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一周记 > 正文

【教育之“道”】常道教育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其原始涵义涉及道路。“周道如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道路作为人之所履,既可通达四方,又坚实而有根基。由此,“道”被赋予普遍性的内涵,作为宇宙人生的普遍原理。
  《周易》中关于“道”的阐述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我们在经验世界里所看到、所涉及的千差万别的现象和具体事物皆是“器”,而无限多样又彼此分离的事物和现象所有的一种内在关联,体现存在的统一性,则称之为“道”。
  《周易》中关于“道”的另有一说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作为现实的存在,阴阳对立,不断变迁与演化。我们所面对的现象世界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千变万化。这种观念无疑包含朴素辩证法--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世界以“道”作为根据和本原,所以,这个世界既是生生不息地处于变化之中,千差万别的事物呈现千奇百怪的景象,但这种变化又是有序而非杂乱的。
  中国文化中的“道”虽说展开为“天道”与“人道”,“天不变,道也不变”。但渺茫的“天道”总是通过世俗的“人道”来表达,所谓“天人合一”。“人道”意义上的“道”表现为一种社会观念与行为的规范,“道”意味将人引向某一方向或目标。“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从刚柔两个角度定义了人们行为的规范性和正当性。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则不仅强调“道”的伦理价值而且表达了它的现实作用。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既不是特定的事物也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道”、“业”、“惑”显然有本质的区别,是教师三方面的职责。“授业”无疑是指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解惑”当是指学习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摆首位的是“传道”,这“道”显然走出了知识的限制,表达为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也超越了经验之域,表现为形而上的智慧。
  当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的今天,教育之“道”该给予什么样的阐释,又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道”作为普遍的价值原则和对世界根本性的认识,显然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是真理的彰显并表达为对真理的确认和追求。学校教育首先是“道”的教育,积极人生观和健康人格的培育。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课程改革提出“态度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育人为本”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性质。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学校教育要将理想前途的教育,将责任和担当的教育,将人之为人的教育,坚持不懈地放在首位。
  “道”作为真理形态,教育与之相关联的途径有两条,即“为学”与“为道”。“为学”是经验领域的求知过程,其对象限于特定现象。“为道”指向形而上的存在依据,旨在把握世界的统一与发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要积累知识,“为道”是要解构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便无从知识的解构;没有知识的解构,便不能有知识的创新与转识成智,从而生成智慧。知识的把握要体现整体性与生成性,这对于当前单一维度的应试知识训练,庞大而复杂知识的灌输似是一种告诫。“为学”与“为道”之“为”,其实正是对学习中“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和强调,于是我们不仅对新课标而且对陶行知先生所担忧的“书呆子”现象有更深切的理解。
  世事处于永远的变迁流动之中,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不变”便是“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理论体系,对教育有不同的诠释。但教育之“道”即是变迁中的一贯性与恒定性,正唯如此,人类的文化得以传承,科技不断创新,文明得以进步。
  “教育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体现的其实正是教育之“道”。所谓“道不远人”,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行为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辩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的实在性。“道”具体展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之中,教育活动传递知识并育成社会理想和规范的“道”,其意义直接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认识与践行得以体现并达成。其一,教育之道基于社会的现实和学生的现状。教师没有选择与抱怨学生的权利,教师及其所教必须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帮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其二,教育之道须体现为具体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无论何种先进的理念都须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展开,得到验证。其三,“道”的理想状态是“中庸”,“万物并育而无相害”。教育须承认差别,保护个性,尊重生命,体现差异化发展。教育可以有研究,但学生不是实验的对象,所以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当慎之又慎,教育之“道”既要体现目的又要合乎规律。
  教育之“道”的根本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孔子说:“君子不器。”“不器”是指不要把人当作器物来对待和看待,也不要把人的发展限定在某一个方面。教师不是考试的机器,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儒家以“仁、智、勇”作为理想人格的追求。由此,教育之“道”是以人为本,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指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饱满的科研创新热情和教学艺术的修养及多方面的才华构成诗意人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生则能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自由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道法自然”。教育之“道”要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教育之“道”,要顺乎儿童少年自然生长的节奏。教育之“道”体现为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叶水涛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210024)?

标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