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考作文 > 正文

锦绣华缎风靡山城的繁华记忆|缎组词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华公司气派的大门前车水马龙,出入华华公司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六七十年代,“华华的面料,凤凰的衣服”,到华华公司买布料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衣香鬓影的陪都旧梦
  20世纪初上海的纸醉金迷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名流商贾、歌舞升平,定格为那个年代上海独有的奢靡画面。彼时,重庆还是一个“僻处西陲”的码头城市,各商铺沿长江、嘉陵江两岸而立,形成了以朝天门为中心的下半城商业区。
  上世纪30年代,日货盛行,民族资本家王延松为了抵制“东洋货”,经过两年筹备,于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华华绸缎公司”,专营国产布料,提倡“华人穿华服”。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当年年底,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沦陷区的工商企业和各界名流随之涌入,带来了舶来洋货,海派作风,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重庆的繁荣,为这座朴实的城市蒙上一层光鲜。王延松和他的华华公司便是其中一员,1938年,华华绸缎公司在民族路开业。由于日机轰炸,次年迁往民权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尤为钟情量身定制的旗袍,单色、蕾丝滚边、长及脚踝或膝盖处开叉,风情各异,名媛淑女们演绎着旧山城的时尚。田由写的长篇小说《雾重庆》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站在街头看见坐在黄包车上跷着大腿用涂着蔻红的二指和中指夹着香烟爱吸不吸的摩登女郎,曹三羡慕已极。她们的旗袍衩开得好高,雪白的大腿包裹在丝光长袜中,大胆招惹却又包含着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得意。她在华华公司的柜台前流连许久,五光十色的顺庆锦缎苏杭丝绸琳琅满目花团锦簇,做旗袍做夹衣做裙子做衬衫样样都好看得很,她恨不得将这里好看的衣料统统收罗进自己的衣箱,全都做成各式衣衫穿在身上。”
  华华公司是当时最高档的商场,太太小姐们选好布料,在裁缝备有的图书上定好式样,量好尺寸,剩下的工作便交由裁缝完成。由于布料齐全,做工考究,华华公司一度成为达官贵人经常光顾之地,生意十分兴隆。
  当时华华公司的隔壁是一家叫做“恒易生”的百货商店,对面的“更生乐园”是一处集餐饮文娱为一体的场所,在那里可以喝茶、跳舞、喝咖啡、吃中餐,随处可见哈德门香烟的广告。华华公司见证了督邮街一带(现解放碑商圈)逐渐发展为重庆陪都时期的商业、娱乐和社交中心的辉煌历史。
  同心心咖啡馆一样,街坊口耳相传的关于孔二小姐的故事,也为华华公司添上了一笔传奇的色彩。据说,孔二小姐和王延松先生很熟,经常出入华华公司。一次,一位稽查来到华华公司,嫌店员怠慢了他,便打了某个店员一耳光,这一幕被正在挑选布料的孔二小姐看到,她扬手回了这位稽查一耳光,并叫手下教训了他。此事发生后,外界曾盛传孔二小姐是华华公司的幕后老板。虽然这只是坊间传说,真实性尚待考证,但华华公司当年的风光由此可见一斑。
  青蓝二色的朴素年代
  1945年抗战胜利,饱经战火的重庆进入经济衰退的时期,结束了活色生香的陪都旧梦。
  洗尽铅华后的重庆上演着更为真实的生活,这或许更适合华华公司生存,它继续经营着各种国产高、中、低档呢绒绸缎、棉布服装,满足各阶层人民的穿着需要。它I司名四方,深深扎根于重庆这块土地上。1947年,华华公司在重庆商界率先打了一场漂亮的促销仗。凡是在华华公司购买了绸缎,公司便会送一小盒骆驼脂护肤品。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吸引了大量女性顾客,积攒了不少人气。
  1953年公私合营,华华公司并入重庆市针纺织品公司,成为市针纺织品公司的零售窗口。文化大革命时期,华华公司曾改名为“红旗棉布商店”,直到改革开放后,才于1984年重新恢复原名。可以说,华华的每一步都印证着时代的变迁。
  这段时期的布料已然失去往日绚丽的风采,多为青蓝二色。男同志杜绝穿西装,只有中山服、军干服、学生服、青年服、战士服、夹克这六种模板样式。如果能穿上一件“偷油婆色”(咖啡色)的灯草绒衣服就很时髦了。女同志的服装则是一成不变的春秋衫,讲究一点最多改下领子的款式,将一字领做成尖一点的西装领。至于喇叭裤的出现,已经是70年代后期的事了。
  1973年,透气性好而且耐穿的的确良一经面世,便深受市民喜爱。然而7角多一尺的价格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这样一件的确良衬衫做下来要六尺左右的布料,也就是四块多钱,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因为一般的布料不过3角多一尺。
  物资匮乏的日子一直持续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民的光景好了许多,西装、旗袍的复兴促使人们重新开始讲究穿着。华华公司迎来了它的又一次繁盛时期。
  记忆犹新的光辉岁月
  今年已满60岁的李继春,其父曾是华华公司的店员,从五六岁起他就开始撒丫跑在华华公司各柜台间。那时的他还不曾想过,这块儿时玩耍的地方,日后会成为承载他青年梦想的热土。
  经过四年知青生涯,1972年李继春进入华华公司工作,正值“深挖坑,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李继春拉过板板车,“一大早拉着板板车去杨家坪的仓库拉货,要走到中午才能回来”;打过防空洞,“现在公司的地面下还有一个洞呢,就是当年我们挖的”;站过柜台,“以前商店的营业员不能随处走动,要站在柜台后,所以顾客只能看到我们的上半身,于是所有站柜台的就有了‘照半身像的’这个别名”。提及往事,李继春的脸上浮现出笑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符号,每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辛酸而有趣的回忆。
  李继春性格直爽,凡事都爱“钻”,他毅然选择走上裁缝这条路,开始了与布料为生的日子。1977年,重庆市商业局组织了一场青年技术比赛,李继春与几十位来自各行业的精英同台竞争,最终夺得了第一名。“大赛的奖品是铁杯子,我一共得了7个,还有3张毛巾,手里拿不下,就用一根麻绳串成一串,挂在肩上走回家。”这个荣耀伴随了李继春30多年的裁缝生涯。
  票证经济年代,每年10月初,整个重庆三县八区每人每年一丈五的布票都由针织站派发出去。这个时候,李继春又要多参加一项工作,押送布票。
  1988年,抢购风席卷山城。华华公司原定于上午9点营业,由于市民太早拥堵在公司大门,不得不将营业时间提前到8点40分。排队的人分成两边,一边向左排到了重百,另一边向右排到了新华书店。柜台前更是挤满了人,营业员只好摆上一张板凳抵住柜台,为自己留一条小缝落脚。李继春负责扯布,另有四个人“啪啪啪”飞快打着算盘开票。一次三五丈地卖,李继春依稀记得当时六百公尺一件货,他一天卖掉了十件,算下来竟足足有六千米布料。这样一直忙到下午四五点结束时,李继春的肩膀已经酸痛得抬不起来了。
  属于华华的光辉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司的年销售额逾两千万元。而华华,也成为了重庆人衣食住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名字。2002年公司改制,成立了华华实业有限公司,并逐步发展为集纺织、广告、酒店、房地产等众多行业为一体的经营格局。虽然如今的华华商场和太平洋、美美百货等商场相比,场地小、品种单一,但昔日辉煌所赋予它的金字招牌,仍然吸引着重庆市民的目光。不被时间磨灭的,唯有一代一代传承的口碑。

标签:山城 锦绣 风靡 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