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作文 > 正文

有效处理地理教材“活动”内容的思考与探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把学生的学习置于思考、体验、探究的过程当中,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新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偏差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处理教材“活动”内容,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处理 “活动”内容 思考与探讨
  所谓“活动”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后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是否发展是活动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如何更好地处理和使用新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使用新教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活动有效性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活动”形式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大量以“活动”形式呈现,有利于促进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都会较多的使用“思考活动”和“探究活动”,而这类 “活动” 有些远离学生实际,有些和教学设计的思路不协调等也没有取舍和补充,拿来主义严重。对于“实践”活动中实验和调查类型,则“视而不见”。
  2.实施“活动”错位化。在实施“活动”中,“思考活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主动解答多。“探究活动”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权利仍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进行有序的“探究”,寻找标准答案。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就得不到训练,导致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存在“思而不活”、“动而不思”现象。
  3.处理“活动 ”答题化。在地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思考活动”和“探究活动”变相成为“问题解答活动”,“师问生答”成为活动的基本模式,并且教师“探究活动”中创设 “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二、提高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1.明确设计理念,体现活动的原则。教材提供的活动素材和范例在教学上有明确的目标性,让学生在所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要认真钻研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针对活动的类型、内容和要求,对一些活动进行删减、合并、修改、补充等,设计更具实践意义和操作价值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操作性、开放性和有效性。
  2.融入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教材“活动”内容的设置,大多都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有针对性。由于地理新教材每节课中的“活动”数量、“活动”形式、“活动”出现在教材中的位置、“活动”所承载的教学功能等都因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系统中要有效实施那些目的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活动”,以此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方法。根据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课堂作业类:是指以试题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此类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即通过个案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类:课堂讨论大多是要求学生以尚无明确意义与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为主题展开讨论与辩论。此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社会忧患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正确的价值判断。
  课外调查类:基本上是要求学生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此类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加工能力,初步的论文撰写能力,关心家乡建设,以及对外文化交往与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品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适当的选取,优化使用,创设“活动”情境,拓展“活动”思路,让“活动”内容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热情,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教师创造出更多真实的学生活动,在开放的活动环境、自主的活动过程中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学斌.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张洋.地理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中学)
  编辑/李文亮

标签:探讨 地理 思考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