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科研管理情境探微_校企合作的意义与展望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动机体现为满足外部的市场需求、回应管理部门的绩效驱动、争取同行竞争的优势、推进内部教学改革等。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的差异性及统一性都日益扩大,形成相互渗透胶着的状态,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趋于复杂。以科研项目的开发程度、研究规模两个维度组成的四分矩阵是高职科研管理的典型情境之一。决策层、二级学院(系)、科研团队及科研个体都应在动态的情境框架内履行相应的职责,以推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科研管理;动机;情境;主体
   作者简介:蓝洁(1981-),女,广西博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课题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科研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010LX630,负责人:蓝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4-0033-03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高职科研管理面对的情境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科研动机、经费与设备来源、项目类型、科研主体、科研内容、科研质量等都趋向于多元与复杂,致使高职科研管理转向关系的、资源的、发展的管理。
   本文主要对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进行归类辨析,以期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同行兄弟院校之间正在发展的对话提供可利用的信息和可借鉴的思路,并应对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科研管理动机
   (一)满足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迅速地对行业、企业提出的需求情境作出反应,将技术研发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资源的集聚,以获得市场的支持,使技术研发成果得以商业化,这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首要动机。作为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市场对高职科研类型、内容、方向等方面的塑造越来越重要,高职科研管理也越来越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领域,敏锐地洞察社会热点,捕捉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1],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研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人才、知识、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与潜力,提升高职的科研服务能力[2]。
   (二)回应管理部门绩效驱动
   管理部门具备一套界定严格的科研经费划拨条件和要求,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进行着导向性的驱动。这里所言及的管理部门包括地方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科研管理机构等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管理主体等。校企合作背景下,尽管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涉及的主体增多,但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督机构,仍然通过已界定好的科研绩效以及可测量的科研产出指标来对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考核。回应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仍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动机。
   (三)争取同行竞争的优势
   各高职院校对其他兄弟院校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都保持着特定的关注和敏感的刺激反应。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尽管不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有所区别,以至于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在科研内容范围、科研成果形式、科研团队人员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高职院校之间存在习惯性的同行评价与竞争框架,这种隐性的同行评价形式形成了高职院校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对话关系和信息沟通,从而使各高职院校了解自身的定位,扬长避短,提升自己在兄弟院校中的竞争优势。
   (四)推进内部教学改革
   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3],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驱动力连带地激发起职业院校特定专业领域内持续的技术创新探究,这种科研探究应通过教师团队渗透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和焕然一新。校企合作科研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不断地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学校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内在动力,使科研回归教学,教学促进科研,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4]是高职科研管理的根本动机。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分类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传统情境分类及其走向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正式的纵向科研项目,由管理部门提供科研申请指南,明确资助范围,并对高职院校的研究申请作出批复。二类是非正式的横向科研项目,主要是指行业、企业委托高职院校所进行的合同性研究。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趋于复杂化。
   1.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差异性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科研管理合同的规制力上,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横向科研合同的规制力增强,所拟定科研项目的完成时间、标准、方法、条件设备、成果形式等款项往往因与市场结合而不允许偏离或改变,校企合作的科研合同往往附带有违约所致的惩罚款项。而纵向科研的约束力相对较宽泛,科研时间、方法等都由申报者本人自行申请,且科研时间及研究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灵活性相对较大。其二,在科研经费的额度上,纵向科研项目通常获得的资助经费仅涵盖科研工作基本成本,横向合同性科研项目的经费则往往不仅限于补偿成本额度,而且还设定在科研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上,包括其将会产生的盈余及应支付的奖金等[5]。
   2.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的统一性逐渐增强。统一性增强主要表现在科研内容的管理上,一方面,纵向科研项目中,管理部门提供的科研资助范围除了一定比例的基础性研究外,越来越倾向于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回应行业、企业需求,往往把校企合作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包装整理后申报纵向科研项目。同时,高职院校在科研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把部分纵向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化、完善、转化为横向科研。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互为孵化器,客观上形成了高职院校内纵向与横向项目在科研内容、研究团队、资金来源、研发设备等资源的整合与交集,并体现出鲜明的市场需求特征。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高职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没有走向分离和对立,二者之间差异性及统一性的日益扩大形成了一种混合的、复杂的相互渗透状态。如果高职院校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纵向与横向项目的区别性分类管理,则难以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推动、协调、导向与创新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科研管理情境予以新的分类。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矩阵式情境分类
   在校企合作的复杂科研管理情境中,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可以是基金资助的或合同赞助的,可以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可以是高风险的或可预测的,可以是跨专业的或单学科的,可以是界定严谨的或主题松散的等等,任何两个维度的组合都可以组合成为一个延续矩阵式的管理情境。本文尝试聚焦于科研项目的开发程度、研究规模两个维度组成的矩阵情境,将高职科研管理的项目分成4种类型(如图1所示),并探究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的动机、特点及科研管理重点。
  
   1.成熟的小项目。通常包括高职院校中一些已经得到资助、或已经完成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如以咨询或小规模科研合同形式出现的科研项目,接近于市场的问题解决形式,往往源于外部的市场需求或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监督。在校企合作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应优先规划发展这一情境领域中的科研项目,扩大成熟小规模科研项目的数量、范围,提高质量,重点促进小型科研成果的达成与转化。并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不断加大对此类型科研项目的重视,使小规模的项目适时组合发展成为大型项目。
   2.成熟的大项目。通常包括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或者获得纵向大型科研基金资助而开发的大型长期性、基础性科研项目,这类项目的任务往往是通过科研来创新知识形式或者技术水平,需要较长的研究周期。这类已经开发并达到成熟程度的大型项目源于复杂多样的内外部动机,涉及市场需求、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高职院校之间同行评价的竞争等,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成熟的大项目是校企合作深入到一定程度后,具备实力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应该优先规划发展的战略领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成熟的大型科研项目应占据高职科研管理领域较大的份额,成为科研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并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小项目联系起来促进科研战略目标的达成。
   3.休眠的大项目。通常代表那些由于其高度风险性、长期性或基础性而未能开发的研究项目,包括大型的企业经费资助项目,纵向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等。这类项目在高职院校科研战略中往往意义重大,但由于其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需要高职院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进,在不具备相关资源的情况下,一般的高职院校不予开发。无论在校企合作的任何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规划中都会存在一定比例的休眠型大项目,因对这类项目进行开发和管理是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故需要进一步的规划落实后才能实施。这类项目往往是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战略规划的重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服务能力的关键,应创造条件予以开发,使其转化为成熟的大项目。
   4.休眠的小项目。代表那些未予以开发的小型项目,这些未开发的小型项目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学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淘汰的项目;二是有实用及开发价值,但是未受到学校或企业关注的项目。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应针对性地辨别项目的价值,并予以区别性地开发。
   本文所聚焦的“开发程度”、“研究规模”形成的矩阵只是高职科研管理面临的众多情境中的一个,除此以外,不同维度的因素组合起来都可以成为一个延续的矩阵。因此,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是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需要不同的主体在某一个情境框架内实施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工作。高职科研管理重点应是针对不同矩阵框架领域的特点,分类实施针对性的战略管理,以适应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复杂性、动态性及发展性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管理情境的主体职责
   高职科研管理尽管面对着复杂多样的不同情境,但其所涉及的对象主体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外部的企业、管理部门、同行兄弟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决策层、二级学院(系)、科研团队、个体科研人员等群体成员。由于外部主体之于高职科研管理的影响是不可控的,本文只对高职院校内部主体的责任进行分析,以了解各类主体在高职科研管理情境中的重要作用。
   (一)决策层
   高职科研管理的决策层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法人、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及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相关团队。决策层的主要职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订学校的科研发展战略。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战略应立足于现实基础条件,明确划定科研领域的优先发展级,将各种人、财、物资源聚焦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类型,通过科研战略更加有效地激励团队合作,促进科研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划拨科研资源。形成共同科研资源的分享意识,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与外部建立对话关系。包括了解行业与企业的需求、同行兄弟院校的科研发展前沿信息,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或合作伙伴关系并加以维系,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扩大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提升公众对高职院校的关注度等等。
   (二)二级学院(系)
   二级学院或学系的科研管理主体主要包括二级学院或学系的主管领导与管理团队,以及分专业领域的研发中心或研究所。他们的主要职责体系为三个方面:一是制订局部的科研发展战略,对应学校科研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二级目标体系;二是建立科研支持体系,包括获取、管理与维护科研设施,利用专业优势实施同行评议、组织科研申请等;三是架设科研环境,包括组织科研团队研讨,申请访学项目,申请学术会议资格,申请科研评审工作的资助,促进科研互动、合作网络的形成,科研伙伴关系的维系,专业科研领域的确立等。
   (三)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主体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为:一是确定团队科研战略,明确本团队的科研优先领域,促进科研资源的利用;二是维系科研的互动、合作与伙伴关系,组织团队研讨项目、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鼓励参加学术会议或访问,促进科研思想的讨论与开发;三是实施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学院科研支持机构的联系,形成科研管理的进度和程序。四是关注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规范科研道德要求等。
   (四)个体研究者
   个体研究者指参与科研项目的个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个体研究者在科研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个人科研生涯战略,使个人发展规划与整个科研团队、所在院系和所在学校的科研战略相联系;二是维护科研资源的网络,与行业、企业等利害关系方、潜在伙伴以及合作者保持联系;三是完成特定科研项目的任务,生成科研思想及成果,并推进成果各种形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源庆.科研主导下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0(16):39-41.
  [2]徐元俊.试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J].职教论坛,2004(12下):24-25.
  [3]曹凤.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7下):32-34.
  [4]雷正光.高职院校科研必须以教研为主[J].职教论坛,2005(7下):26-28.
  [5][英]罗伯特?W?布什威著,曲铭峰,龚放译.高等院校科研管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51.
  责任编辑 肖称萍

标签:情境 高职 科研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