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考作文 > 正文

文道合一,教书育人_教书与育人论文800字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是教师依据教材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道”是教师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文”和“道”结合起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的大道发展。笔者从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道德品质和美育的熏陶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文道合一;教书育人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中学历史课是思想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因而担负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教学时,教师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之中。备课时要深入地分析研究历史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讲课时要把它们充分地阐发出来,并恰当地联系当前的形势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发掘历史教材的思想内容,运用教材的丰富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笔者拟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青少年革命激情的“触发点”,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具体地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讲述祖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时,教师一定要利用地图《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向学生讲清两点:1、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在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遗址。这些原始人类遗址的发现,证明我国历史十分悠久,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类生活的地域之一,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如讲到“元朝的疆域”时,应与汉朝、唐朝以及当今的疆域图作比较,指出它比汉、唐盛世时的版图更为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强调元朝的疆域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从而雄辩地说明了祖国古代疆域辽阔,值得大家自豪。这样,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二)讲述我国祖先取得的各项重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在许多领域中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1.从同一篇课文中列举我国当时领先世界的各项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讲“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时,可在小结中列举我国汉代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其答案是:造纸术、《九章算术》的一些内容、“麻沸散”、地动仪。这些重大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教学时,教师要强调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特别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这样,更能唤起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从教材的各个方面挖掘我国当时处于世界前列的各项成就,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多渠道地把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阐发出来,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如:春秋时期发明的生铁冶炼技术、秦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秦朝的万里长城、四大发明、以隋唐为主的敦煌莫高窟、宋朝的造船业、元代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大都”、清代的名著《红楼梦》等。这些成就分散在古代史的各个历史时期,教学时要特别强调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对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萌发出为祖国明天更加强大而努力的动力。
  3.在复习课中,可把古代史中古人取得的产生国际影响的各项成就分门别类列举出来,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艺术方面有四羊方尊、秦兵马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唐三彩”、清代园林建筑等。这样,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古代各项成就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具体史实,教育学生要总结和继承我国古代珍贵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挥我国的有利条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为我国重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对人类做出比我们祖先更大的贡献而勤奋学习,刻苦攻关。
  (三)讲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抗击外来侵略和保卫祖国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如讲“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除了结合史实说明郑成功为什么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之外,教师还要指出: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至今两岸尚未统一,我们始终要为海峡两岸的统一而努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进而学习他反对外来侵略、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能引起学生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一定能够统一、强大。
  (四)讲述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的入侵,卖国政府的屈辱投降的史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决心。
  总之,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热爱我们今天的祖国,努力把她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二、进行道德品质和美育的熏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立志立德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不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志之士,而且才德兼备,值得后人效法。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对学生进行明是非、辨美丑的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
  (一)充分利用教材正文的内容熏陶学生。正文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每位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它,为教学教育服务。
  1.学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如讲“张骞出使西域”一目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词语“探险精神”、“不忘使命”和“辗转”,这些能使学生萌发报效祖国的决心,产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要强调江南得到开发是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的结果,是各族人民的功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人的改革开放精神,把中国经济搞活。如徐光启翻译外国科技著作,善于学习外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当今的形势实际,肯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要学习徐光启的改革开放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世界超级大国。
  (二)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
  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知错则改的良好习惯。如汉武帝颁布承认过失的“罪己诏”就是一例。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当堂阅读,并展开适当讨论,然后向学生指出:汉武帝晚年以极大的勇气悔过、纠正自己的错误,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这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是极难能可贵的。同学们不管做错了什么事,都要象汉武帝一样勇于改正,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坚持真理,不畏权势的高贵品质。如教学“范缜的《神灭论》”时,可抛出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范缜的哪些优秀品质?
  3.教育学生凡事应注重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如司马迁、郦道元、贾思勰,他们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实地考察,接触直观材料,虚心请教老前辈,认真调查研究。
  4.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并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受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所影响,追求过奢侈生活等现象教育学生。例如:“隋文帝提倡节俭、穿饰简朴的品德”就是一例。
  (三)利用教材竖写引用的句子陶冶学生。竖写引用是现行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其中有不少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尤其是古代史。它的使用,无疑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1.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善于向一切有学问的人学习,不耻下问,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如教学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应该指出:同学们如果在学习时遇到疑难的问题要及时虚心请教他人,直到弄懂弄通为止。这样,学习成绩才会不断提高,出类拔萃;反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落伍,被社会所淘汰。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将来要为正义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教学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要向学生明确地指出:只要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无所畏惧。从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四)把正文、阅读材料和竖写引用三者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教化学生,同样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
  1.学习古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如教学“孙思邈医德高尚”时,可指导学生把阅读材料介绍他医德高尚的例子与文中竖写引用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教育学生要象孙思邈一样,做到言行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古人的民族气节。如介绍文天祥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可把正文有关文天祥抗元斗争的动人事迹与阅读材料中引述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合起来学习,并以课本的问题“文天祥为什么值得我们敬佩?”作小结,使学生受到教育。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点,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总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每位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它,把它有机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而默默耕耘,把中国建设成举世瞩目的国家。

标签:教书育人 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