个圆满的计划,有时候详细到每一个细节的步骤。比如我们喜欢出去玩,路线怎么走,该带什么东西,遇见下雨或突发情况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到哪个地方,玩多久等都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做事有计划成了我做事的先决条件。(陈健,广州华师附中,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我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做图表。我在学习中比较重视总结,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把学过的内容做成图表,将题型归类,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梳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效并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罗佳媛,内蒙古呼和浩特二中,文科668分(143,125,145,255),北京大学)

●“天道酬勤”——投入、执着、专注

◇我没有什么学习秘诀,我只相信一句话:天道酬勤。我读书非常刻苦,每天读书超过16小时,尽管我规定自己一定要在晚上11:40前睡觉,但是很少做到。县中学条件很艰苦,但我对学习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我有时在老师办公室里看书到深夜,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盹,一觉醒来已经天亮。虽然学校离家仅有一小时路程,但整个高中阶段我只回过4次家(寒假暑假除外)。(杨良松,四川宜宾屏山中学,文科658分(125,136,125,272),北京大学经济系)

◇大量的做题练习,分分秒秒的时间投入,丝丝缕缕精力的倾注,是成功的前提。(史方舟,陕西师大附中,理科704分(142,145,141,276),北京大学金融系)

◇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早自习,晚上11点准时睡觉,中午睡一个小时,每天保持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我会每个星期或是每个月给自己制定一个总的目标,并且一定在这个期限内完成计划,具体的每天我会随性安排学习时间,比如做数学题做累了就听听英语,英语听烦了就看看历史。(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北京大学)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专心,不在乎学多长时间,而在于每次学习时都能真正学到东西。(周哲宇,云南师大附中,文科637分(121,134,130,252),北京大学文科实验班)

◇三心二意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干一小时。学习不是空想,不能心猿意马,心游万仞,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心无旁骛,专神专注,才有希望得到灵感女神的垂青。(史方舟,陕西师大附中,理科704分(142,145,141,276),北京大学金融系)

◇我的学习方法很普通,只是我比较执着。题目不会,决不放弃,一有空闲就思考它直至解决。这个过程中的艰辛是别人难以想象的,而它带来的喜悦也是外人无法体会的。(许磊,河北涞源一中,理科699分(124,136,142,297),清华大学)

◇无论是考能力还是考素质,请你相信题海战术绝对无可匹敌。大量的练习不仅可以给你解题的思维、速度,还有准确性与题感。但你应该知道的不是答案是什么,而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答案。学会举一反三,适当地进行联想改题。(辛颖,黑龙江哈尔滨24中,理科662分(121,142,119,208),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英语学得很棒,能听懂、看懂原版VCD,今年1月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拿到了四级英语证书。同学问她为何英语如此出色,她答复同学说:“你们只看到结果,我晚上一个人在教室里念英语,一念两三个小时,口干舌燥,这个功夫你们可没有看到。”为了达到上清华的人生目标,她做了长达一年的精心准备,给自己制定了精细的复习计划。她平时喜欢运动,开朗活泼,但只要一坐到书桌前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变得不苟言笑,神情认真,往往一看书就如同一座蜡像一样,让书本伴她三四个钟头,在这期间她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不让任何人打扰。(张璇,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文科685分(120,150,147,268),清华大学)

●英语的学习

◇英语的基础是单词。我没有刻意地去记、去背,我把单词的记忆融于阅读理解之中,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去增加自己的单词,去加深自己的记忆。我认为英语的学习就在于持续,在于每天的坚持。很长时间以来,我每天坚持做大量的阅读理解,从不间断。对于新增加的英语听力项目,我的态度也是坚持。坚持每天听一篇模拟题,在循序渐进之中不断提高自己。(2002,北京四中,史小楠,文科646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我将平时容易混淆的词和错得多的题制成一本错题集,经常翻一翻,我还做了一个小本子分类记一些单词和好句子,随身携带,语法方面不要钻得太深,增大阅读量培养语感,有空可以翻翻英语杂志,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看,并且坚持每天听半小时英语磁带或是广播。(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北京大学)

◇我每天起码会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读高一到高三的所有课文,一遍一遍地反复不断地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培养了自己的语感。(陈健,广州华师附中,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英语是一门天天练的学科,听说读写一个也不能少。朗读很重要,一方面模仿发声,促进口语和听力,更重要的是,经常阅读纯正的英语,就会潜移默化地记在心中,无形中增强了语感,做题目时正确答案,写作文时正确用法会自然而然形成于头脑中。(张璇,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文科685分(120,150,147,268),清华大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除了多读、多看、多写、多背以外,没有什么捷径,我采用了李阳的疯狂英语的方法,大声地说,大声地念,这对我挺有效。(曾文蓉,贵州师大附中,理科709分(136,143,138,292),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攻下数学碉堡

◇数学最重要的是上课的效果。为了保证课堂效率,课前课后要做许多工作。例如,明天老师复习函数,今晚就应当把书上相关的概念复习一遍,并做一些老师课上要讲的练习;到第二天上课,重点听老师对函数性质、特点的归纳以及典型例题的思路和步骤,有不懂的地方及时问明或与同学讨论。课后还要对课上的内容继续回顾和思考,要想想这道题考的是什么,自己又是用什么方式解答的,以及这部分知识共有几个类型的题,每种的思路是什么……数学的许多东西都是自己思考出来的,而思维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罗佳媛,内蒙古呼和浩特二中,文科668分,北京大学)

◇数学的基础在于概念、公理、公式。对于这些基础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吃透,不但要牢牢记住,而且还要会推导,懂得其中的过程以及理论的根源,这样才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因为所有的综合题、难题都是由若干个基本的概念组成,只有掌握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基础上把难题的关键找出,才能一步一步的做出最后的答案。

我学习数学的绝招是——数学的学习并不需要做太多的题,但一定要有错题本。把自己平时的错误都记录下来,一来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加深自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二来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使自己在错误中进步。(史小楠,北京四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

◇重视错误的更正,并注意用好“记错本”,把平时考试中做错的题,都记录在本子上,并不满足于现在能做对这道题,而要研究透,为何做错,怎样才能做对。

重视基本功学习,抓基础知识。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里学习,如果抓不住课堂学习,课后拿着资料练习倒用功,则得不偿失。只有先吃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然后再去找资料练习,才能事半功倍。(刘帆,河南射旗一中,文科686分(140,144,136,266),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哪一门功课,我都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不管你的最终目标是进入哪一所学校,成功的关键都是在高考中获得高分。高考中80%的题目都是低中档题,一些难题也是由易题组合而成,反复练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技巧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此外,要特别注意细节问题的处理,要把平时犯的错误,按原因归类,找出相似之处,错得多的就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了。可以随身带个小纸条,以便不时提醒自己,这样以后一碰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你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警惕起来。(刘黎君,江西上饶一中,文科647分(120,139,139,249)北京大学)

◇数学不是很好,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几步走的计划,第一步是抄教材上的黑体字部分,然后是多看一些对自己很有价值的例题;第二步是大量做练习题;第三步又回归于教材——看书,把每个问题涉及的知识点都要透彻地掌握。(曾文蓉,贵州师大附中,理科709分(136,143,138,292),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我在学习中一贯重视基础知识,课外的习题集我极少买,也极少去攻一些难度太大的题目。我总觉得最重要的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了解得通通透透。(徐鸿,内蒙古,理科701分(141、137、136、287)

◇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可以占很大优势的。在所有的学科中,我的数学成绩是最出色的,这次高考我考了139分,其实我的数学客观地讲,在班上并不是最好的。平时老师总是有意无意提醒我们:数学是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所以,在学习中我有意识地加强了对数学的学习。

在数学的学习上,任何人都不要指望能够“临时抱佛脚”。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到了高考前的一个月,一些基础差的同学要想在这门功课上有很大的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除了努力学习,同时你还必须持之以恒。

面对数学试卷,很多人说“看了就发昏”,这好象是文科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其实仔细分析历年的高考试卷,静心做,就中等成绩的学生来说,拿到110分左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这里面有一个技巧性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种卷面的整体概念,而且要控制做题的节奏。

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就在于:千万不要马虎,在会做的题目上尽量不要失分。往往在最后成绩出来时,很多同学发现实际分数比自己估计的成绩低,原因就出在没有做到认真仔细上,该做对的题没有做对,失了分。我个人觉得这是由于平时我们的做题习惯不好,往往只是满足于会做,而忽视了要做好——即把会做的题争取取得满分。

此外,在考试中,另一个失分多的地方就是不按步骤答题。要知道考试评分是踩点给分,就是找得分点。而往往有些同学在答题的时候是采取跳跃性思维答题的,因此有时会忽略写明关键的步骤而失去了分数。我个人建议大家在答题时最好是把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下来,不要让老师找到扣分的机会,做到始终呈现在评卷老师面前的是一道题的完整答案。最好是不懂数学的人也能看出你的思路和推理过程。实际上这样做也并不耽误时间,这对你估分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对比较难的题,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实在不会的话,不要把宝贵的时间都放在难题上面。做完后,检查一下选择题和填空题是十分必要的。也许你会发现一些错误和纰漏,说不定还会突然受到启发,后面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拿到最多的分,这就是我们所要的。(刘黎君,江西上饶一中,文科647分(120,139,139,249),北京大学)

●语文与作文

◇语文的学习,课外积累很重要,看到感动时就写一些读后感,看到精彩的句子与文章我会摘抄下来,并且制作了抄录本,现在我已经有四小一大共五个抄录本了,平时在老师讲课时也认真做了笔记并且做到理解。(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北京大学)

◇他有一个习惯,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国内国际新闻节目,这完全是从兴趣出发,就是课余时间放松放松精力,但实际在高考中,这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却让他受益无穷。他从小还有一个习惯,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简单的小人书,复杂的辞海,甚至晦涩难懂的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都经常是他随身携带的东西。在高考前,他的阅读范围空前扩大,各种报纸杂志经常翻阅。正是由于这样的习惯,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以巴以事件为点,顺利地完成了《心灵的选择》的文章。他的作文写的是巴勒斯坦的一位小伙子,想怀抱炸药包炸掉以色列的一个酒馆,以恐怖事件的方式报复对方,但是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心理斗争和心灵的选择后,小伙子决定拿起武器,以以色列进行正面作战,不伤及无辜百姓。他说这完全是平时的积累令他在考场上突发灵感。(刘隆,辽宁阜新中学,理科707分(125,148,139,295),清华大学)

●综合课的学习

◇历史学习要重视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古代史为例,要弄清每个阶段是分裂还是统一,有何政治、经济特点,文化、科技成就。这些知识大家如果熟稔于心,将非常有利于在考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要重视非历史性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十二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主次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联系的观点等,这对于做好客观性试题很有帮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国家、革命,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等,这为解答主观性试题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政治学习应把握主干知识,重视每一章、每一节的标题。(王珊,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文科619分(118,135,122,24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

◇地理学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会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过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多见识题型,这样才会一通百通。我很重视地图,明确方位,“胸怀全球”。(李滨兵,湖南湘乡一中,文科666分,北京大学)

◇作为一名文科生,需要记住大量史实、事实,没有它们做基础,根本谈不上什么提出见解、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或是综合运用。很多人以为文科就是背,背是最大的折磨。其实,背诵只是文科的一个方面,是前提,但是和学好文科还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要有综合运用能力。死背是折磨,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记住什么就变得简单多了。班主任刘老师常常告诉他们:“学习就是拣芝麻,不知道哪个有用。捡多了,就成了西瓜。”这句话点出了文科知识繁杂广博的特点,于是这种捡芝麻的方法成了刘小溪学习上的座右铭,她坚持看新闻,关注时事政治,勤思考,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试着记下一个。她说开始也觉得苦海无边,无涯无岸,后来,等到知识点联系起来了,再看到一个引子,史地政甚至语数外的知识就一个一个手拉手地冒出来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点石成金。(刘小溪,天津外国语学院附中,文科654分,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第一句话是“死去活来”。死去活来是指知识是死的,但要灵活运用。学习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也要把它“拾起来,放到心里”。因为现在文科综合里面的一写填空题,并不是考察很深刻的知识点,相反是一些非常分散的知识,有些甚至看起来并不重要。

第二句话是“有话好好说”。对于文科综合中的一些综合论述题,要“有话好好说”,回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而又要有逻辑性。没有条理,信口开河,不着边际在得不到高分的。

第三句话是“脑袋要清醒,思维要转换”。由于文科综合是地理、历史、政治三门课的“拼盘”,因此要学会“思维的转换”,回答问题(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高考文综补课)时应该分清是那个科目的知识点。现在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察,知识全面了不会吃亏。今年的文科综合题中,有一个选择题是考一些国家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其中有瑞典这个国家,拿不准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但他突然想到了诺贝尔奖是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想到“皇家”两个字,就确定瑞典是君主制国家。(李洋,山东五莲一中,文科673分,北京大学)

●答主观题的小技巧

◇答主观题,应简要醒目(尽量放在行首),为阅卷者提供便利,还要力求严谨而不繁琐。书写也很重要。今年高考我答理综题书写清楚,实分比估分高;而解一道数学题时书写乱,结果实分比估分低。在目前答主观题主要用手写的情况下,书写清楚美观就成为一个不轻的筹码。(许磊,河北涞源一中,理科699分(124,136,142,297),清华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

◇高考,某种程度上打的是一场心理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考正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回信心,从辉煌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重压下给自己做有效的心理排解,在黑暗中期盼黎明的曙光,在曲折中读出人生的含义,在超越极限的那一刻感受一个奋斗者的幸福。

篇二:超级牛X的文综解答题攻略

地理:所有题目皆是从两个方面答:自然和社会经济。自然无非水、气、土、地、生、资、灾,社会经济最常见的就是原、燃、土、癖、历、政、交、市、劳、技及宗教、军事、旅游等等和一些题目中具体的对象。地理基本所有的题目基本是从这些答案中演化出来。特别是关于社会区位的题目,简直就是脑残题,不信你随便出一组题目出来,拿原、燃、土、癖、历、政、交、市、劳、技来套,不拿90%以上的分数你抽我!!而且不相信得你可以拿着这个问你的老师。当初我高三的时候每周都参加文综补课不是我文综差,是我想向各大知名高中的知名教师验证我的答题思路,结果很不错,在细化答案方面完善了很多答案点。知道这些,剩下就是细化和熟练了。你不要以为这些东西很少,要是某人真想了解,我就会让你知道他生的蛋有多少!!地理改革后的三本必修及三本选修会考到的内容总结起来总共就是十几张纸而已,知道了地理能考不好??

历史:在文综三科中,同学们可能属历史最薄弱,因为很多同学认为,如果说地理算是有点技巧思路的话,那么历史好像根本无术可循,好像怎么答都行,打个比方,比如问你这个学生有什么特点,你基本就讲不清楚,貌似什么都能答,又似什么都答不了。知道为什么么?那是因为你没有答题方向,不知道该答什么,我要做的就是让你知道要答什么!!我敢说,没有一个同学的的老师有魄力说全中国高考所有的历史题只考四种类型题,但我说了!!可能你们看不懂哈,当然了,看懂了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了1:信息提取归位题(分值挺大,基础拿分题)大体类型是给你一段材料,叫你根据这段材料做某些事这种题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叫白痴型,说白了就是抄材料,基本没什么考能力,会识字就会做,而第二种是上升型,就属于考能力的了,因为要将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上升一下,内容归位背景。因为这种题目基本都是出现在第一问,所以,改卷老师会从这道题中开始对这个学生的能力进行判断,不出意外的话,都是按中等分打(比如一道题有十分,中等分就是3~5)打个比方,比如高考有一道题诗这样的:东部地区GDP占中国经济的60%,中部占30%,西部占10%,请问这体现了什么? 75%的学生会说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落后。这是大部分同学的能力范围,更高层次能力的学生会答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样的学生大约占20%,最高层次的学生能透过现象讲到中国二元经济的高差距性,并且得出有待调节的结论。所以,要想高考文综考到高分并不容易!!但是,我告诉你,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我来,就是给你装逼的技巧的,怎么样才能装逼成功,拿到分数,这就是我的任务。;2认识/评价/启示/理解?题,这种题一般出现在最后一题,问法不一,但是答题思路相同(分值不大,属于拉分题);3特点题,这种题演变的问法也很多,比如什么这事跟那事有什么区别啦,异同点啦等等(分值小就好,大了与原因影响题不相上下);4原因/影响题,又称背景意义题(分值最大,属于拉分题)这种题最难答,平常没什么答题方法的同学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往什么方面答,很茫然。但是,用我的思路,就看到答案咯。所有的题目除了考史实(史实真的没办法,我也是地球人,没办法让你不读都会,但是如果你把我的势力答题法掌握了,即使不会,也能答出我个大概,有机会这后面跟你们讲),都可以归结为这四类题之一,而这四类题又都有技巧可解,再打个比方,将读高三的同学都要学选修《历史重大改革》,拿这里面的孝文帝改革影响讲,课本有提及,但很散,而且又不全,高考中由于是选考,要考到分值又大,少则8分,多则12,课本中的点都答也拿不了70%,但要按我的技巧:内容+势力展开(原因影响题解法)可全拿下。孝文帝改革影响可以看做1孝文帝 2汉化 3改革 ,其中孝文帝为一势

力,由孝文帝可推出其背后势力定有4鲜卑族,因为是迁往洛阳,所以5洛阳也是背后势力之一,洛阳在北方,所以6北方也是,北方在中国,所以7中国也是,中国在世界,所以世界??想说也是是吧??错!!范围大于势力限制(与题目有关的势力)可以答,没分!!题目的相关势力及背后势力找完,剩下就是共性势力8后代,所以答案为:1、孝文帝成为少数民族伟大的政治家;2、汉化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孝文帝改革为后世提供了改革经验;4、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过程,加速其发展;5、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促进其大繁荣大发展;

6、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同时也使得北方民族大融合;7、鲜卑文化融入汉文化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血液,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进步;8、为后世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搞定!!一题下来,基本上用的都是技巧,所以好的答题技巧够重要吧!-具体的解答各种题目的思路我就先藏着,如果有人愿意学,我就说说,没人的话,就当我放屁吧。

政治:政治可以沿用历史的势力思路和地理的全面思路,要知道,高考考的,课本基本上没有完全的答案。打个比方,课本在《经济生说》这一册中提及企业要想经营成功要有三个条件:(我这里简写)战略、技术、诚信。大家发现没有,课本上给出的这都是针对企业的,高考要出现这题,答案铁定还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劳动者层面等等,这就是地理全面思路和历史势力思路的体现!!再说个,政治里考的政治学知识无非就是party的,和国家的,遇到省委就是party,就是那么几句话中选一句仍进去,遇到省go-vern-ment的就把国家的东西扔进去,搞定! 政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答题思路,高考考来考去其实就那么些答案,这些东西我都弄好了,有人想学,我就说说。

今天我就先给你们结合高考卷讲一些具有绝对杀伤力的东西,不然你们还以为我在出牛呢!文综三科里,历史最难,今天我就先针对具体的高考卷给关心这帖子的兄台说说如何搞定高考历史题。废话再说一点,今天这是吐血大放送!能学的会算你们的能力,学不会大家就把这贴顶上去,如果能超过那些没用贴,到时候我来讲。下面我就拿09年全国高考文综来做例子让大家学学怎样虐待高考卷。 这是具体题目:看不清楚的自己去找题目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 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go-vern-ment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go-vern-ment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表4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经济恢复时期

11.70%

“一五”时期

10.60%

“二五”时期

10.70%

1963-1965年

6.70%

(不好意思啊,我不会弄表格,所以没办法给你们复制原题,不过,也没什么大事,如果觉得看不清楚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找一下原题,然后再看我的解答就好了)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jiabao.wen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

《go-vern-ment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以下就是根 据 我的思路来进行答题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首先由题目可知这是特点题和原因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基本前一问可以为后提供答案对象。特点又分为前特点和后特点,所以要分点答。至于特点题的答题思路就是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但不一定每个方面都有答案,有时一个方面也囊括了两个或者以上的答案点。内容、方式、性质、时间、空间、背景、领导、结果、目的、最、局限。不要以为知道了答题方向(即答案点)就会答题了,如果这样就会的话,那不就没我什么事了?!但是当初没把那些重要的东西也一并写出来就是怕遇到一个万中出一的领悟天才看完思路后参透奥妙,损害我的自主知识产

权,那就不好办咯。不过现在看有一些我们实在很想了解一下,我也就冒冒风险把它公布一些出来,怎么样,够义气了吧!!回到正题,之后的变化原因就要使用原因的答题思路即1号内容答题法,一号内容就是那些所谓的好学生的答题思路了,说白了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军事、宗教等等展开,然而,一号内容真正具有杀伤力的不是这些点,而是这些点的细化展开,说白了就是知道如果题目需要用一号内容来答题需要答一个大点里的哪些小点,举个例子,问政治上的,你得能知道包括那些细化答案点,这些也就是我所谓的高考会考到的答案点,记住,是答案点,因为高考就是根据答案点来给分的。剩下的就是根据具体特点的对象势力来答。至于一号内容的各方面包含哪些答案点以及二号内容和对象势力法(包括哪些共性的对象势力以及怎么找具体的势力)我就先不说了,总的留一点吧。好以上就是开始的题目分析,现在就是具体虐题了。

答:

两税法前的特点(特点思路展开):1、内容上:征收税目多样化(征收赋税、调发力役?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得出)2、方式上:a所征物品以实物为主,兼有货币。b收税标准多样化(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这句话得)3、领导上(就是具体的针对对象):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控制自耕小农?或按人口,或按户头得出)4、目的上:限制土地兼并,维护封建小农经济(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得出)后面也是同理上升得出,就不在后面括号写了

两税法后的特点(特点思路展开):1、内容上:税目单一化2、方式上:a货币逐渐成为税收主体。3、领导上:土地资产成为征税对象。4、目的上:不再过度限制土地兼并。5、最上:打破社会阶层的界限,贵族不再拥有特权。

原因:1号内容+具体对象势力 1、政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a统一货币为税收对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便于管理使用。b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得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 两税法的对象:3、对统治者(主体):增加稳定财政收入4、对小农经济:无法遏制土地兼并,在佃农经济关系下,维护小农经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答:

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期略有起伏。经济恢复时期最高,八大后时期达最低。

这道原意有前文,所以原因要根据前面所问的趋势来回答,而造成这个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就需要依据当时具体的大背景史实来回答,所以这题主要是考察史实的影响,总结一下那个时段的大题史实(我不太记得了,所以只能有个大概顺序):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左倾思想、与苏联断交、三年自然灾害、八大后调整巩固、

主要原因:1、建国初期经济破坏严重,经济恢复需要农业支持,农业税高。

2、抗美援朝后勤消耗大,税高。

3、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经济恢复良好,农业哺育工业负担减轻。

4、三大改造完成,农业发展,税低。

5、二五计划时期和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重合,税高。

6、八大后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以及与苏联断交,三年自然灾害、农民困难使得国家税收降低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首先判断得出这道题属于第四种类型题,而第四种类型题的解法就是??呜呜呜,又要大出血了??碰到这种题要先讲总点,再说背景,然后是根本原因,根本过程,根本影响,加上启示,这样一道题下来就很完整,改卷老师就找不到扣分的理由,好下面就是答案解析:

认识:1、总点:这个中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充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和切实贯彻民本思想的体现

2、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经济不断发展给与此举以经济上的支持

3、根本原因: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b国家三农政策的重大作用

4、根本影响:a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型 b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c有利于协调城乡二元经济共同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稳固的和谐社会。

5、启示: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饭和党的领导

好了,怎么样,这样结合真正的高考卷讲的够清楚了吧,接下来能不能再讲就要看这个贴的反应了,要是还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算了,下面给你们附上了标准答案,兄台们自己掂量一下如果这是你们答的,这道题目可以拿几分,我估计加分都不为过!!!

标准答案:37.(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 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篇三:高三文科补习班英语补课

高三文科补习班英语补课(9)----三大从句练习

一.自我检测练习(建议时间20分钟) A. who he waited for B. who is he waiting C. who did he wait for D. who he was waiting A. who is heB. what he is C. what is he D. who he is

A. where does he come from B. where he does come from

C. where he come fromD. where he comes from

4. — —Certainly. Go straight along here.

A. how can weB. how we can C. where can we D. where we can A. whichB. whereC. howD. when every day?

A. what does he doB. he does what C. what he does D. does he do what A. who will you go B. who will go C. who wentD. who did you go A. who did kick the first goal in the World Cup

B. when was the APEC meeting held

C. when China became a member of the WTO

D. where will the 2008 Olympic be held te has gone to Shanghai and I don’t know _____ tomorrow.

A. when she calls meB. when she will call me

C. when does she call meD. when will she call me

10. ——Pardon?

—I asked where __________.

A. did he come fromB. he came fromC. he comes from D. does he come from didn’t know ___________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A. what to say B. to say whatC. why to say D. to say why A. what time the plane leaves B. what time the plane leave

C. what time did the plane leaveD. what time will the plane leaveA. what B. if C. when D. whatA. that B. whatC. it D. thoseA. what your teacher said B. what did your teacher say

C. your teacher said what D. what has your teacher said A. whether I have seen him beforeB. where I had seen him before

C. that I had seen him before D. when did I see him

17. — —Sorry, I don’t know. You may ask the woman over there.

A. when the shop opens B. when is the shop open

C. when does the shop open D. when will the shop open

18. — —She has changed her mind.

A. won’t visitB. didn’t visit C. doesn’t visitD. hasn’t visitA. what I should doB. what should I doC. how to dD. how I should do

20. — —They moved here soon after their son was born.

A. when would the Greens move here B. when the Greens moved here

C. the Greens would move hereD. when the Greens would move here don’t know when he ______ back from England.

A. will come B. come C. comesD. coming

22. ——He told me that he ____ the Disney World the next day.

A. will visitB. has visitedC. is going to visit D. would visit A. work B. worked C. works D. will work A. looksB. will look C. receives D. will receive ’ll set out as soon as our monitor _____.

A. come B. comes C. will come D. has come

26. Ill go with you if it _______fine tomorrow.

A. has been B. is C. will be D. be

27. I’ A. will return B. return C. returns D. returned on’t go to see the film tonight, because I _______ my ticket.

A. lostB. havelostC. will lost D. didn’t have

29. — —Yes. But if it _____, we’ll stay at school.

A. rainB. rained C. rains D. will rain

A. were told to B. are told to C. were toldD. are told y won’t be back until the work _____.

A . do B. does C. is done D. will do A. isB. won’t beC. isn’tD. will beA. will getB. getC. gotD. get A. but B. yet C. too D. either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though D. if s ______ excited that he can’t speak any thing.

A. tooB. to C. so D. enough A. so B. such C. tooD. very A. so B. such C. quite D. very A. in order to B. To C. so that D. that A. as three times large as B. as large three times as

C. three times as large as D. as large three times as nder if he _______. If he _______, I’ll ask him to drive me there.

A. comes, comes B. come, comeC. will come, comes D. come, will come

二.2006-2010陕西省高考试题中的三大从句试题(指出是哪一种从句)

2006

8. She as educated at Beijing University, _____She went on to have her advanced study abroad.

A. after which B. from which C. from that D. after that

9. His pla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___we all agreed to accept it.

A. so B. and C. that D. as

20.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I’ll buy it, __________.

A. how much may it cost B. no matter how it may cost

C. however much it may cost D. how may it cost

2007

parents say and do has a life-long effect on their children.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As

when has the country been ope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 1978, I suppose. A. Since B. In C. From D. After

20.Today, we’ll discuss a number of cases beginners of English fail to use the

language properly. A. which B .as C. why D. where

2008

8. Tomorrow is Tom’s birthday. Have you got any idea the party is to be held?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13. The man pulled out a gold watch, were made of small diamonds.

A. the hands of whom B. whom the hands of C. which the hands of D. the hands of which

16. Ten years ago the population of our village was that of theirs.

A.as twice large as B. twice as large as C. twice as much as D. as twice much as 2009

11. Gun control is a subject Americans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

A of which B with which C about which D into which

13.My parents don’t mind what job I doI am happy .

A even though B as soon asC as long as D as though

17. The how to book can be of help towants to do the job.

A whoB whomever C no matter who D whoever

2010

11.The old temple _______ roof was damaged in storm is now under repair.

A. where B. which C. itsD. whose

18.It never occurred to me _____ you could succeed in persuading him to change his

mind. A. whichB. what C. thatD. if

20. John thinks it won’t be long _______ he is ready for his new job

A. whenB. after C. before D. since

三.2010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的三大从句试题

24 As a child,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

A which B wheC what D.that

25 Mary made coffee————————her guests were finishing their meal

A so that B although C while D as if

30 The little boy won’t.

A or B. unless C but D whether

33 We haven’t discussed A. that B .whichC what D where

7.Tom was about to close the windows _____his attention was caught by a bird.

A. when B. if C. and D. till

10—have you finished the book?

-- No. I’ve read up to _____ the children discover the secret cave.

A.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re

16. I refuse to accept the blame for something _____ was someone else’s fault.

A. who B. that C. as D. what

23.Jim went to answer the phone. _______, Harry started to prepare lunce.

A. However B. Nevertheless C. Besides D. Meanwhile

29.The old man asked Lucy to move to another chair _______ he wanted to sit next to his wife.

A.although B.unlessC.because D.if

34. _it’s no use having ideas only .

_don’t worry .peter can show you________to turn an idea intoan act .

A.how B. who C. whatD. where

27. Children who are not active or diet is high in fat will gain weight quickly.

A. what B. whose C. whichD. that

30. they decide which college to go to, students should research the admission procedures.

A. As B. While C. Until D. Once

31. I want to be liked and loved for I am inside.

A. who B. whereC. what D. how

32. Part of the reason Charles Dickens loved his own novel, David Copperfield, was_______ it was rather closely modeled on his own life.

A. whatB. that C. why D. whether

33. some people regard as a drawback is seen as a plus by many others.

A. Whether B. WhatC. That D. How

8. Can you believe I had to pay 30 dollars for a haircut? You should try the barber’sI go. It’s only 15.

A. as B. which C. where D. that

14. As a new graduate, he doesn’t knowA. how B. what C. WhenD. which

27.It was from only a few supplies that she had bought in the villagethe hostess cooked such a nice dinner. A. where B.thatC.when D.which

29. the engineer are so busy that they have zero time for outdoor sports activities, ___they have the interest. A.wherever B. Whenever C. even ifD. as if

33. Just use this room for the time being, and we’ll offer you a larger one ____it becomes available.A. as soon as B. unlessC. as far as D. until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4.Lots of rescue workers were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to Yushu,Oinghai province after the earthquake.

A.that B.where C.whichD.whose

26.The girl had hardly rung the bell rushed out to greet her . A.beforeB.until C.as D.since

35.We should respect food and think about the people who don’t have we have here and treat food nicely.A.thatB.which C.whatD.whether

23.Jim went to answer the phone. _______, Harry started to prepare lunce.

A. HoweverB. NeverthelessC. BesidesD. Meanwhile

29.The old man asked Lucy to move to another chair _______ he wanted to sit next to his wife.

A.although B.unless C.because D.if

22.— Our holiday cost a lot of money.

— Did it? Well, that doesn’t matter you enjoyed yourselves.

A.as long asB.unless C.as soon asD.though

31.The girl arranged to have piano lessons at the training centre with her sister she would stay for an hour. A.whereB.who C.which D.what 28. I've become good friends with several of the students in my school I met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last year.A. whoB. whereC. when D. which 32. Tim is in good shape physically he doesn't get much exercise.

A. if B. even thoughC. unlessD. as long as

35. Cindy shut the door heavily and burst into tears. No one in the office knew she was so angry. A. where B. whetherC. that D. why

24. That’s the new machine ______ part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A. thatB. whichC. whoseD. what

标签:高考 补课 高考文综试卷 2016高考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