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古代的迎春仪式]迎春仪式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古时把农历元旦作为一年之始,这个习俗,现今人们还很重视,大家拜年道喜,热热闹闹。而古代作为春天之始的立春,却几乎已被现代人淡忘。   据史书记载,从周代直至清末民初,官家都把立春当做重要的节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正是劝农耕作的时节。“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礼记?月令》就记“天子率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到了汉代,迎春已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礼仪制度。《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音z6,古代的一种头巾),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还遵照西汉元始中的做法,于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可见,千百年前,迎春活动已经多样化,并且形成了一套程式。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迎春方向选定东方,或出东门,或在东郊。为什么要选在东方迎春呢?《礼记?乡饮酒》说:“东方者春。”《鹃冠子?环流》则道出了原因:“斗柄东指,天下皆春。”这是说,北斗星的斗柄移向东方,冬天过去,春天便来到了,万物萌生。所以向东迎春是合乎时令的。
  第二,迎春所祭之神称为青帝句芒,也叫芒神。相传句芒是古代主管树木的官,死后为木官之神,又称东方之神,也是司春之神。
  第三,迎春的官员要穿青衣,有的要戴青帻,这是古代礼服。后来,虽不一定穿戴青衣青巾,但也规定穿戴朝服或公服,以示隆重。
  第四,迎春活动中要有“春牛”。最早的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各朝代塑造土牛的时间不同。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清代则在每年六月,命钦天监预定次年春牛芒神之制,到冬至后的辰日,取水塑造土牛。所谓“春牛芒神”之制,实际上是根据历法推算哪天是立春之日,以便确定春牛和芒神的位置。芒神虽然是神,并且还是天上的青帝,但是,在人们眼中,这位青帝跟老百姓非常接近,大家感到这是一位平民之神,往往将其塑造成牧童的模样。《礼记》上所说的“策牛人”,到后来就演变成牧童,而被称为“芒神”了。迎春活动出土牛,既表示送寒气,又告诉人们立春的迟早,要求适时春耕。如果立春在十二月望(十五),牧童走在牛的前头,说明当年春耕早;如果立春在十二月底(晦)或在正月初(旦),牧童与牛并行,说明农耕不早不晚;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前后(望),牧童便跟在牛后,说明农耕较晚。到了清代,每年顺天府向朝廷献呈《春牛图》,图上画出牧童在牛的前后位置,提醒朝廷要掌握劝农耕作时机。
  据记载:土牛用桑柘木做胎骨,身高四尺,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头至尾全长八尺,象征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牛尾长一尺二寸,表示一年十二个月。
  迎春以后,要举行“打春”。打春也称鞭春,用意在于鞭策春牛辛勤耕耘,结果却是将土牛击碎。唐宋时期,打春完毕,土块散于地,围观的百姓争着拾取。得到土块,拿回家去,“其家宜蚕,亦治病”。唐代诗人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中,就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句。后来,不再塑造土牛,春牛改用芦苇或纸制作,打春则是戳破苇牛或纸牛,避免了争抢土块。
  迎春活动还需要制作春幡。春幡,民间一般都是用彩纸剪成小旗,也有剪成春蝶、春钱和春胜的,插在头上或缀于树枝上。春回大地,透露了人们的喜悦心情。有一年,苏东坡在立春这天,头上也插了春幡到弟弟子由家去,他的侄子们见了,都笑着说:“伯伯老人家也插春幡哩!”。
  迎春活动的高潮,便是“打春”。俗话说:“春打六九头。”所指立春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头一个节气,一般都在“六九”之前。“打”原始意义是“自”、“从”,“打春”乃谓数九数到六九,春天便来临了。不知何时何人倡议,将“打春”变成了击打春牛。最初,可能含有催春之意,启示田农抓紧春耕,不误农时。后来,变成击打土牛,又改为戳纸牛,牛肚中预先放置谷物和纸做的小牛,打牛时落下粮食、牛犊,预示粮丰畜旺,寓教于娱乐。
  (节选自同名文章,原载《看得见的古人生活》,中华书局2011年版,略有改动)

标签:迎春 仪式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