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作文 > 正文

小巫教妈妈们讲故事_小巫教你讲故事 pdf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故事是人类古老的智慧,拥有巨大的魔力。讲故事是最聪明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故事中有一种被称作治疗性故事,就是能够对孩子内心的苦闷、生活中的变化和波折,以及偶尔的失衡行为起到安抚、化解作用的故事。
  编治疗性故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年龄、当时孩子的状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我们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帮助他们纠正失衡的行为。其次,我们需要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目标,想改变孩子的什么行为。
  一般来说,治疗性故事包括三个部分:“隐喻”、“旅途(过程)”和“解决方案”。
  “隐喻”帮助小孩子建立具有想象力的链接,是治疗性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使用隐喻,将行为直接编入故事,比如针对孩子拒绝睡觉,就编一个“不爱睡觉的小孩”的故事,如此直白地讲道理,孩子内心会立刻产生抗拒。
  
  如何找到隐喻?
  1.找到孩子最喜欢的事物,可以是宠物、玩具、故事书。如果要给很多孩子讲故事,那就得找到一样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东西。
  2.隐喻要与某一特定行为相关、呼应。比方说孩子有吐口水的行为,可以联想到墨鱼吐墨汁、眼镜蛇吐毒液。举个例子:有一个孩子,总爱去咬人、抓人、打架,攻击性行为比较突出,他的妈妈就用啄木鸟来编故事。啄木鸟的嘴巴尖尖的,有攻击性,它一见面就特别热情地用嘴亲别人,啄得“咚咚咚”响。别的鸟说:“你这样的话我们受不了,我们没法跟你一块玩儿,你给树治病可以,但我们不是树,你‘咚咚咚’我们可受不了。”啄木鸟不好意思地说:“那怎么办呢?其实我是对你们表示亲热啊!”别的鸟就告诉它:“你可以轻轻地过来,用你的翅膀来抱我们啊。”
  这就是一个针对三四岁有攻击性行为的小孩编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使孩子知道:虽然自己是表示友好,但是别人受不了,可以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去表示。总之,隐喻的对象与行为之间要有共同点或者互相呼应。
  “旅途”是指治疗性故事的发展过程。比如苏珊为了帮助一个男孩变得勇敢,编写了一个“生而为国王”的故事:
  从前有个小王子,被一个男孩狠狠地推了一把,从墙头摔了下来,身上多处骨折。小王子在床上躺了很久,当骨头长好后,他已经忘记如何走路。心灰意冷的他只想一直这样躺在床上。有一天,小王子的祖母带着一面大镜子过来,说:“孩子,你生下来就注定是国王,注定会戴着金色的王冠在那阳光下闪闪发亮。但现在看看你!”小王子朝镜子里看去,吃惊地发现,在卧室昏暗的光线下,他金色的王冠黯淡无光。“叫人抬我出去!”他大声叫道,“我要看见王冠在阳光下重新闪闪发亮!”“不,你不需要人抬。”祖母说,“你可以自己走到外面去。我愿意帮助你。”于是小王子在祖母的帮助下慢慢地走出卧室,走进了花园,来到了阳光下。之后,朋友们每天都扶着他的手帮他练习。几周后,小王子就和从前一样能跑会跳,金色的王冠闪闪发光。
  在这个故事中,通过“障碍类”隐喻(一个欺负小王子并导致他骨折的男孩),让情况失衡(小王子不知如何站起来),再通过“帮助类”隐喻(慈祥的祖母以及帮助小王子重新“站起来”的朋友们)和“转折类”隐喻(让小王子的王冠更加耀眼的阳光),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就是使失衡的行为或状况恢复平衡与和谐,也就是希望达到的效果。解决方案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诱使孩子内疚。比如我曾经编过一个故事,一只因不爱睡觉而把月亮关起来的小猴子,在认识到夜晚和睡眠的重要性后,通过大公鸡的帮助,主动把月亮放了出来。虽然解决方案往往在故事的结尾,但在过程中你就应该去计划并预想它的发生。如果解决方案事先尚不明确,那就很难去创作故事。
  当然,亲子关系会左右故事的治疗效用。孩子和你之间是开诚布公、互相信赖的关系吗?孩子的心可以洞悉你的心,如果你的故事让他感到受威胁,他会把你屏蔽掉。
  
  ―摘自《小巫教你讲故事》,新世纪出版社

标签:讲故事 妈妈 小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