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一作文 > 正文

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校车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俨然已进入车轮滚滚的汽车时代,而近来频频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却与此欣欣向荣之势不相协调。眼下,校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为了回应社会及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流动校舍”,应从立法、政策、道德和经济等维度多管齐下、并肩作战,综合整治校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给校车配置牢固的“安全阀门”。
   关键词:校车安全;政策;道德氛围;法律;经济
   近期,校车安全事故在全国多处频频发生,造成众多中小学生的非正常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透视近年来的校车事故和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关注的目光,我们发现规范校车安全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 近年数起校车事故瞬间回顾
   仅去年一年,校车安全事故已致上百学生伤亡。现就其中几起事故做一简短回顾:
   事件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运送幼儿的校车,与重型自卸货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
   事件二:2011年12月12日早晨,广东佛山市,一辆载有59名学生的校车被一辆重型自卸车拦腰撞上,校车上3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事件三:2011年12月12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发生一起校车侧翻事故,目前,死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5名。
   事件四:2011年12月13日上午,河南驻马店市,一辆满载学生的大巴车与一辆载重货车发生碰撞,致使大巴车上两名学生当场死亡,多人受伤。
   二、 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探析
   近年来,我国的校车安全事故呈现频发态势,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惨重。究其成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上的盲点是导致校车事故频发的总根源
   之所以校车事故频发,除了显而易见的车体质量不达标、驾驶员违规驾驶等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校车安全责任落实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而这种立法上的缺失导致的后果便是校车事故责任主体模糊。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就指出“很多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都有校车法的,而且界限界定的非常清楚,我们由于没有立法所以责任主体也非常不清楚。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就校车建设颁布了一些管理条例,这些管理条例对规范校车系统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校车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这些缺乏长效机制的制度建设并不能从学生安全保障体系和校车安全运营管理层面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必须从法律层面入手,无责任主体导致的无人管状态只会使校车制度建设无疾而终。
   (二)资金(经济)乃导致校车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
   多数校车事故发生的原因均为超载,同时还天然的伴随着校车的不合标准、规范。而这样的校车为何还能上路运行?又为何要屡屡铤而走险选择超载呢?这背后不得不说隐藏着资金(经济)这一因素。资金因素涉及到三方面主体:政府、家长、司机。
   (1)政府资金因素:政府在制定并实行“撤点并校”的政策的同时,由于财政捉襟见肘,未尝给予足额的财政补贴,用以购置符合国标的“真正的校车”。且在农村,道路条件差、交通警察缺乏,政府同样无力给予财政支持,改善这些不利校车安全运行的条件。
   (2)家长经济因素:从全国范围来看,寄宿生通常要额外支出住宿费、交通费和伙食费,寄宿导致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教育蓝皮书《2009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在中部地区,每个农村家庭因寄宿而额外增加的费用平均为657.3元,在西部,这个数字是787.8元。[3]这使得众多家长选择校车而非寄宿,以此协调本已困难的家庭经济。
   (3)司机经济因素:校车驾驶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众多“黑校车”装置简陋,离“国标”差之千里;亦不难理解为何黑校车上黑心司机屡屡超载。
   (三)“撤点并校”政策为校车事故频发埋下隐患
   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中小学,把学生集中在县乡中心学校,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项善政。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上学路途远了,交通如何解决?[1]在“撤点并校”的同时,现有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没有得到完善,这就使得学生乘坐“校车”往来学校与家庭之间变得尤为频繁。此外,从归口来说,是交通警察管理。在有学校的地方,交警人手往往比较少,且他们更多地集中在繁华市区和主要街道,农村更没有人管理。这是监管部门的缺位。可见,“撤点并校”政策的后续事宜未能同政策本身一样得到落实这一事实为校车安全事故早已埋下了隐患。
   (四)“汽车文明”的缺失为校车事故频发“推波助澜”
   我们虽已进入车轮滚滚的汽车时代,我国也已由自行车王国步入汽车王国,但国内与之相对应的“汽车文明”却尚未培养成熟。这里主要分两点论述:车内文明和车外文明。
   (1)车内文明:车内文明主要指驾驶校车的司机所展现出的文明风采。校车驾驶员不同于一般车辆的驾驶员,应当具备独特的、与肩负安全运送学生使命相匹配的素质。然而,近来屡屡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显示:接送学生车辆驾驶员的素质普遍较差,相当部分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没有系统学习交通法规,驾驶经验不足,缺乏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2)车外文明:无论是在车水马龙的都市街头,抑或是路况复杂的乡间小道,都需要与校车运行相协调的社会氛围。在美国,安装在校车上的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牌如同红绿灯,周围所有的驾车人都必须听从它的指挥。当校车停下来时,红色停车牌就会打开,此时过往的车辆都会而且必须停下来等待。[2]对比看看国内呢?不久前,有城市发生火警,但消防车鸣笛多时也无车让路,眼看着大火却无法前行。消防车碰到的“冷遇”表明,培养“汽车文明”,坚守“校车先行”原则亟不可待。
   三、科学解决校车安全问题之对策分析
   校车安全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也曾下令法制办,要求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据此足以证明,“规范校车安全管理,科学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共识已凝聚,举措有待施行。
   (一)扫除立法盲点、力求有法可依
   近年来,我们不仅惊讶于校车安全事故的高发率,同时更惊讶于在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背后原来一直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这在法治国家无论如何都是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为此,当务之急在于要从法律层面入手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将校车的安全管理上升到行政法规层面,从而扫除立法盲点,使规范校车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具体包括尽快落实校车安全责任主体;明确校车的质量标准、统一标识和运营条件和监督机制;制定‘校车优先’的具体规则和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在校车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等。[4]
   (二)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经济
   面对当下“黑校车”当道的不堪局面,政府应在关注寄宿制的同时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校车系统建设上,加大在校车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财政补贴重担的形式,将校车系统建设正式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快农村道路改造工程推进的步伐,使因恶劣路况原因造成的校车安全事发生率大大降低。此外,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使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原因造成的主观上不愿让孩子住校但客观上适合住校的现象有所改观。正如马克思所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唯此众多制度层面问题方能得到彻底解决。
   (三)完善寄宿制、建立校车系统
   为解决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国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开通校车,二是实行“寄宿制学校”。然而2002年以后,重心多放在“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至今,不仅寄宿制未得到完善,且校车系统亦未建立。当下,政府要切实做好完善寄宿制的工作,如:督促校方安排生活教师,给予寄宿补贴等,彻底解决家长在让孩子寄宿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效仿国际惯例,在解决学生上学远问题的两个途径中,优先选择发展校车,因为成本相对低,也比较灵活――可避免广建校舍而日后生源少出现“空壳学校”的现象。[4]而政府要对校车系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与监督各环节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出台相关制度以规范校车良性运营,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监督。
   (四)培养“汽车文明”,营造道德氛围
   诚如上文所述,“汽车文明”主要涵盖车内文明和车外文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针对车内文明即主要是校车驾驶员的素质问题,可借鉴吉林长春的成功经验――对校车驾驶员实施“考试准入”。对于考试合格者发放校车准驾证,不合格者取消驾驶校车资格。[5]培养“汽车文明”所需下的车外功夫则是指要营造好与校车安全运行相协调的道德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关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媒体宣传和思想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正面人物、事件发挥榜样作用,同时制造比当下更加激烈的社会舆论这两把利剑来唤醒民众对校车安全的认同和维护意识。培养“汽车文明”、营造道德氛围是眼下规范校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必备的软件部分。(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泓冰.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N].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1-11-18.
  [2] 任见.美国:校车先行[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05-29003版.
  [3] 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原春琳.校车跟不上 农村学校变空壳[N].中国青年报,2010-4-17.
  [5] 宋雪明.透视校车安全:根治校车“顽疾” 尚需多方努力[J].月刊?安全生产,2011(01):29.

标签:校车 成因 安全问题 对策